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上册)
2960400000045

第45章 将计就计(3)

在太平公主府里,薛崇训看着太平公主道:“母亲,我看现在的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新皇有可能会杀我们。”太平公主道:“怕什么呢?我掌握着大权实权,他说是皇帝,很多事还需太上皇裁定。即便我有什么把柄,还有太上皇撑腰。”薛崇训惶恐不安地道:“话虽如此,还得想个办法。”太平公主道:“只要把陈玄礼拉住,就能稳操胜券。”

宴席上,华雄七兄弟及那对老夫妻,三个女儿和从善的三十多人坐在几张桌子四周吃菜喝酒,陈玄礼进来道:“华兄弟回来了?”华雄立刻起身道:“回来了,我给大哥介绍一下。”说着介绍了自己的兄弟,陈玄礼见他们各个威武,高兴地道:“你们七兄弟都是我的好兄弟,两位老人既然把女儿许给了你们,他们也是我的父母。”七兄弟感动地道:“大哥,我们敬你一杯。”陈玄礼将酒一饮而尽道:“过几天,大哥为你们三兄弟举办婚礼。”

二十

夜晚,在鸣沙监狱,毛重利显得很绝望,却见狱门打开,便盯着狱门。李静忠对身后的朱三等人示意道:“回避。”朱三等人立刻走开,李静忠走近道:“主子受委屈了。”毛重利疑惑地道:“你……”李静忠道:“主子对我都不信任?”毛重利道:“公公为何要抓我?”李静忠道:“我不是公公,而是鸣沙县尉。虽然用这样的方式见面,你不理解,也觉得过分,但对以后有好处。”毛重利纳闷地道:“好处?”

李静忠道:“我说过,主子要东山再起就必须有势力,这势力就是军队。要有势力,就必须有钱。怎样才能有钱?只有去劫丝路的商旅。只要成功几次,你就有了资本。那时拿钱招兵买马,还愁大事不成?”毛重利忽然眼睛一亮,站了起来道:“那我怎么出去?”李静忠道:“我找了个跟你会面的人,他叫方刚,在我县当捕头。他就说你是他弟弟,我抓你纯属误会,这样你就可以出去了!”

二十一

清晨,在大明宫里,李隆基看着文武百官道:“朕拟提拔姚崇为相,众卿以为如何?”张说忙道:“此人虽有一定才学,但政论多偏,宰相是国家要员,必须慎重。”太平公主道:“你这是嫉贤妒能!姚崇是谁,他是刚直不阿的栋梁之材!”张说道:“姚崇是否刚直不阿,要靠时间来验证,张说一心为国,何来妒心?恐怕,是你嫉恨我不肯顺从你吧?”

太平公主怒道:“胡说!本公主要你顺从了吗?你记住:这是大唐的天下,由不得你胡嚼舌头!”张说当下哑口,看着皇帝道:“陛下,您看……”李隆基刚要说话,李旦却怒道:“张说放肆!贬为尚书左丞,并出为东都留守。”张说跪倒谢恩后,走了出去,李隆基道:“苏颋听封!”苏颋道:“臣在!”立刻跪倒在地。

李隆基看着苏颋道:“关于你的情况,朕是有所了解的,甚至说非常了解。你是京兆武功人,弱冠敏悟,举进士第,调乌程尉。武后朝期间,举贤良方正异等,除左司御率胄曹参军,迁监察御史,转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现朕袭封你为许国公!”苏颋大喜道:“谢主隆恩!”

二十二

陈玄礼正在府里与郭元振、王毛仲、华雄七兄弟说话,阿宝打门外进来道:“太平公主到!”陈玄礼忙示意郭元振、王毛仲、华雄七兄弟回避,然后道:“有请公主!”太平公主进来后,不请自坐,并立刻看着陈玄礼道:“陈将军,如今李旦不但昏了君,而且装聋作哑,是不想公开得罪我。他禅让给李隆基,明摆着是想借儿子来对付我们。”

陈玄礼只是站在对面,观察着太平公主的反应,用不相信的口吻道:“该不会这样吧?”太平公主道:“如今,我和李隆基的矛盾尖锐了,李旦只是不说而已。而我已跟李隆基的对立,迟早必会让他对付我。这些年来你清楚,我一直待你不薄,关键时刻你得帮我?”陈玄礼毫不犹豫地道:“放心,愿为公主殿下效命!”太平公主喜道:“事成后,你就是第一功臣!”

陈玄礼道:“请公主殿下吩咐,该怎么做?”太平公主道:“你先告诉我,你手中有多少能上阵的?”陈玄礼道:“除了您知道的王毛仲、郭元振,还有华雄七兄弟。”太平公主猛地一愣道:“这七兄弟是怎么回事?”陈玄礼道:“是我回来时收服的七个高手。”太平公主道:“太好了!你若帮我,将来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二十三

御花园里,李隆基看着两只动物打架,一时看得出神,忽然王妤近前道:“参见陛下!”李隆基猛地一怔道:“何事?”王妤道:“这是张说在离开京城时,特意派使者送的佩剑。”李隆基接过佩剑看着道:“这是何意?”王妤道:“还用说吗?张说洞知太平公主怀有异谋,暗示你要果断行事。”李隆基叹着气道:“唉,怎么会这样呢?”王妤道:“您不是老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在钱丰家里,王淑娟抱着钱万贯,春兰、夏荷、秋菊、冬梅都在旁忙活着,钱丰近前看着孩子道:“万贯好多了,他长得像你。”王淑娟淡淡地道:“不,像他爹。”钱丰生气地:“你……”王淑娟没搭理他,只管哄着孩子,春兰、夏荷、秋菊、冬梅闪在一边,春兰低声道:“夫人过分了。”夏荷也低声道:“既已嫁给了人家,就不应该这么对他。”秋菊低声道:“要说人家能不嫌弃你,已是够有勇气了。”冬梅道:“是啊!小姐确实过分。”

在宫外走廊,高力士见几个太监过去后低声说话,心想:“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李隆基是皇帝,但背后还有太上皇制约,他的势力肯定不如太平公主。”这时,几个宫女过来,也只是跟他打个招呼,便直接走了过去,就像是马上要发生什么大事,高力士想:“太平公主握有实权,要政变很容易。可太平公主太自负,做了女皇前景不如追随李隆基。”这时,李隆基从前边走过,高力士忙追了上去道:“陛下,您要去哪?”

李隆基收住脚步,看了高力士一眼道:“回兴庆宫!”高力士看了一下周围,见随从离开了一定位置,便低声道:“陛下,现在风声很紧啊!”李隆基示意随从彻底走开,但仍然压低声音道:“陈玄礼是关键人物。”高力士会意地道:“据说太平公主已把陈玄礼抓在手上,不只对他封官许愿,还使用色情。”李隆基道:“如果陈玄礼帮她,那朕必输。”

二十四

黄昏时分,在太平公主府里,薛崇训走近母亲身边道:“母亲,您想什么?”太平公主道:“我把每个人都做了盘点。”薛崇训忙道:“有把握吗?”太平公主道:“应该有把握,你的那些人呢?”薛崇训拍着胸膛道:“没问题,不知陈玄礼这边怎样?”太平公主道:“这些年妈对他不薄,他表态愿意帮我们。”薛崇训忧虑地道:“可不少人说,他的城府极深?”

太平公主道:“这倒不假,但是谁都得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新皇登基后,对他并未提拔,不是他不提拔,而是还有太上皇制约。但如果他支持我,事成后可以位列三公。”薛崇训点着头道:“只是哪有那么多位置?要是将来兑现不了咋办?”太平公主道:“等得到江山,很多人已死,即便活着,随便找个理由除去,你见过打江山的,有几个是善终的?”

薛崇训纳闷地道:“为何不用?”太平公主显得高深莫测地道:“打江山不能缺少他们,但和平后却是最大障碍。因为这些有功者,到了和平年代就会居功自傲,倚老卖老。再说你不杀人,怎么警戒别人?提拔没功劳的,他们会因感恩而拼命做事。”薛崇训道:“可是我们若那么做了,议论难听啊!将来在历史上,那是极不光彩的事。”

太平公主冷笑道:“历史?人死之后,还能听到后人的评论吗?那都是愚弄人的东西!只要人活着一生辉煌,管什么历史?打江山不管人的好坏,只要能卖命就行,打下江山,他不适应就铲除。只要权柄掌握在手,议论了又怎样?秦始皇焚书坑儒,难道我不能给予更残酷的制裁?”

薛崇训不由打了一个激棱道:“可是,那王毛仲对您有看法,郭元振也不大可靠。”太平公主自信地道:“不,那是过去,他现在是陈玄礼的人。至于郭元振,是我举荐他为朔方军大总管。他到朔方后,很有作为,筑丰安、定远城以加强边防,这次他回来,也是我召回的。另外,我已在京畿要害部门广聚党众,安插了众多心腹。”薛崇训高兴地道:“好!该大显身手了。”

太平公主道:“这样,你马上去找李隆基告密,就说明日我要起兵废他。”薛崇训大惊道:“怎么这样?政变只能突然袭击,他若知道,还能成功吗?”太平公主道:“我已与五个宰相商议,都认为李隆基自负。如果从金殿下手,他掌握着羽林军。只有让他知道,我们借陈玄礼的势力将他消灭。”薛崇训道:“我觉得必须防止陈玄礼阳奉阴违。”太平公主道:“他敢倒戈,郭元振必会杀他!”

二十五

在宫外走廊里,李明、汤贵、杨勤等人跟随着李隆基走得很慢。看得出,李隆基已经内心不安,李明担心地道:“陛下,如今太平公主已在到处公开活动,五个宰相都倒向她,恐怕会提前行动?”李隆基叹着气道:“是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她真要发动政变,等于是自掘坟墓,怪不得朕了。”

肖至忠、岑义和窦怀贞一起进了太平公主府中,太平公主起身相迎道:“三位宰相请坐!”肖至忠、岑义、窦怀贞异口同声道:“谢坐。”肖至忠不放心地道:“不知公主准备得怎样?”太平公主道:“一切准备就绪。”岑义道:“看来公主主宰天下的日子到了。”太平公主笑道:“还要靠三位大人支持?”窦怀贞道:“放心!我们早就表示支持你!”

二十六

在长安街上,高力士坐在轿子上很焦急,不断地对轿外道:“快点!再快点!”轿夫跑了起来,忽听高力士道:“留意周围。”轿夫小五见果然有人偷看,忙道:“有人盯梢。”高力士忙道:“那就声东击西。”小五立刻对众轿夫道:“拐弯!”轿夫们立刻拐弯,进入了一条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