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上册)
2960400000069

第69章 闽地选美(3)

陈玄礼道:“但大家都心照不宣。”王毛仲道:“不行!我得马上去找陛下,这样关人太不妥当。这是一个国家,怎么能拿人的自由做儿戏?”陈玄礼道:“你犯啥抽风病?这事陛下有分寸,要是惹恼他,他啥事都做得出来。”王毛仲自信地道:“陛下视我为心腹,已把我置于‘唐元功臣’之列。我是陛下特意加封的开府仪同三司,地位不亚于姚崇宰相,甚至在某些待遇上跟他差不多,只要我去说,陛下一定会同意。”

陈玄礼叹着气道:“陛下已非当年的陛下,你最好谨慎。”王毛仲道:“怕啥?莫非他会因为这事罢我的官?要依我说,凭着我立下的功劳,应该把兵部尚书给我才行。”陈玄礼道:“唉!你若这样,我担心你的灾难恐怕为期不远了。”王毛仲猛地一愣道:“那为啥?”陈玄礼诚恳地道:“你难道没觉得,这是一种贪心吗?陛下最反感的就是居功自傲,尤其反感贪心不足。”

王毛仲固执地道:“要官没什么不对,我这是在替陛下分忧,不存贪心!”陈玄礼摇着头道:“可陛下是最敏感的人,一旦陛下产生误会,那就不是丢官的问题,搞不好连命也要搭上。”王毛仲道:“直到今天,陛下有什么话都要跟我说,你放心,我会根据陛下的反应去说。”陈玄礼道:“既然这样,那你就要小心点。”

二十三

在赵义家里,卢怀慎看着赵义道:“这么说,你们也不知道死的是谁?”赵义想了想道:“他们长得太相像,就像是双胞胎,根本没法分辨。”赵氏道:“对,要依我说,双胞胎都不一定全像,他们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不过,那人七窍流血,绝对是中毒。”卢怀慎道:“那杨氏说没说死的是丈夫,还是哥哥?”赵义摇着头道:“没有。”卢怀慎道:“看来,找到杨氏是一大关键,走!”

在闽地的一条路上,高力士与同来的人骑马前行,中间是轿夫抬着一顶特大豪华花轿,后面是几个随从。刘莹莹坐在轿子里想:“这次进京以后,我若侥幸得宠,全家都会跟着沾光。”轿外的高力士向路人打听道:“请问,景龙四年有位从大明宫里来的人,带着一个小姑娘,你们知道住在哪里吗?”路人纷纷摇头。

二十四

清晨,在香山匪巢里,匪首王建德见杨氏哭个不休,便恼怒道:“你哭个屁!要不是老子,你让官府抓去,还有命吗?”杨氏道:“说得对,等于你救了我。”王建德高兴地道:“对喽,以后跟着老子,保你吃香的喝辣的。”杨氏止住了哭声道:“你真能对我好?”王建德道:“老子是土匪,抢谁不是抢?为啥要对你感兴趣?”

杨氏道:“可是,跟着你好是好,就是不长久。要是朝廷发兵来剿,你死了我该咋办?”王建德道:“妈的!想那么多干吗?与其过穷酸日子天天抹眼泪,不如过天天吃肉的好日子!即便死了,也不遗憾。”杨氏想了想道:“那你要他们不许欺负我,我就给你们做好吃的。”王建德以为她想通了,大喜道:“你是老子的人,谁敢欺负你,老子剥他的皮!”

二十五

太真观里,玉真公主跟李隆基边下棋边问:“听说,你派人去江南选妃?”李隆基道:“不对吗?”玉真公主道:“天下的女人都是你的,没啥不对。”李隆基抬头看着玉真道:“听皇妹的口气,好像是有意见哦?”玉真公主道:“我听说,好像你不只是选妃,还把送回去的那个女人又带来了。”

李隆基吃惊地问:“你这是听谁说的?”玉真公主笑道:“别忘了,妹妹这里可常来有身份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即便不出门,也知天下事。”李隆基道:“哎哟,一丁点儿事,到下边就变味了?说实话,这哪是弄来的,是那张说抓狗官,结果狗官跑了;去剿匪,土匪也没影子。他抓谁不好,偏偏把狗官的哥哥、侄女给抓来了。”

玉真公主正准备落棋,停住把头一偏道:“这么说李春燕是狗官的侄女?”李隆基道:“谁说不是?”玉真公主笑道:“这倒有意思,那你咋办?”李隆基叹着气道:“李春燕是朕心爱的女人,朕已经对不起她,不能再对不起她!至于她的父亲,爱屋及乌,肯定不能杀。还有那孩子,你知道她是朕的。”玉真公主道:“那就将他们送回去,免得百姓乱猜。”

二十六

花园里,王毛仲看着李隆基道:“陛下,张说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他虽做得过分,但恰恰说明了他的正直。”李隆基打量着他道:“你是为他说话?”王毛仲道:“难道他真该死?”李隆基冷冷地道:“你以为,你有这么大的面子么?”王毛仲当下倒抽了一口凉气,忙道:“陛下要是不同意,就算臣没说。”李隆基白了王毛仲一眼道:“这才像话。”

王毛仲道:“陛下,您觉得臣应该适合什么位置?”李隆基愣了一下反问:“什么意思?”王毛仲道:“臣觉得经过锻炼,最适合做兵部尚书。”李隆基恼道:“荒唐!你以为自己是谁?”王毛仲忙跪倒道:“陛下,臣对您是有功的。”李隆基愤愤地道:“你是功高盖主啊!”王毛仲吓坏了,忙磕头道:“臣该死!臣说错了,以后再不会说了。”李隆基愤愤地一甩袍袖,朝前走了。

高力士与同来的人骑马前行,见前面来人,便下马问道:“请问景龙四年有位大明宫里的人带着一个小姑娘住哪?”来人摇着头道:“不知道。”此时在鸣沙县衙,卢怀慎对方刚道:“要查这案子必须找到杨氏,问题是几天了,却没有杨氏的影子。”方刚道:“那您打算咋办?”卢怀慎道:“现在只弄清了死者是中毒,可死的那人是谁?谁害的?却无从查起。”方刚道:“要这样,就只能找到杨氏。”

二十七

在长安狱外,李隆基见李静钧、李春燕被释放出来,尤其是见李春燕怀里还抱着自己的孩子,也不管四周有谁,立刻上前道:“对不起,朕会杀了张说,替你出气!”李春燕不看他,而是冷冷地道:“你除了会杀人,还会做什么?”李隆基感到脸上就像被她抽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忙转移话题道:“孩子没受影响吧?”李春燕冷冷地道:“那你进去试试。”李隆基自责地道:“都是朕的错。”

李静钧走过来愤怒地道:“当然是你的错!我们不懂法律,我弟弟是该死,但他是他,我们是我们,为何要抓我们来?”李隆基见姚崇也在场,面子上下不来,立刻生气地道:“他不仅通匪杀人,还虚报政绩。几年来,欺上瞒下,无恶不作。尤其是,贪污赈灾粮,导致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中,这是株连九族的大罪,抓你们算什么?”李春燕道:“你是皇上,想杀谁就杀谁。包括这孩子,她才出生,要杀先杀她!”

李隆基哑口了,看着她道:“你……”李春燕针锋相对道:“我怎么了?”李隆基想发火,但又忍住道:“不,朕不会杀你们,朕要杀的,是张说!”李春燕大惊道:“你不能杀他!”李隆基道:“你真是个怪人,他抓了你们一家,让你们一路受尽痛苦,最后还蹲进监狱,你竟然为他求情?”李春燕道:“他抓我们是秉公执法,要怪就怪大唐律法不公!”

李隆基钦佩地道:“好,看在你们受屈多日的分上,朕不杀他还要让他为官。”李春燕猛地一愣道:“这是为何?”李隆基用余光偷看着众臣,然后道:“朕已查明:张说是冤枉的,朕不是昏君,既然他是人才,品性又好,朕就让他继续当官。但是,他抓了你们,朕就惩罚他将你们送回,要是你掉了一根头发,朕必治他!”

二十八

在香山匪巢里,王建德见杨氏做好了冒热气的马肉,高兴地道:“弟兄们,快来趁热吃!”众匪围了过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土匪宋鸣跑进来道:“大哥,山上来了一伙商人。”王建德喜道:“有多少人?”宋鸣道:“大约二十多人。”王建德起身喝下一碗酒砸在地上道:“出发!”却意识到还有杨氏,便对莫建新道:“把她交给你,不能出现差错。”

莫建新看了一眼杨氏,见她正看着自己,当下高兴地道:“大哥放心,不会有事!”众匪嚷嚷着走后,莫建新吃着肉、喝着酒,见杨氏坐着既不吃也不喝,便道:“嫂子,你怎么不吃啊?”杨氏流着泪道:“你先吃。”莫建新道:“嫂子,还是吃点吧。”杨氏擦掉眼泪,走了过来与莫建新坐在一起,用碗舀了一点肉吃着。

莫建新见杨氏长得丰韵,寻思怪不得大哥会看上她。因她坐在身边,见她胸部凸起,一时不能自控,但又怕得罪大哥,便克制着道:“嫂子,喝点酒如何?”杨氏道:“不会喝。”莫建新道:“少喝点?”杨氏道:“真不会喝。”莫建新道:“少喝点,这里天天喝酒,不喝酒咋行?”杨氏端起酒来望着他道:“来,那嫂子先敬你。”莫建新高兴地道:“我喝。”仰脖将酒喝光。杨氏也端起酒来,多少喝了一点,呛得咳嗽了起来。

二十九

在赵义家里,卢怀慎看着赵义夫妇道:“这么说,你们也不知道死的是谁?”赵义摇头道:“不清楚。”卢怀慎道:“你们既跟杨闼为邻,他有很多细节,难道你们没留意?”赵义道:“虽是邻居,但很少有来往。”卢怀慎道:“我不信!”赵氏道:“哎哟大人,杨闼是书生,我们是大老粗,怎么能经常来往?”赵义道:“哦,他除了读书,有时也练武。”

在水溪处,高力士与同来的人骑马前行,见前面来了人,便下马问:“请问,景龙四年有位从大明宫里来的人,带着一个小姑娘,知道住哪吗?”来人看着高力士问:“那人叫许文思吧?”高力士高兴地道:“对,他住哪里?”来人指着道:“那里!”高力士高兴至极,忙施礼道:“多谢啦!”此时远在河西走廊的钱丰,正带着驼队前行,忽然起了风沙,便道:“快赶路!”

三十

黄昏时分,彭春在鸣沙街上泄气般地边走边问卢怀慎道:“卢大人,我们已经来了很久,找了这么多人,可一点也没有进展,该怎么办?”卢怀慎道:“杨氏是我们破案的关键,问题是找不到她,不知她是真让官府带走了,还是有人冒充官府?”随从冯萧道:“无论哪种情况,都没法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