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下册)
2960500000077

第77章 奸相入狱(4)

夜晚,二十多个土匪进了鸣沙县城,匪首应显化道:“你们说,先抢哪家?”土匪焦世钦道:“我们已摸清了,最有钱的是寡妇李侠。不过,他家有个孩子,年龄不大,但很厉害。”匪首应显化道:“胡说八道!我们二十多人,岂会怕一个孩子?”土匪王景山道:“千万别小看他,他确实厉害,尤其是力大无穷。有人说,他是咱大唐第一好汉李元霸转世,也有人说他是上界的哪吒三太子投胎。”

应显化道:“胡说!他不过是个孩子,说的就像是无人可敌似的。他再力气大,没有招数顶什么用?”土匪王景山道:“他会一些怪异的招数。要是他使锤,我看就是李元霸再世。”应显化道:“那他使什么兵器?”王景山道:“使刀!不过,他十八般兵器都会使用。”应显化道:“哦?莫非你见识过?”王景山摇着头道:“没有。”

应显化道:“既然没有,那就是谣传!这世道,总有些没见过世面的人,见到点事就夸大其词。如果他跟我较量,是不是比我厉害?”王景山不敢说话,看着焦世钦,焦世钦道:“他未必是你的对手。”应显化笑道:“这不就对了?即便他长着三头六臂,我们每人踢他一脚,也能叫他死掉。”众匪道:“对!”应显化道:“就抢他家!”

在李侠家里,张茜对那十六个高手道:“我看天色已经晚了,你们就先去客栈休息吧。”众高手道:“好。”说完便出了门。一出门,只见过来了二十多个土匪。众匪猛见有人出来,以为李侠家找了帮手,立刻道:“杀!”张茜、李盈、赵仇听到刀剑声,立刻抢出门去,赵莉和李侠一听,便紧张地站在门口偷看。

院落里,应显化带着众匪与众高手杀在一起,杀到最后,众高手全部被杀,而土匪也只剩了应显化一人。李盈、赵仇均已受伤,而应显化居然没受到一点伤害,张茜吃惊地想:“难道我们要全死在这里不成?”应显化得意地道:“好厉害啊!不过,你就是再厉害,遇到我也得送命。”张茜道:“那就试试看。”双方刀来剑往,激烈地杀在一起。

李盈、赵仇已爬不起来,但却紧张地看着,应显化想:“这女人好厉害啊,关键是长得漂亮,若是将她擒住,她就是我的夫人啦。”于是刀下留情,每到将要砍到她的要害处时,又收了回来。赵仇忽然憋足力气,一刀将应显化的左足砍断。张茜一看大喜,乘此机会一刀杀死了应显化。赵莉和李侠一看,立刻跑了出来,分别抱住了李盈和赵仇。

三十五

在太子府里,李护国从外面进来,观察着太子李亨的反应道:“太子殿下,是您在找奴才?”李亨道:“是的,找你来,是想让你随我出去办一件大事。”李护国见太子是一种信任,便道:“是何事?”李亨看着他道:“据说,给杨国忠送礼是公开的?”李护国道:“是的,杨国忠也公开索贿。”李亨道:“既知道为何不报我?”李护国道:“有人说:要让人灭亡,先让人猖狂。”

在李侠家里,张茜看着受了重伤的赵仇道:“孩子,吃亏了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死了多少高手,最后才杀掉了匪首。你知道仇人有多少高手,要是失手,就再没机会了。”赵仇道:“难道我爹的仇不报了?”李侠道:“不是不报,而是要练出真功夫才行。”赵仇道:“从今往后,我一定刻苦练功!”

三十六

在华清池,杨国忠见陛下的兴致极好,便靠近他的身边试探着道:“陛下,臣知道安禄山的忠心后,甚感惭愧,觉得以前怀疑他实在不该。”李隆基笑道:“其实你也是好意,是为了朕的江山社稷着想。既然知道他是忠臣,以后不误会就行了。当然,你还要理解打仗的艰难。”

杨国忠道:“不过臣虽不怀疑他,但从防范的角度讲,又不能不为大唐的江山作深入考虑。陛下,历史教训太多,一着走错,满盘皆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安禄山的地位太高,为防万一,陛下可拜哥舒翰为太子太保兼御使大夫,这样可以制衡。”李隆基想了想道:“准奏!”

三十七

封常清带着兵马浩浩荡荡地西征,因见岑参跟随在身边,便道:“如今,吐蕃控制的小勃律太张狂了,居然再次叫板。既然这样,我们只能给他们的沉重的打击。”岑参道:“明白。要是这样的话,这次只能胜不能败。”封常清道:“说对了。不知你可有诗助兴?”岑参道:“那我吟一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鼓舞士气。”遂吟道: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在兴庆宫外,李隆基对杨国忠道:“昨日接报,说关中发生水灾和饥荒,朕担心会伤害庄稼,你速去调查。”杨国忠道:“这事臣知道,以为庄稼会大受影响,结果一点影响也没有。这不,臣正好带了人来。”于是冲着不远处的人喊道:“拿过来,请陛下过目。”那边过来一人,拿着好庄稼给李隆基看,并道:“今年雨水虽多,但并未伤害庄稼,真乃奇迹。”李隆基大喜道:“这就好!”

三十八

夜晚,王淑娟正在佛堂礼佛,忽然高仙芝进来,不便打扰她礼佛,冬梅忙热情地请他坐下,并沏茶水招待他。过了一会,王淑娟礼佛毕,便与高仙芝相见。当王淑娟知道了情况,便道:“如此说来,陛下对你还没有结论?”高仙芝叹着气道:“是的,那场战役始终没有定论。也许,陛下早就把我忘了。”

在杨国忠府里,裴柔道:“据说,扶风太守房(王官)奏报当地出现水灾,你便叫御史审问他?”杨国忠道:“是的。若不这样,以后不都反了天?”裴柔道:“可是这样做,以后谁还敢报实情?”杨国忠道:“那不更好?”裴柔道:“据说,安禄山已有二十多万兵力了?”

杨国忠道:“是的。早在天宝元年,他所控制的三镇兵力就达到十九万之多,占边兵的四成有余,占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一。后来,他又兼并了阿布思的数万精兵,总兵力有二十多万。”裴柔吃惊地道:“这么多兵力,一旦有变咋办?”杨国忠道:“确实有此可能,但陛下刚愎自用,还需再想良策。”

三十九

秋天,李白在敬亭山下见到了张果,但并不认识他,只是见他仙风道骨,一看便是高人,便近前问:“师父,敬亭山上可有位修行的玉真女仙?”张果打量着李白道:“你可是人们雅赞的诗仙李白?”李白也打量着张果道:“正是,请问老人是……”张果捋须笑道:“贫道张果,经历了无数春秋,悟透了大道,什么事不知道,什么人看不出来?”李白大惊道:“如此说来,您就是张果仙人?”

张果点着头道:“不错。你此来可是为了修道?”李白也点着头道:“不错,正有此意。”张果道:“但你道心不纯。”李白道:“何以见得?”张果道:“你来此地,纯是为了玉真。”李白惊讶地道:“看来,什么事都逃不过老神仙的眼睛!我虽与妻也有感情,但总忘不了玉真。”张果道:“贫道早知你有一首诗,连玉真也知道。”说着吟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道:“不错,这正是当年我写的诗。老神仙,我想拜您为师,从此了结尘缘修行?”张果道:“好便好,只是你眼下尘缘未了,恐怕住不多久,就该离开此地了。”李白道:“我已五十三岁,何时尘缘才了?”张果笑道:“这要看你道心是否坚固。要是你三心二意,永远只是论道。其实,你不是想住在敬亭山修炼,而是想常见玉真公主,所以你又有诗。”遂吟道: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

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

四十

冬末,在华清宫里,李隆基看着杨国忠吃惊地道:“你又怀疑他?朕已将几个说他有反心的人送给安禄山处置,难道你也希望朕将你交去?”杨国忠道:“陛下真要这样,臣虽死无憾。不过陛下请想,为何您这样做,还不断有人说安禄山必反,难道他们真不怕死?”

李隆基愤愤地道:“你是说,朕不敢把你交了过去?”杨国忠大惊,但却道:“安禄山是没有反,但如果反了,那就迟了。”李隆基怔了一下道:“依你说怎样?”杨国忠道:“如果陛下再召他进京,他若敢来,臣从此再不说他有反心。”李隆基道:“朕命他立刻进京!”

在河西节度使府中,哥舒翰看着高适道:“高老弟,自你追随了我,感觉我对你如何?”高适道:“对我极好。”哥舒翰道:“既如此,我就对你说句心里话。我知道陛下对安禄山恩宠无比,怕是此人要反。”高适道:“我也有同感。”哥舒翰道:“照眼下的情势看,怕是要出大事喽。”

四十一

春日,在河西节度使府中,高适见哥舒翰又像往常那样不加节制,结果因贪杯喝多了酒,便道:“大哥,不能再这样喝了。这些日子,你喝酒太多,又姿情声色,恐对身体不利。”哥舒翰看了高适一眼起身,摇晃着醉步道:“没事儿。最近吐蕃的气焰已打击下去,不喝酒干什么啊?”又连喝几大杯酒,摇晃着走出门去。

哥舒翰出门后,见门口站有几个卫兵,便道:“都跟我来,我要到土门军视察!”卫兵立刻跟随着他去,结果走不多远,便一跤跌倒,众卫兵去扶他,他已烂醉如泥,于是将他抬回府里。等他一觉醒来,见已天黑,便去浴室洗澡。由于地滑,加上脚步还是不稳,忽然晕倒。卫兵上前呼唤,好久才苏醒过来。

哥舒翰回到寝室休息,一夜睡得并不安稳,不仅老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噩梦,也感到身体不适。到了翌日,竟然不能起来。高适闻听后,立刻来看他道:“大哥,你这是怎么了?”哥舒翰道:“大哥是酒中毒,又受了些风寒。”高适道:“那该怎么办?”哥舒翰道:“你帮我起草文书,我想回长安治疗。”

四十二

在敬亭山凉亭之下,玉真公主看着曾经心仪的李白,忽然背过身去,轻轻地闭上眼睛道:“想不到,你到今天才想到我,可惜迟了。”李白明白其意,立刻走到她的对面感叹着道:“是啊!我太不珍惜缘分了,如今我们都老了。”玉真公主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李白,然后走开一点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放下尘缘,早证金仙。”

李白点着头,走到她的身后道:“公主是完全觉悟了,可我说是道人,还是放心不下天下大事。”玉真公主转过身来,看着李白道:“莫非你发现了什么?”李白道:“我在幽燕漫游,发现安禄山势力太大,也在和铸钱招兵买马,担心他一旦造反,后果不堪设想。”玉真公主道:“是啊!如今陛下太自负,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李白道:“你不想提醒陛下吗?”玉真公主摇着头道:“没用的。最近,你还写诗吗?”李白道:“你喜欢诗?”玉真公主道:“我喜欢你的某些句子。在《送友人》一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在《菩萨蛮》一诗中,‘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在《赠汪伦》一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都是非常好的诗。”

李白道:“呵,我以为你讨厌我,想不到记得这么多?”玉真公主道:“都怪你狂妄自大。其实那时我特别在乎你,当时我熟悉你的很多诗,如:《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子夜吴歌》中,‘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越中览古》中,那句‘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令人久久回味。尤其是你在太真观里吟的那一首《月下独酌》,其中有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