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下册)
2960500000073

第73章 内忧外患(3)

李隆基惊骇异常,不相信地道:“真的?”李光弼道:“是真的。尤其是,大食为了进兵顺利,让文华公主给李林甫写了密信,要他暗中配合。”李隆基更加震惊:“真有这事?!”李光弼道:“萨费尔可作证。”杨国忠立刻在旁凑火道:“这还了得?怪不得他奏本给陛下您,说高仙芝进攻了大食,是蓄意挑起战争。看来,他是配合大食进兵啊!”李隆基大骇道:“速传李林甫!”

二十九

在大食宫殿里,哈里发看着阿布·穆斯林道:“你且说说,外面百姓的呼声越发高涨,反响强烈,该怎样平息?”阿布·穆斯林淡淡地道:“不用大惊小怪,这只是个别人在暗中煽动,只要将他们抓住杀了,就会震慑一片!”哈里发道:“不,百姓是孤的臣民,怎能随便杀害?如今百姓已经愤怒,若再杀人,岂不是要激起民变?”

阿布·穆斯林自信地道:“不会的!赛里斯国有句名言叫‘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些人别看喊得很凶,但其实最怕事,臣去杀了他们!”说完转身就走。哈里发忙道:“慢着!”阿布·穆斯林猛地站住,然后慢慢地转过身来,显出一种傲慢的神态道:“陛下想怎样?”哈里发怒道:“祸是你惹的,你不思悔改,还要加剧民愤,太猖狂了!”

阿布·穆斯林大笑道:“不,这不叫猖狂,应该叫威风!”说完,竟然大步向着殿外走去。哈里发一看这种傲慢和嚣张,不由勃然大怒道:“威风?来人!”殿前武士立刻道:“在!”哈里发怒道:“将他拿下!”殿前武士见阿布·穆斯林已经走到门口,立刻上前将他抓住。没想到,阿布·穆斯林更加嚣张地道:“混蛋!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抓我?放开!”

哈里发一拍桌案怒道:“放肆!”阿布·穆斯林转过身来道:“莫非你敢杀我?”哈里发道:“杀你又怎样?我国与赛里斯国是牢固的姻亲关系,却让你无端挑起战争。”阿布·穆斯林道:“你要杀我,不怕我的弟兄反了?”哈里发拍案而起道:“将他带到百姓前斩首!”殿前武士将阿布·穆斯林押到百姓云集地,阿慕尔道:“陛下有旨,将这个蓄意挑起战争,并杀害商人的罪魁祸首斩首示众!”

三十

李林甫在府里看着李护国道:“这么说,太子还不想对李光弼下手?”李护国靠近一点道:“对,他很慎重。”李林甫道:“看来他越来越成熟了。”李护国道:“那您说咋办?”李林甫刚要说话,忽然汤贵进来道:“陛下有旨,令李林甫大人速到华清宫见驾!”李林甫看了一眼李护国出去,李护国想了想,也立刻出去。

李林甫来到华清宫,李隆基怒道:“朕没想到,你竟会与大食联合要朕的江山。来人,将李林甫拿下!”李林甫大惊道:“陛下,这是有人栽赃啊!不能说大食开战,就认定臣跟他们谋逆江山,臣真的冤枉啊!”这时,高力士从外面进来道:“陛下,高仙芝带着贾米拉和胡玲耶来到长安,现在外侯旨!”

李隆基道:“进来!”高力士出去后,李隆基看着李林甫怒道:“什么冤枉?已经有人作证。”李林甫愣了一下道:“谁人为证?”李隆基道:“大食商人萨费尔!”这时,高仙芝已和两个夫人从外面进来,高仙芝道:“我也可以作证。”贾米拉和胡玲耶也异口同声道:“我们也可以作证。”

高仙芝跪倒在李隆基面前道:“参见陛下!”与此同时,贾米拉和胡玲耶也已跪倒在地道:“参见父皇!”李隆基看着高仙芝、贾米拉和胡玲耶问:“你们作什么证?”高仙芝道:“父皇,儿臣进攻大食,可由两位夫人作证。她们是哈里发的妹妹,在大食进攻安西时,臣不相信,她们更不相信。可是臣前去探问时,险些丧命,两位夫人便支持臣反攻。”

李隆基立刻把目光落到李林甫身上,厉声道:“李林甫,你可知罪?”李林甫立刻跪倒道:“陛下,臣不知。”李隆基一站而起,愤怒地道:“怪不得大食敢打安西,是你这个宰相兼安西大都护支持。要不然,大食怎么会发动战争?朕明白了,怪不得过去哈里发就写信要你做安西大都府,原来早就别有用心。”

高仙芝道:“父皇,如果不是李林甫暗中配合,大食怎么会不重视姻亲关系?他为了谋逆江山,就想将儿臣除去!”李林甫大怒道:“胡说八道!要是因我的女儿嫁了哈里发,就认定我有谋逆之嫌,那你呢?你攻打大食,导致三万人马覆没,难道不是帮助你的两位夫人?或者说,你是直接帮助哈里发?”

高仙芝道:“胡说!我是父皇的假子,一直对陛下忠心耿耿。”李林甫道:“既然忠心耿耿,攻打大食失败后,你为何不向朝廷上报?后来你多次开战,为何也不飞马来报?”李隆基一听,目光落在了高仙芝脸上,高仙芝明白其意,忙道:“我今天进京,就是专门来弄清这事。我早就写信,并派飞马求援,为何京城没有反应?”

李隆基感到有了文章,忙问:“你早就派人了,有谁见到?”李林甫忙道:“根本没有这回事,这是他推卸罪责!”李隆基又起疑心想:“他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如今真假难辨,不如先将李林甫罢官。”便道:“你们都有嫌疑。高仙芝暂留京城,接受调查。李林甫罢官!”

三十一

夜晚,在李光弼家里,李白讲了在范阳目睹耳闻情况,又道:“如今连老百姓都已看出安禄山有反心,必须早除!”李光弼道:“张九龄大人早就断言:乱幽州者,必此胡也!”李白道:“是啊!我李白游走天下,已经看到了很多危机,假如不除此贼,社稷必危!”李光弼愣了一下道:“还有什么危机?”

李白道:“内有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之流争权夺利,外有蛮夷胡人作乱,假如大食从中起事,天下必然大乱。”李光弼道:“说的是啊!胡人本来就好战,假如安禄山造反,那时该怎么应对?”李白道:“对于这些胡人,我曾吟过一首《幽州胡马客歌》。”遂吟道: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目,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李白吟完,李光弼道:“这么说李大哥一直在幽州?”李白道:“是啊!这两年我一直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仍然衣食依人,经常赋诗投赠地方官,以求帮助。但大家对安禄山忌惮,均无办法。”李光弼道:“这样吧。安禄山的情况很多人都担忧,我找个合适机会,请陛下早日除患。”

三十二

蓉蓉回到上阳东宫,高兴地对梅妃道:“娘娘,李光弼回京了。”梅妃喜道:“太好了!你能让他再来一趟吗?”蓉蓉道:“奴婢试试吧。”梅妃道:“不要再称奴婢了,以后我们姐妹相称。”蓉蓉道:“奴婢毕竟是下人。”梅妃道:“瞧你,说什么呢?以后我们就是姐妹。”蓉蓉高兴地道:“多谢姐姐!”

在大食军营里,阿尔丁愤怒地对众将士道:“弟兄们!你们都说实话,大哥平时对你们如何?”众将士道:“恩重如山。”阿尔丁看着众将士道:“陛下实在绝情,竟然杀了大哥,你们说怎么办?”众将士道:“杀进宫去,血债血偿!”阿尔丁道:“好!我们立即出发,为大哥报仇!”

三十三

在大食后宫,文华公主看着哈里发哭道:“陛下,吐蕃阻住了大食进兵的道路,那边爹爹一定完了。”哈里发道:“即便唐天子愤怒,只会用你爹做要挟。毕竟吐蕃这一掺和,他希望多一个朋友。”忽然护卫进来道:“陛下!阿布·穆斯林的部下带七万兵马杀了进来。”哈里发大惊道:“快快阻击!”

在李光弼家里,蓉蓉看着李光弼道:“李大人,梅妃娘娘真的希望见到您。”李光弼犹豫着道:“你去说,臣若过去,恐怕离死不远了。”几天后,在大食宫殿里,爱资哈尔道:“陛下!阿尔丁尚未镇压,周边的国家却打了进来。”哈里发道:“这可怎么办?”爱资哈尔道:“只有应敌,别无他法!”

三十四

在大明宫,李隆基道:“朕调哥舒翰进京,根据他的战绩,现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哥舒翰立刻跪倒道:“谢陛下!”众臣道:“陛下英明!”杨国忠道:“陛下!臣说安禄山有反心。如果过几天不来,就足以证明一切。”李光弼道:“臣也认为安禄山有反心。李白漫游在幽州等地,听到安禄山的许多不臣之举,忧心忡忡。”

李隆基道:“李白?你说他去幽州了?”李光弼道:“是的,请陛下早除后患。”王维道:“陛下!当年张九龄大人就曾预言:安禄山必反。这些年民间虽有多种说法,但都集中在安禄山身上。此人不除,后患无穷!”李隆基道:“胡说!民间的说法,都是那张果造的谣言。上次抓住他,朕没杀他。要是再次抓到他,朕必将他碎尸万段!”

王维大惊失色道:“陛下!张果乃我朝世外高人,怎么会乱说?道人在上界都有名录,神灵庇佑,不可逆天。上次他被抓住,他若没有神通,怎么会推出去斩首,却忽然出现在金殿?”李隆基道:“这并没什么稀奇!他修行练功多年,有点超人的武功,完全正常。世界上,根本没什么鬼神,道人不过是用戏法糊弄人,不可当真。”

王维道:“陛下!如果没有鬼神,太华公主在很小的时候,怎么会在冷宫里准确地找到那串念珠,并且说是她的?还有,惠妃娘娘身体康健,怎么会被邪魔吓死?”李隆基怒道:“放屁!哪有这种事?来人,将王维推出斩首!”歧王大惊失色,见殿前武士已将王维推出,连忙跪倒道:“陛下!王维虽然胡说,但他却是拳拳报国之心,不能杀他啊!”

杨国忠道:“谁说不能杀他?大唐朗朗乾坤,哪有什么邪魔?王维胡说八道,理应凌迟处死!”李隆基道:“立刻传旨,将他斩首!”殿前武士将王维推出殿外,刽子手举刀要砍,忽然手腕中了暗器,向前一看,是张德江和张果走来,吃惊地道:“为何如此?”张果道:“他是大唐忠臣,不该死。”刽子手道:“说什么都没用,我们只是奉旨行事。”

张果愤怒道:“难道你想逆天,你可知贫道是谁?”刽子手纳闷地打量着张果道:“是谁?”张果道:“张果!”刽子手大惊,脱口而出道:“是神仙!”张果道:“既然知道就别动手,贫道去跟昏君理论!要是你敢杀他,贫道要你全家死光!”刽子手打了一个激灵道:“不敢不敢,请神仙快去求情。”张果道:“什么求情,贫道是找他问罪!”

大殿里,歧王跪在殿前泣声道:“陛下,万莫如此!若将王维这样的忠臣杀害,以后我朝还有谁敢进谏。不管他是否胡说,且念他赤胆忠心,就饶他一命。”杨国忠道:“不能饶!王维跟那张果一样可恶。他不好好做官,却当什么居士?听陛下要杀张果,他怎么能阻拦?阻拦也罢,不该胡说,却在这里妖言惑众。”

忽然,张果与张德江一起进来,张果怒道:“奸相胡言!该杀的应该是你!”与此同时,张德江首先跪倒道:“参见陛下!”李隆基惊骇异常,用手指着他们道:“原来是你们?怎么进来的?”张果道:“你不是要杀我吗?你们找我不到,是我主动送上门了。”李隆基道:“将张果拿下!”武士要上前,张德江忙道:“慢着!”

武士听说张果是神仙,得罪神仙,那不是自取其祸吗?因此谁也不敢动手。张德江看着李隆基道:“陛下,请看在贫道救过朝廷大员的份上,放了我师父?”高力士忙低声道:“陛下!这张果很有道行,不可触怒他。”李隆基不露声色地道:“看在你的份上,就不抓他了。你今天来,所为何事?”

张德江道:“陛下,我和师父是从蓬莱过来,一路听到不少百姓的言论,本来是要进谏的,却在门口见到王维要被砍头,因此未经通报,就直接进来求情。”高力士在旁低声道:“陛下!放了王维吧。”李隆基道:“好,既然道长求情,那就将他放了。”张德江施礼道:“多谢陛下!”李隆基道:“你们要进谏什么?”

张果道:“陛下!安禄山即将来到长安,要挽救大唐岌岌可危的江山,就将此人除去。不然,天下必乱!”李隆基内心不喜,但又不好说他妖言惑众,只是道:“朕自有分寸。”张果道:“既然已有分寸,那贫道不再多言,只想再说一句:王维不可杀!”说完与张德江出了金殿。李隆基道:“放回王维!”过了一会,王维进来跪倒道:“多谢陛下不杀之恩。”李隆基看着王维道:“不是朕不杀你,而是道长求情!”

王维道:“臣知道了。”李隆基道:“那两个道人已走,众卿说说,安禄山究竟如何?”杨国忠道:“陛下!安禄山已成大祸,反迹明显,必须将此人杀之!”李光弼也道:“此人不除,我朝必危!”李隆基刚要发话,忽然传唤官进来高喊道:“安禄山大人到!”杨国忠当下愣了,众官都感到意外,李隆基看了杨国忠、李光弼各一眼,然后道:“让他进来!”

安禄山进了大明宫,跪倒在杨贵妃和李隆基面前道:“拜见干娘!拜见陛下!”李隆基冷冷地道:“你难道不知,进京必死?”安禄山道:“臣冤枉哪!”李隆基道:“有人说你招兵买马,难道不是为了造反?”安禄山道:“臣招兵买马,是想替朝廷加强军力,对付外夷。要是这么做是错的,请陛下将臣杀了,绝无怨言。”

杨贵妃忙道:“看来,你是个大忠臣,起来吧。”安禄山并不起来,而是道:“干娘之恩永世难忘。只是陛下要杀臣,臣只能到下世再报答干娘的大恩。”李隆基道:“你说你是忠臣,但朝中众臣却认为你有反心,朕该怎么验证?”安禄山道:“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陛下放心不下,可以赐臣一死。”心想:“我这么一说,干娘必会保我。”

李隆基道:“那好,宁可冤枉你,也不可出意外,拿毒酒来。”安禄山大惊,但却心想:“看来我命休矣。如今这种局面,只能看造化了。假如天要我亡,我岂能不死?要是天不灭我,那便是陛下试探我。”果然,杨贵妃忙道:“陛下不可。禄山本就是忠臣,怎能赐死?”李隆基道:“朕意已决。如他是忠臣,自会喝酒自裁,朕可厚待他的亲眷。如他是奸臣,正好除之,免留后患。”

这时,有人已端来毒酒,李隆基道:“安禄山!毒酒就在你面前,现赐你一死!”安禄山接过毒酒道:“陛下,臣死之后,请照顾好臣的家人。”说完,一口将酒喝下。杨贵妃刚要阻止,却见他已喝下,不由闭上了眼睛心想:“怎么会这样?”忽听李隆基大笑道:“好,安禄山确是忠臣,以后谁若再言你是奸臣,朕就将他交予你处治。”

杨贵妃忽然睁开眼睛,不解地道:“陛下,他已喝下了毒酒,怎会还有以后?”李隆基不由笑道:“朕不是昏君,怎么能轻易毒死功臣?更何况,他还是你的干儿?不看僧面看佛面,朕很冷静。”杨贵妃道:“那刚才的毒酒……”李隆基笑道:“假的!”又看着安禄山道:“平身吧。”安禄山磕头起来道:“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李隆基道:“谁说杀你?没有谁能杀你。”安禄山道:“可是臣搞不明白,太子一向讨厌臣。要是他登基了,迟早被杀。”李隆基道:“怕什么?朕赐你金书铁券,今后谁造谣诬陷你,朕就杀他!”杨国忠打了个寒战。安禄山再次跪倒道:“谢陛下。”这么说着,泪水已流了下来道:“您对臣好,让臣说什么好?以后就是您要臣上刀山下火海,臣万死不辞!”

三十五

在大明宫外,张德江纳闷地问张果:“师父!到长安之前,您说这次要务必要除去祸患,怎么就此走了?”张果叹着气道:“话只能点到为止,且看他的造化。”张德江叹着气道:“要是这样说,天下必然大乱。”张果道:“没办法啊!李隆基做了很多逆天之事,上苍早就震怒。强力扭转,必逆天意!”

在大食森林,阿尔丁高兴地道:“真危险!要不是周边国家及时来攻,我们遭到四面围攻,七万人就完了。”一个将领道:“是啊!周边国家帮了我们大忙,只是我们败退于此,该怎么办?”阿尔丁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造反,就当联合外国组成联军,为大哥报仇!”众人道:“好,为大哥报仇!”

在王维家里,王维叹着气对岑参道:“如今,大雨接连下了六十多天,可杨国忠却隐瞒真情,说各地无灾。更有甚者,竟然无人敢言灾者。”岑参道:“是啊!眼下陛下只顾个人享乐,哪会关心有无灾情啊!自李林甫罢官后,杨国忠抓住这个机会,以莫须有的罪名将王氏一族致于死地。现在王氏所兼的职务,全归杨国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