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上册)
2960400000029

第29章 玉真出家(3)

李隆基道:“姑姑知道我被匪首杨勤伤害过,很时关心本王,她听说是你们舍命救了孤王,孤王正想酬谢你们,所以也过来感谢。”李明、汤贵、燕春异口同声道:“谢谢公主殿下!”太平公主道:“好,我先敬三位各一杯。”李明、汤贵、燕春道:“多谢!”菊花给每人斟好酒后,太平公主端起酒,示意李隆基也端起来道:“为了表达谢意,先干!”说着喝了下去。

李明、汤贵、燕春也端起酒道:“我们也敬殿下、王爷!”一饮而尽。太平公主大笑起来道:“对不起,你们到了那边,千万不要怨我。”李明、汤贵、燕春大惊道:“什么?!”太平公主道:“难道你们没觉出这酒很好喝吗?”李明、汤贵、燕春立时抱起肚子喊疼,紧跟着便先后倒在桌下。

这时,一只花猫从隔壁房间进来,李隆基随手将一杯酒洒在菜中放于地上,花猫以为是喂食,吃了两口后便倒地而亡。太平公主一看笑道:“好!以后你安全了。”李隆基忙道:“说得是。”将太平公主送出门后道:“姑姑慢走。”太平公主得意地道:“快进去吧,以后你安全了。”李隆基一语双关道:“但愿如此。”

室内,李明、汤贵、燕春与众随从说笑着,李隆基进来道:“总算瞒过了这女人。”李明道:“多谢王爷巧妙保护!”汤贵道:“这女人太毒,迟早我必杀她!”李隆基坐了下来道:“我留下你们,就是想让你们为大唐出力,虽然她做事狠毒,但却是姑姑。”燕春不解地道:“您有雄才大略,难道不该当太子吗?”李隆基道:“当不了太子就安分守己。”李明道:“这么说我们得消失?”李隆基道:“不,先藏起来。”

二十一

夜幕降临后,钱丰不解地道:“唉,真是的,爹爹说好的不再走丝路了,却又去了,让孩儿感到不安。”母亲道:“其实,你爹的心思妈知道,他除了有不可告人的私密,还担心赛义德的安危。”钱丰道:“他跟赛义德的感情很深。”母亲点着头道:“人哪,一旦与情沾边,做事就离谱了。”钱丰道:“您说爹爹有不可告人的私密?”母亲道:“是的,你爹在外面有女人。”

在太平公主府里,薛崇训见杨勤走了进来,看着他道:“如果我让你杀人,你干不干?”杨勤干脆地道:“不干!”薛崇训感到面子上难看,不由怒道:“啊,你找死?”杨勤冷笑道:“别吓唬人,我只听公主殿下的。”话音一落太平公主走了进来道:“说得好,就应该听我的!”杨勤立刻跪倒在地道:“拜见殿下!”太平公主微笑着道:“起来,以后不论谁叫你,都可以不理!”

薛崇训疑惑地看着太平公主道:“母亲这是……”太平公主面无表情冷峻着面孔道:“别多想,你有几个兄弟姐妹,不能让他们有看法,就应该这样。”薛崇训不悦地道:“这么说,母亲信不过儿子?”太平公主道:“不,别胡想,允许你使唤他,岂不意味着也允许别人?你是母亲最放心的儿子,有啥事可以告诉母亲。”薛崇训内心极为不悦,但装作大喜道:“好!有母亲这句话,孩儿知足了。”

二十二

李隆基出班道:“父皇!王毛仲是诛在杀韦氏一党中最大的功臣,这段时间他管理得法,但他是一员猛将,应到边塞去为国杀敌。”太平公主怒道:“胡说!你敢说陛下不会用人?”李隆基道:“姑姑别拿大帽子扣人,边塞正是用人之际,而让大将在家闲着实在可惜,骏马只能驰骋疆场,不能老死马棚。”李旦点着头道:“丝路正需要良将充实,可派他前去边塞。”李隆基道:“谢父皇!可封他为将军。”

太平公主道:“能杀敌者只能算猛将,但未必能做将军。一个决策失误,就会葬送上万人的性命。”李旦道:“既这样,可让他先立功,再封不迟。”李隆基道:“他已是三品,没职位很委屈?”太平公主道:“他既要求上阵,说明是愿意报效朝廷。”李隆基道:“可上阵者谁不求功名?”李旦道:“别争了!你姑姑说得对,如果他真是人才,必会在前敌立功!不过朕考虑,那郭元振倒是需要调整,可改封他为兵部尚书。”

二十三

钱满柜与赛义德在六盘山盘路上同行着说话,后面是许多伙计带着大量的丝绸、茶叶,赛义德道:“看来,要翻过这座六盘山,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钱满柜道:“这算什么困难,无非是多花费点气力而已,起码比遇到土匪好。”赛义德道:“只是我担心,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走这条线。要是走得人多,土匪就滋生了。”

话音刚落,忽然,从草丛里跳出毛重利、许通、焦挺道:“站住!要想活命,就乖乖地留下货物!”钱满柜向他们走近道:“自不量力就凭你们三个人,就敢出来劫道啊?”许通吓唬道:“我们人少敢劫道,说明我们有超大的本事更何况我们还有埋伏!”焦挺把刀一举道:“啰嗦啥?想活命就留下货物,不然大爷冲过去,你们的脑袋都得滚下来。”

毛重利在后面诈唬道:“真想送死?”钱满柜笑道:“别虚张声势了!你们根本没伏兵。一看你们就是初出道的,我劝你们不要丧尽天良,不然谁都没命。”毛重利道:“别唬人,上!”许通、焦挺扑上,钱满柜一个扫裆腿将许通、焦挺扫倒,毛重利大惊道:“弟兄们,快跑!”许通、焦挺和毛重利立刻逃走,赛义德及众伙计都笑了起来。

二十四

李隆基越来越感到,太平公主已跟自己为敌了,他清楚要跟她作对,首先父皇那里就不答应,弄不好会伤及自己。思来想去,觉得应该明哲保身。他将王毛仲送出门,歉意地道:“实在对不起!我是想好心让你成为将军,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王毛仲道:“王爷放心,凭着我的能力,一定能马上传来战场捷报。”李隆基道:“好,我等着你凯旋而归!”

在均州花园里,李重福对三个舅舅道:“舅舅,不知现在运作的情况如何?”张灵钧自信地道:“放心!李旦复位已一月,最迟下月让你到洛阳登基。”李重福道:“不,可以在均州登基。不过有支持者吗?”张灵德道:“舅舅所物色的大臣,都是忠心不二的。”李重福大喜道:“好!那军队呢?”张灵仪道:“登基后,你先封李旦为王,然后消灭李旦。”

二十五

在大明宫,李旦望着众臣道:“朕复位已有一月,按照‘立长不立幼’的规矩,应该立李宪为太子。但是,李宪却认为诛灭韦氏一党,功劳最大者是李隆基。为此,朕决定立李隆基为太子。”众臣立刻跪倒道:“陛下英明!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旦又望着李隆基道:“你成为太子,是你大哥全力举荐,将来你要好好待他。”李隆基跪倒道:“遵命!”又站起身来对宁王道:“谢谢大哥成全。”

宁王道:“为了大唐社稷,你要好好辅佐父皇。”李隆基道:“大哥好意,三郎心领了,以后只要大哥说话,三郎不能不听。”宁王摇头道:“不,现在共同辅佐父皇,以后你登基后,不是大哥说话你就听,国家大事不能儿戏,大哥说得对你可以采纳,大哥说错了可以不听。”李隆基道:“大哥真是好人。”太平公主话中有话道:“三郎啊,做太子责任重大,太子李重俊因叛乱而丧命,要小心啊!”李隆基一看太平公主的眼神,心里“咯噔”了一下道:“姑姑放心,我会竭尽全力辅佐父皇。”

太平公主皮笑肉不笑地道:“这就好!”李旦道:“不过,朕赐李宪金书铁券,拥有此券,就是十死之罪也可全免。”李宪感动地跪倒道:“谢父皇!”李旦又道:“另外刘幽求于圣历中举制科,中第。中宗暴死,韦庶人任用外戚分掌权力,图谋篡逆,刘幽求于一夜间发敕令一百多道,把韦姓和武姓擅权的外戚剪除,劳苦功高,先是以功授中书舍人,后行尚书右丞,经朕深思多日,又征求太平公主意见,应再迁吏部尚书,拜侍中。”

刘幽求一听,感动地立刻跪倒磕头道:“多谢陛下隆恩!”李旦道:“为保护有功之臣,朕再赐你金铁诏书:‘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赦卿十死罪,并书之金铁,俾传于后。’刘幽求感激涕零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高力士将金书铁券拿了下来,递给李宪,李宪接过再次磕头。李旦也很高兴,又看着众臣道:“众卿,最近丝路如何?”

陈玄礼出班道:“陛下,丝路已经被吐蕃完全切断,陇右防御使薛讷、太仆少卿王晙出兵以来,以夜袭为主,大败吐蕃于武街附近的山谷,然后又追击逃敌,连战连捷。”李旦高兴地道:“如此说来,我大唐军队打出了威风,立刻由皇妹物色人选,及时到边塞嘉奖。”太平公主看着李隆基一眼,得意地道:“陈玄礼!命你速带军需粮饷及陛下的御酒珠宝,前往边塞犒赏!”

二十六

在太子府里,李隆基特意把姜皎请来奉为上宾,桌子四周坐着王妤、杨英琦、皇甫德仪、赵玉敏、刘欣,李隆基端起酒来对姜皎道:“我能有今天的地位,多亏了你出力,来,干!”姜皎受宠若惊干了酒道:“太子爷,这次出力的不光只有我。我觉得,你不该亏待王妤,要不是她和王守一配合杀敌,政变未必成功。”

李隆基道:“我心里有数,父皇封了刘幽求,也给了郭敬之唐涪州录事参军的地位,至于其他人,都各有封赏。当时的政变,我还有点犹豫,要不是你激励我,可能半途而废,你地位虽低,但我特许你出入宫廷,每次喝酒,你不必避嫌。”姜皎道:“多谢,我想您已是太子,她们几个在政变中没少为您分忧解愁,应该承诺给她们一个名分?”李隆基对王妤笑道:“说的是!能有今天真得感谢你。”

王妤说话从来不绕弯子,立刻道:“对!以前您是王爷,现在是太子,最起码,应该有太子妃吧?”李隆基感到酒已上头,兴奋地道:“好!王妤进门早,在政变中又冲锋陷阵,封为太子妃;杨英琦移居东宫,封为良媛;赵玉敏生下嗣谦,可封为丽妃;皇甫德仪贤淑,可封为淑妃;刘欣封为才人。另外孩子嗣谦,暂封真定郡王。”众妃一起称谢道:“多谢太子!”

二十七

夜晚,吴奎神色匆匆地进了太平公主府,看着太平公主道:“公主殿下,看来太子确有野心。”太平公主猛地一怔道:“哦?”吴奎道:“他刚立太子,就完全是一种君临天下的派头。”太平公主道:“何以见得?”吴奎道:“他把自己俨然当成了皇帝,竟然封几个女人为妃,封赵玉敏的儿子为真定郡王。当时有三人在场,一个人可以说谎,三个人不可能都说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