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下册)
2960500000063

第63章 神威天兵(3)

在婆勒川营帐前,李嗣业兴奋地报道:“高节度使,自辰时起至巳时止,我军大败吐蕃,斩首级五千,俘虏千余人,余皆逃入山谷。缴获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高仙芝高兴地道:“好,乘胜追击!”李嗣业道:“得令!”边令诚忙道:“慢!这是孤军深入,而且进入敌境过远,最好不进。”高仙芝看着边令诚道:“既然你不敢进,那就率老弱士卒三千人留守连云堡,我亲率大军继续前进!”边令诚大为不悦地道:“逞什么能?!”

李护国回到长安,向李林甫讲了一路的情形,请求责罚,李林甫淡然地道:“损失点东西没啥,你能回来就好。”李护国感激地道:“多谢舅舅!”李林甫道:“趁着李亨还不知你我的关系,想法进入他府。”李护国会意地道:“外甥明白。”李林甫道:“那个靡剑,不能让他知道你去大食。”李护国道:“放心,外甥已找人将他们杀死在郊外,货物都到了外甥之手。”李林甫赞道:“好,是个做大事的料!”

李盈在家里看着王淑娟和艾特古丽,不解地道:“奶奶,妈妈,为什么皇帝对我这么好?”艾特古丽道:“孩子,你觉得呢?”李盈道:“是不是我们跟皇家有什么关系?”王淑娟遮掩住真相道:“我们小老百姓,怎么会跟皇家有关系?因为你爹是朝廷命官,是为皇帝出力的。”李盈道:“那好,长大了我也当朝廷命官。”艾特古丽高兴地道:“好,我儿子很有志气!”张茜笑道:“有志气的孩子,最讨人喜欢!”

三十

唐军对地形不熟,为了能抢占制高点,一路不敢稍歇,经急行军行至一处,见一块巨石上写着“达坦驹岭”,便停了下来,李嗣业看着巨石,又见地势险恶,不敢再向前行进,便道:“先歇片刻,我们已疾行了三日路程,不知这里地形如何?”部将道:“我立刻派人探路。”李嗣业道:“不过要快,这里不能久留。”

半个时辰后,探路者报道:“坦驹岭长四十里,山口是兴都库什山的险峻山口,下岭是阿弩越城。登临山口须沿冰川而上,别无蹊径。这里有两条冰川,东面的叫雪瓦苏尔冰川,西面的叫达科特冰川,冰川的源头是坦驹岭山口。这两条冰川都在四十里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

高仙芝心想:“阿弩越胡若速迎,既是好心,可是士卒惧怕艰险,不敢下岭咋办?”想了想,便对李嗣业道:“选遣二十余人装扮成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从岭下攀援而上,假称阿弩越城人迎接,以消除兵士的惧怕心理。”李嗣业道:“遵命!”李嗣业立刻挑选了二十六个人,悄悄扮做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没让这边的其他人知道,立刻去了。

三十一

在太子府里,李亨望着被接纳的李护国道:“不明白李林甫为何要联合杨钊来对付我?”李护国道:“不管他是什么原因,奴才觉得你不能被动,否则李林甫要做什么手脚,您的下场大概跟李瑛差不多。”李亨道:“哎,听说李林甫是你舅舅?”李护国猛地一愣道:“嗨,那是他想利用我,所以把我认成外甥。那家伙口蜜腹剑,您又不是不知道。他的目的一达到,就早不认我了。”

李亨疑惑地道:“真的?”李护国道:“太子可以不相信奴才的话,但您该知道李林甫的为人。”李亨道:“我相信你。我要对付的不光是李林甫,还有杨钊。他们在京师另设立推院,屡兴大狱,株连本太子的党羽数百家。由于杨钊恃宠敢言,所以每次总是由他首先发难。”李护国道:“听说,李光弼对这两人都很反感,要不我们联合他?”李亨道:“听说他很固执。这事想好了再说!”

三十二

唐军行至一处,忽见巨石上写有“坦驹岭”,山险势恶,令人生危。所有的士兵倒抽凉气,全都恐惧不下,并对高仙芝道:“大使将我欲何处去?”事先派出的二十六人恰巧从岭下赶到,并道:“阿弩越城胡并好心奉迎,娑夷河藤桥已斫讫。”

这边士兵听不懂,高仙芝解释道:“娑夷水即古弱水,水上架有一座藤制桥,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断桥则吐蕃不能入援。”士兵一听,又看那二十六人,高仙芝奉迎之语后,假装闻讯欢喜道:“好,我们过了。”兵士听后,畏惧心理顿消,唐军得以迅速下岭,向阿弩越城进发。

三十三

李护国看着太子李亨道:“太子殿下,您是大唐未来的主宰,怎么没笑颜啊!”李亨道:“别人欺负我也罢了,连安禄山也欺负我,竟然多次不把我放在眼里,可恼!”李护国道:“说到安禄山,最近很多人说他表面上呆头呆脑,其内心狡黠异常。他命刘骆谷常驻京师,专以窥测朝廷内情,一有动静则飞马报讯。”李亨道:“哼!等我抓到把柄,绝不会让他们得意!”

李光弼带着许杰、戴楚、马兖、童蒙等十多个高手坐上一艘大船起航后,忽然海上起了大风,风卷浪高,人人都紧张起来。李光弼道:“别怕!我以前走过,每遇到这种情况,坦然应对,风息就会没事。”许杰道:“大哥真走过?”李光弼道:“若没走过,我也不敢冒险。”许杰道:“为何没听你说过?”李光弼道:“那是小时的事,我随爹爹走过。”大家都镇定下来,任凭海浪卷来。

三十四

唐军赶到阿弩越城外,李嗣业用手一指道:“你瞧,前边就是阿弩越城。”高仙芝道:“三天时间如期赶到,兵贵神速,立刻攻城!”忽然城门打开,里面出来吐蕃将军朗玛,大喊道:“别攻,我们请降!”高仙芝道:“怎么降?”朗玛道:“如信我们,三天内迎接你们进城。”高仙芝道:“就三天!”朗玛转身进城,李嗣业惊道:“哎呀,这是敌人的缓兵之计。”

高仙芝道:“没事。我们以前行了很久的路,若是强攻,人家是以逸待劳,对我们不利。”李嗣业道:“可等人家有准备了,我们咋打?”高仙芝道:“他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惊骇,请降是肯定的。”李嗣业道:“要不是请降呢?”高仙芝道:“那就打!到那时我军以一当十。假如他们真降,我们连这个胆量都没有,岂不遭人小看?再说我们不允敌人请降,那敌人只会越来越多。”

李嗣业笑道:“反正跟着你打仗,全是琢磨不透的事。”高仙芝笑道:“这样不是更好?要是诸葛亮人人吃透他,他还能是诸葛亮吗?”李嗣业笑道:“说得也是。这么多年,虽然每次出征都令人难解,但总打胜仗。”高仙芝道:“既如此,就不用担心。”唐军在城外扎营,吐蕃将军骑马来到高仙芝面前道:“佩服,果然有胆量!我们请降,敢进城吗?”

高仙芝毫不犹豫地道:“进城!”唐军浩浩荡荡进入城池后,高仙芝马上望着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道:“席元庆、贺娄余润!”席元庆、贺娄余润道:“在!”高仙芝道:“命你二人率兵先修桥梁、道路。”席元庆、贺娄余润道:“遵命!”李嗣业望着高仙芝道:“下一步该怎样?”高仙芝道:“为避免强攻造成大的伤亡,可用假途灭虢之计,智取孽多城。”

在连云堡,边令城看着大山想:“高仙芝如此冒险,怕是回不来了。这家伙不听我劝,死了活该!”在阿弩越城,席元庆悄对高仙芝道:“我断定城中有五六个首领,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高仙芝道:“将计就计。”席元庆道:“咋做?”高仙芝道:“大军到后,首领百姓必走入山谷,招呼取以敕命赐彩物等,首领至,齐缚之以待我!”

三十五

李光弼所乘的大船行驶在海上,许杰看着远方道:“大哥,前边有岛。”李光弼道:“去看看。”在上阳东宫,梅妃坐着坐着,忽然爬到床上哭了起来。此时,席元庆率着一千余众行至小勃律首府孽多城下,对小勃律王道:“不取汝城,亦不斫汝桥,但借汝路过,向大勃律去。”小勃律王道:“好,那就过吧。”唐军进了城,忽然攻击,俘获了小勃律众臣。

在唐军后队处,席元庆匆匆赶来道:“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躲避,使我军无法找到他们的踪迹。”高仙芝立刻道:“来人!”几个士兵过来道:“请吩咐!”高仙芝道:“速将那六个首领处死!”士兵道:“是!”高仙芝又转身对席元庆道:“席将军!由你率军砍断通往吐蕃的藤桥!”席元庆带骑兵奔向山路,问身边的人:“藤桥离孽多城有多远?”身边人道:“六十里!”席元庆道:“好,快马加鞭!”

席元庆带人到藤桥处下令道:“速断藤桥!”到了夜晚,高仙芝在唐军营帐对众将领道:“速派人对百姓说:唐军招谕小勃律王。”山谷中,几个吐蕃兵赶来道:“城外唐军撒出消息,要招谕您呢。”小勃律王冷笑道:“待我大军一到,定将他们杀死!”一个士兵道:“如今大军被隔在水东,援军路绝,生路无望。”

小勃律王怒道:“怎么会被隔在水东?”士兵道:“他们砍断了藤桥,要修复它需要半年时间。”小勃律王叹气道:“既这样,请降吧。”自平定了小勃律国,唐军声威大震。天宝六年八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经赤佛堂路凯旋而归。

三十六

在大明宫,李林甫出班道:“陛下,王忠嗣大败而回。”李隆基大惊道:“为什么会败?”李林甫因对王忠嗣嫉恨,便诬陷王忠嗣道:“他欲奉太子。”李隆基怒道:“真是可恶!以哥舒翰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对王忠嗣严加审讯,处以极刑!”哥舒翰道:“陛下,王忠嗣无罪。”李隆基怒道:“胡说!一场战役,竟然死了多少人,焉能无罪?”哥舒翰道:“那臣请求:用臣的官爵来赎他的罪。”李隆基不听,立刻道:“退朝!”转身走了。

李隆基走入内宫,哥舒翰一路追随在身边道:“陛下!他是您的假子,对您一向忠心耿耿,不可让他丢了性命啊!”李隆基愤愤地道:“一派胡言!他是否忠心,你怎么知道?”哥舒翰言词慷慨,声泪俱下道:“陛下!臣已追随他多年,常看到他对陛下尽忠。如今他死,就让臣代他死吧!”

李隆基见哥舒翰如此,深受感动地道:“好,你既如此为他求情,那就将他削职为民!由你做鸿胪卿,并代行王忠嗣的陇右节度使的职权。”哥舒翰道:“陛下不可!他若无职,恐怕将不久于人世。陛下既然从宽,何不给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李隆基道:“既如此,就看在你的份上,贬他为汉阳太守!”

三十七

高仙芝押着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行至婆勒川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师,边令诚见高仙芝趾高气扬,心想:“瞧那得意样,总有一天我会弄死你!”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对身边的刘单道:“命你起草捷报!”刘单答应一声,立刻去起草捷报。当捷报起草好,高仙芝道:“中使判官王廷芳,由你带上捷报,火速进京告捷!”王廷芳道:“遵命!”

在大明宫,众臣等在金殿上,却不见李隆基上朝,王维感叹地对歧王道:“看来哥舒翰真是个忠义之人。”歧王点着头道:“是啊!像这样的忠义之人,真的值得嘉奖!”此时,李隆基早已到了华清池,因见杨贵妃要在落花中沐浴,便独自离开了。在上阳东宫,蓉蓉进来对梅妃道:“娘娘,陛下陪贵妃去了华清池。”梅妃一动不动地站着,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

三十八

大海上,许杰看着又已掀起的巨大海浪,并不像第一次那么惊慌,而是道:“看惯了大海的惊涛骇浪,也就没什么恐惧了。”戴楚点着头道:“是啊!一路走来,遇到的海岛还是很多的。”李光弼道:“对,有了海岛,再加上指南针,我们就是安全的。”许杰道:“大人!您说做生意经商,最要恪守的是什么?”李光弼毫不犹豫地道:“诚信!”许杰道:“为何?”李光弼道:“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八德。信即诚信。诚是连心桥,信是聚宝盆!”

在河西营帐,伏虎对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道:“节度使,高仙芝征服了西域七十二国,现回京报捷。”夫蒙灵詧大怒道:“他独自揽功,可恨!现在到了何处?”伏虎道:“马上就到!”夫蒙灵詧道:“我必治他!”这时有人打帐外进来道:“节度使,高仙芝的人马到了。”伏虎道:“我去迎接。”夫蒙灵詧大怒道:“不许迎接!”

三十九

在太子府,李亨来回走动着,忽然叹着气道:“最近,父皇老是念叨李光弼,经常去李光弼家里看望他的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并且他已在很多人面前表现出对我不满,看来这李光弼是我的克星。”李护国道:“对,奴才多次提醒过您。他本来就受陛下宠爱,若是这次打通海上丝路,那功劳就更大了。”李亨看着李护国道:“依你说咋办?”

李护国想了想道:“奴才认为,海上丝路远比陆地丝路还要危险,要是他死在大海上,自然就没威胁了。”李亨道:“可海上丝路再危险,毕竟有商人走过。既然有人走过,这就是个变数。要是他回来了呢?”李护国正是要他这样,忙道:“假如他侥幸回来,我们就给他来个……”说着,随手做出个“杀”的动作。李亨道:“好!既这样,你就多留意他的消息。”

四十

在河西,夫蒙灵詧骑马迎上高仙芝,大骂道:“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于阗使谁与汝奏得?”高仙芝忧惧不安,忙回答道:“中丞。”夫蒙灵詧不依不饶,又愤愤地问:“焉耆镇守使谁边得?”高仙芝答:“中丞。”夫蒙灵詧道:“安西副都护使谁边得?”高仙芝答:“中丞。”夫蒙灵詧道:“安西都知兵马使谁边得?”高仙芝答:“中丞。”

夫蒙灵詧怒道:“此既皆我所奏,安得不待我作处分,就私自悬奏捷书!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又把目光落在刘单身上道:“闻尔能作捷书。”刘单大为恐惧,忙道:“请治罪!”夫蒙灵詧道:“将刘单速斩!”边令诚道:“且慢!我乃监军。你虽为节度使,但对此事不公,待我上奏朝廷。”夫蒙灵詧道:“你奏什么?”边令诚道:“仙芝立功而以忧死,后孰为朝廷用者?”夫蒙灵詧道:“好,此事就等朝廷处置!”

四十一

在上阳东宫,梅妃容颜憔悴,静静地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景色道:“冬天了,这样无趣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蓉蓉想了想道:“奴婢觉得贵妃就是再吸引陛下,也有衰老的一天。”梅妃冷笑道:“可她衰老了,我也该老了。”蓉蓉道:“话虽如此,但圣上与贵妃常在一起,时间久了,免不了也有厌倦之时。”梅妃道:“那又怎样?”

在大明宫,传唤官进来道:“陛下,高仙芝的捷报到了。”李隆基喜道:“力士快念捷报。”高力士接过捷报念道:“天宝六年,安西高仙芝以行营节度使的身份率步骑一万从安西出发,用百余日到达连云堡。连云堡地势险要,且有数万吐蕃精兵、战将千员防守,高仙芝指挥唐军作战神勇,半天时间攻进该城。此后率兵继续深入,越过险峻的坦驹岭,进入阿弩越城,平定了小勃律国,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李隆基道:“太好了!等他们回来,朕重赏有功之臣!”

四十二

夜晚,在太子府里,李亨听心腹说了情况,当下心神慌乱地在地上走来走去,忽见李护国进来,便道:“据说父皇又去李光弼家了。”李护国明白他的意思,但却不露声色地道:“您知道他去做什么?”李亨道:“一是想会他的老情人,二是看李光弼回来没有,三是借机看看孙子孙女。”李护国道:“那您的意思是……”

李亨来回走了几步,忽然下决心道:“要不找几个江湖高手,先杀了李光弼的两个儿子。”李护国猛地一愣道:“要杀就杀李光弼,杀他的儿子何用?”李亨道:“他没了传宗接代的人,还能做太子吗?”李护国笑道:“太子殿下就是高明!”李亨道:“不过要做得机密,要是失败,那就完了。”

四十三

在鸣沙,邻居王大妈见李侠家的院门大开,又听里面说话,便走了进去,只见李侠正逗着孩子玩,便道:“哟,逗乐哪!”李侠起身道:“王大妈请坐。”王大妈道:“不客气,不客气。”看了看屋里,见没有男人的家庭很凄冷,便道:“你呀,时间长了咋行啊?”李侠道:“不管咋样,我得先把孩子带大。”

李护国连夜来到李林甫府第,将情况简单一说,李林甫高兴地道:“好啊,你帮他找到刺客后,不是非要让刺客杀掉李光弼之子,而是要想法让刺客自我暴露。”李护国一愣道:“这样一来,那不是便宜了李光弼?”李林甫道:“你懂什么?最危险的是李亨。陛下贪恋女色极重,也许哪天就会一命归西。到那时,李亨上来还有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