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上册)
2960400000027

第27章 玉真出家(1)

清晨,寻找李隆基的王妤已经骑着马来到了郊外,忽见李隆基在众随从的保护下迎面过来,忙迎了上去道:“哎呀,你真是吓死我了,害我找了整整一夜。”李隆基不由一惊道:“什么?找了一夜?”王妤看了一眼汤贵、李明、燕春,又见多了杨勤,便道:“有多少王爷在谋太子?你能不是暗算的目标?”

李隆基见王妤眼睛泛红,也感到抱歉,看着她道:“对不起,是我打猎太晚,就跟道长聊了一宿。唉!真没想到,你会找我一夜。”王妤也不管随从怎么看,只是道:“听你说的,人家都担心死了。”李隆基立刻下马,抓起她的手道:“你真好!”王妤道:“以后不许晚上不归。”李隆基感动地道:“好,一定晚上回家。”

王元宝是大唐首富,虽然有一妻七妾,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王淑娟。女儿昨天出去敬香,直到现在还没回来。他正担心女儿,管家昊焱进来道:“老爷,小姐回来了。”王元宝立刻起身,夫人柳氏也忙着要出去,却见王淑娟已经进来,便拉住女儿的手问:“出啥事了?”王淑娟看了爹爹、妈妈各一眼,不自然地道:“没事。”

轿夫冯郢进来道:“是这样的,昨日小姐在郊外道观敬香,是李道长见小姐印堂发暗,需要求忏祈福,就留住了小姐。道长说,随后会来亲自说明。”王元宝放下心来道:“只要没事就好。”这时佣人进来道:“老爷,那人说如果不要粮食,他就卖给别人了。”王元宝忙道:“要!今年大旱,粮食必然涨价,全部收下!”

在长安街上,小偷偷去钱丰的钱袋,钱丰发现后去追,郭敬之在街上看货,见有人在追小偷,便抓住从身边要跑过的小偷。钱丰很快赶了过来,郭敬之将钱袋交给钱丰,钱丰道:“谢谢!”钱娟、钱媛从后面过来,看着郭敬之,钱娟问:“是你抓住小偷的?”郭敬之道:“是的。这位是……”

钱丰道:“这是我的妹妹。我叫钱丰,咱们认识一下?”郭敬之也忙道:“我叫郭敬之,在陈玄礼将军手下做事。”钱丰道:“哎呀,幸会幸会。”小偷乘机跑了,这边也不去追。钱娟望着郭敬之问:“怎么不追?”郭敬之道:“钱回来就行,何必为难他?中原大旱,不知要饿死多少人,说起来,他也怪可怜的。”

钱娟把头一偏,显出可爱的女儿态笑道:“呵,你倒通情达理。”郭敬之道:“听仁兄报出名姓,就知你们是富商的公子、小姐,难道你们真为富不仁?”钱丰也笑道:“要是为富不仁,就会送他到衙门治罪。”郭敬之笑道:“好啊,咱们交个朋友?”钱娟调皮地道:“男人交啥朋友啊?等他娶了我,你们不就有关系了吗?”话一说完,脸都红了。

钱丰道:“不羞不羞,怎么能开这种玩笑?”钱娟红着脸道:“咋不能开?”钱丰试探道:“要是人家已经有了夫人,你岂不是痴心妄想!”郭敬之明白其意,忽然流泪道:“实不相瞒,妻子被人杀了,好在儿子还在,只是不知下落。”钱丰忙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郭敬之见路边有个茶馆,便道:“进去说,我来请客。”

大家进了茶馆,郭敬之要了上好的茶,然后讲了自己的遭遇,钱丰道:“既然你是宗宰相长子,为何却改了姓?”郭敬之道:“最初是为避祸,后来父亲执迷不悟,我觉得是一种耻辱。无论咋讲,人家不杀我,还给我封官,是因为我架开了父亲的那一刀,既然已随奶奶姓了,就不想再背耻辱了。”

钱丰赞道:“明理!佩服,佩服!”钱娟道:“你们都只顾着自己,何曾想到还有我的存在?”钱丰笑道:“哦?看来妹妹耐不住寂寞了?”钱媛笑着打趣道:“姐姐呀,是想急着嫁人喽。”钱娟起身追打着妹妹,钱丰也笑道:“我这妹子就是调皮。”郭敬之笑道:“要说挺可爱的。”

钱丰微笑着道:“既这样,兄台早请媒人将娟妹抬去,岂不是更好?”郭敬之也微笑着道:“正有此意。”钱媛道:“那我呢?”钱丰一愣道:“你不是还没意中人吗?”钱媛也很调皮:“谁说的?我跟姐姐都喜欢同一人。”钱丰道:“两个嫁一个,不羞。”钱娟、钱媛果然害羞,跑了出去……

在兴庆宫花园,李旦看着宁王道:“孩子,你叫李成器,名字中就寄托了父皇对你的期望。现在韦后已灭,父皇想立你为太子,给你改名李宪。”宁王道:“谢父皇!儿臣不想做太子,只想做宁王。当然,却接受父皇的改名,以后就叫李宪。”李旦感到意外地:“为什么?自古就是立长不立幼?”

李宪道:“诛灭韦氏,儿臣没有寸功,可言,难以服众。三弟文武全才,且又精通音律,最关键是他有雄才伟略。当年玄武门之变就是范例,儿臣不希望兄弟相残。”李旦道:“可他居功自傲,随便不朝?”李宪道:“也许他有原因,他就是再大胆也不敢藐视您。”李旦道:“好!父皇赐你金书铁券,可免十死之罪。”李宪立刻跪倒道:“谢父皇!”

在平王府,王妤听完李隆基讲的情形,吃惊地望着李隆基问:“如此说来,你带回的杨勤是土匪?”李隆基道:“别紧张,没事的。”王妤道:“既然是土匪,必然匪性十足,怎么能收在身边?”李隆基笑道:“没有他,孤王还有风险,但有此人,孤王倒没风险了。”

王妤不解地道:“为何?”李隆基道:“你缺少文化,就是给你讲道理,你也未必能懂。”王妤道:“可是,我再不懂,也知道他毕竟是土匪啊?”李隆基笑道:“土匪也是人,他是出于无奈为匪,如今很多地方大旱,会武者只能铤而走险。”

在太平公主府邸,李旦看着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道:“吐蕃又来求婚,父皇的意思是要你们嫁入吐蕃。”玉真公主纳闷地道:“不是金城姑姑已嫁入吐蕃了吗?”李旦点着头道:“现在是摄政王达布聂赛求婚,并且希望你们都嫁给他。”玉真公主鄙夷道:“贪心!”李旦道:“摄政王把持着朝政,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换来和平。”玉真公主不解地道:“难道非要如此?”

李旦叹着气道:“没办法啊!在贞观二十一年,松赞干布要求娶大唐公主,结果遭到太宗拒绝。于是吐蕃发大军二十余万攻打松洲,都督韩威战败,阎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相继举州降蕃。吐蕃再次求取唐公主,太宗认识到不可小视吐蕃,应允文成公主进藏,为松赞干布的偏室,非正室,迎来二十余年的和平。”金仙公主纳闷地道:“太宗那么英武,也无可奈何?”

李旦点着头道:“是的,用婚姻换太平,是大功德!起先太宗没想明白,但有了姻亲关系,反倒对两国有好处。自和亲后,显庆二年高宗消灭西突厥,唐朝的疆域从此增大。”玉真公主道:“可是联姻能维持多久?龙朔二年,吐蕃介入西域,西突厥在西域的十箭部落归附吐蕃。西域守将苏海政料想不是对手,便把大军的辎重军资送给吐蕃人,作为停火的条件。自此,西域是唐朝与吐蕃势力交错。龙朔三年,吐蕃灭吐谷浑。永徽六年,吐蕃进攻于阗,加强在西域的争夺。乾封二年,吐蕃大举进攻羌人区,唐在羌人区所设置的十二个州全被吐蕃击破,高宗被迫下令撤销这十二个州。”

金仙公主道:“对!我也听说,在总章元年,吐蕃攻陷了西域十八个州,然后会同于阗奔袭龟兹重镇拔换城,并攻陷拔换城。塔里木盆地几乎全部落入吐蕃之手,唐在西域最重要据点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全部被吐蕃占领,疆域从此又大幅度缩水。咸亨元年薛仁贵的十五万大军在青海湖大非川惨败于吐蕃,薛仁贵、郭待封与阿史那道真等人被吐蕃放回。”

李旦道:“是的,从仪凤元年至仪凤二年期间,吐蕃相继进攻西部的鄯州、廓州、河州、芳州、扶州,攻陷临河,临河守将杜孝升在城破后也被吐蕃俘虏,吐蕃威逼杜孝升写信给松州都督武居寂劝他投降,但杜孝升不肯。吐蕃看杜孝升有骨气,便将他释放撤兵。仪凤三年,宰相李敬玄率十八万大军与吐蕃交锋,再次遭败。工部尚书刘审礼、名将王孝杰等在力战后被擒,后来刘审礼死在吐蕃,王孝杰被释放。调露二年,后突厥趁此复国成功,大唐的疆域再次缩水。为了像太宗时期那样和平,中宗才将金城下嫁吐蕃。”

金仙公主道:“可是我们嫁给摄政王,金城是姑姑,我们总不能与她为敌吧?”李旦意识到这一点当下哑口,玉真公主道:“拿女儿的幸福换江山,太自私!”李旦不由生气道:“这是为社稷考虑!”金仙公主愤愤地道:“我也不嫁!”李旦道:“你们若是不同意,必会导致狼烟四起。”太平公主看着玉真、金仙道:“你们父皇也很无奈!作为子女怎能不替父辈分忧?虽然这是远离家乡,但并非不能相见。你父皇为何没把你们传进宫,就是怕你们抗旨没有脸面。”

李旦道:“如果真打了起来,先别说输赢,注定是对双方都没任何好处。”金仙公主道:“我愿下嫁。”李旦感激地道:“好女儿。”又看着玉真公主道:“你呢?”玉真公主跪倒道:“女儿不孝,宁可出家修道。”李旦大怒道:“人家说少一个不行。”玉真公主道:“恕女儿不孝。”李旦拍案大怒道:“你敢抗旨?”玉真公主固执地道:“那就杀了女儿。”李旦愤怒地站起道:“要不看你从小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朕就杀了你!”玉真公主道:“杀吧,女儿不怪您。”

李旦道:“为何要如此固执?”玉真公主道:“当年母亲死得冤枉,情愿超度母亲亡灵。”李旦长叹一口气道:“你若不嫁,单金仙也无济于事。”太平公主道:“我们越退让,人家越是嚣张。你瞧吐蕃使者的气焰,连赛义德都小瞧了。”李旦的脑海闪现出吐蕃使者的傲慢和嚣张,又看看太平公主的神情道:“好,打!”玉真公主喜道:“请赐儿臣一座道观?”李旦干脆利落地道:“准!父皇派人建造。”金仙公主也跪倒在地道:“父皇,请允许女儿也出家超度母亲亡灵。”李旦道:“行,也赐你一座道观!”

钱满柜热情地招待着赛义德,赛义德不解地道:“大唐如此繁荣富庶,为何害怕吐蕃?”钱满柜摇着头道:“是皇上软弱啊!”赛义德道:“你说和亲能成吗?”钱满柜忧虑地道:“难说啊!”赛义德也忧虑地道:“真要打起来,丝路就切断喽。”钱满柜叹着气道:“是啊!战争一起,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

赛义德道:“明天我要回国了,这次收获不小。”钱满柜道:“要不随我走北线?这一路走来,我都离不开你了。”赛义德道:“我们可是朋友了,我希望我们的儿孙也能成为最好的朋友。”钱满柜道:“会的!”赛义德道:“可是丝路北线你是第一次走,带着货物不好吧?”钱满柜道:“这次是先探路径,不会带太多的货物。”

李隆基与汤贵、李明、燕春、杨勤、蒋环、孟冲等人来到芙蓉园,见李旦正在亭子里闲坐,便道:“你们在此等候。”汤贵等人道:“是!”李隆基走到亭子里跪倒道:“参见父皇!”李旦大怒道:“大胆!为何不上朝?”李隆基道:“儿臣知罪,请降罪。”李旦感到意外:“为何不辩解?”

李隆基道:“无论啥原因,辩解是强词夺理。”李旦猛地一愣道:“哦?这么说,你是无故不朝?”李隆基道:“儿臣是因诛杀韦氏紧张了二十多天,所以带随从打猎,不料遇到土匪,险些丧命。”李旦当下关切地问:“没受伤吧?”李隆基挽起胳膊,亮出在山湾处从马上摔下后所留的伤痕道:“就这点伤。”

李旦抚摩着李隆基的受伤处,换了一种口吻道:“既然遇到土匪,你是怎样脱身的?”李隆基转脸用手一指汤贵、李明、燕春、杨勤所站的那边道:“那四个有三个是儿臣从韦后一党中收降的,是他们这次救了儿臣。”李旦道:“奇怪,他们不杀你,反倒救你?”李隆基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没那么傻。”

李旦看了看那边道:“不是还有一个吗?”李隆基道:“哦,那是匪首。”李旦愣怔了一下道:“既是匪首,为何不杀他?”李隆基道:“父皇,儿臣正要说这事,如今全国到处大旱,时间长了不是造反,就是占山为王,得想个万全之策。”李旦道:“先说这匪首,怎么能收在身边?”李隆基道:“父皇,他虽做了土匪,但却侠肝义胆!”

在长安街上,郭敬之边走边看着郭娟、郭媛问:“莫非你俩真会武功?”郭娟显得高傲地道:“你不相信?”郭媛争强好胜地道:“要不我们比试一下如何?”郭敬之忙道:“不,我信,我信。”郭娟道:“那你说,女人会武好不好?”郭敬之想了想笑道:“女人会武会成为巾帼英雄。”郭媛道:“这么说你是喜欢了?”

在钱满柜家里,钱满柜看着常顺、赵国栋道:“我这次要去北线探路,你们可愿意跟随?”常顺、赵国栋高兴地道:“能长见识,这是天大的喜事。”赛义德看着钱满柜道:“不知皇帝该怎么疏通丝路?”钱满柜道:“如果我没猜错,战争在所难免。”赛义德道:“要是这样,我该怎么回国啊?”钱满柜愣怔了一下。

黄昏时分,太平公主在兴庆宫外对李旦道:“平王这样做,是居心叵测啊!”李旦猛地一愣道:“何故?”太平公主道:“前天我还说他收降了韦后的两个人,而你说却是四个人,并且是武艺高超的人,这样做意欲何为?”李旦淡淡地道:“他不过是找几个护卫。”太平公主道:“护卫哪里没有?为什么要收降敌人?”李旦道:“你的意思是……”太平公主道:“除恶务尽!”

夜幕降临后,等候在平王府门口的荷花见汤贵始终没有影子,正准备走,却见汤贵走了出来,忙道:“表哥,昨天你上哪去了?”汤贵一看身后无人,便道:“我去陪王爷打猎了,莫非你打听到什么?”荷花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找个僻静的所在?”汤贵道:“好,那你跟我来!”

太平公主回到家,薛崇训近前道:“母亲怎么了?”太平公主道:“形势不妙啊!没看出,李隆基是一个极有心机的人。”薛崇训道:“怎么了?”太平公主说了李隆基收降敌人的事,薛崇训道:“李隆基是扩充势力。”太平公主道:“对!如不剪除这些人,我们怎么成事?!”

在平王府里,李隆基正在与王妤说话,汤贵从外进来道:“王爷,我表妹说下个月,陛下要立太子。”李隆基道:“哦?还说什么?”汤贵道:“太平公主反对立您为太子。”李隆基道:“密切关注!”汤贵道:“是。”说完出去,李隆基转身对王妤道:“看到了吗,这些都是很忠诚的人。”王妤笑着道:“看来,臣妾不能不服你。”

十一

清晨,李旦在大明宫里听完李隆基的辩解,大怒道:“什么豪杰?他既然做过土匪,必然匪性十足!”李隆基试探道:“那父皇的意思是……”李旦道:“连同收降的三人,都杀了!”太平公主道:“对!杀了他们!”李隆基大惊道:“不能杀,他们只是跟错了人,何况没做恶事。”

太平公主盯着李隆基道:“哦?你怎么知道他们没做恶事?当时,为韦太后卖命的那三人,哪个不是把我们当成了死敌?他们做过奸细,本身就是恶事。至于土匪,更是不知害了多少人的性命。”李旦道:“对!那土匪用绊马索抓了你,他对王爷都敢下手,还有谁是不敢杀的?这样的恶人,绝对不能留!”

李隆基无奈地道:“既这样说,儿臣就杀了杨勤,另外三个虽曾做过奸细,但未做恶事,可暂留儿臣身边。”太平公主也怕激化矛盾,便道:“那好,既然这样,那就先杀杨勤,倘那三人再生事端,再杀不迟。”李隆基道:“不过杨勤确实厉害,要杀他只能采取巧妙办法。”

宫外,李明看着杨勤道:“我看我们都很危险,太平公主最怕王爷拥有势力,他一下子有了四个厉害的人,能不害怕?”汤贵道:“有可能。”燕春道:“要是这样咋办?”杨勤道:“走一步看一步,逼急了老子,谁都敢杀!”李明见吐蕃使者走来,忙道:“你们看!”杨勤见吐蕃使者目空一切,冷冷地道:“瞧那得意样,给他两下耳光就不敢得意了。”

大明宫里,高力士喊:“宣吐蕃使者觐见。”贲世达进来目空一切地道:“考虑得怎样了?”李旦愤怒地将求亲信撕毁道:“吐蕃求亲不诚,所作所为欺人太甚,朕决定迎战!”贲世达的嚣张气焰顿时没了,吃惊地道:“考虑好了?”李旦愤愤地道:“要不是信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就杀你祭旗!”众臣异口同声道:“一个使者竟如此狂妄?!”贲世达看看群臣的愤慨,后退着道:“别后悔!”陈玄礼近前怒道:“快滚!要不看你是使者,就杀了你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