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安居田园
29589800000052

第52章

“是镇上的,我见过嫂子两次,人挺好的,是我和大哥去镇上,有几个人欺负嫂子,大哥救了嫂子。嫂子说话很好听的,穿的衣服没有我的好,但是干干净净的,看着就舒服。嫂子的手看着没有我的好,可能是经常洗衣服,手都裂口子了,看着都心疼。”

“那应该挺好的啊,大婶子这下可高兴了吧?”

“大伯母可开心了,家里人都开心。嫂子家里只有她娘和她弟弟了,她爹前年和人走镖出事过世了。现在嫂子和她娘天天给人洗衣服挣钱,她弟弟十岁也在学堂里,就是和虎子一个学堂。不过大哥娶嫂子,那白家大婶问大哥要了十两银子。说是照顾那个小子,但是嫂子弟弟知道了,没有要银子,说如果要了那么多就和卖了自家姐姐一样,他不会这么做的。我和大哥送嫂子回家的时候,就是嫂子给人洗衣服回家的路上,到了他们家里,她弟弟就出来接她了。他还请我们进去喝茶,看着文绉绉了,太不习惯了。嫂子的娘看着和我娘一样,话不多,但是看着就慈祥。”杏子笑着和林一朵说。

“那为什么这么快就成亲啊?”

“大哥喜欢人家姑娘,嫂子都十七了,今年出了孝期就可以嫁人了。镇上有户有钱人家,想要娶嫂子做姨娘,嫂子不愿意,大婶找的媒婆也不敢给嫂子找人家,那些媒婆都收了那个人的钱,要不是嫂子还没有出孝期,那个人都敢抢亲了。大哥也不知道在哪里听说的,回家了就让大伯母找人去提亲。那家大婶听说是大哥,当时就同意了。大哥经常给人家挑柴火过去,有时还送野鸡野兔,我们都不知道。”杏子说着笑了,觉得大哥太厉害了,还知道讨好岳母。

“没想到你大哥还是这样的人,看着老实,原来也会这些啊。”说着两个人就笑了。

“他们住在镇上,镇上人那么多,那婶子也愿意自家女儿到山里来啊?”

“镇上虽然人多,但是他们家里情况那个样子,娶了大嫂,还要照顾她的娘和弟弟,很多人都不会愿意的。他们家在书院附近的街尾,是一个小院子,看着还不错。三间正房,一间耳房,旁边厨房是个土房子。好多人都在打他们的主意,大婶子都没有卖,问大哥要那么多银子,也是为了能让嫂子弟弟继续去读书。”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林一朵想到自己买的那个院子,记得旁边就有家小院子。

“杏子,你大哥成亲的时间定了,记得和我们说一声啊。”

“我知道了一朵姐,到时我娘会过来和你说的。”

两个人说了很久,中午杏子就留在了一朵家里吃饭,她都已经习惯了,林一朵爷爷奶奶也很喜欢杏子,觉得她的性格好,说话总是笑嘻嘻的,很讨人喜欢。

村子里的酸笋也卖了,茉莉夫家的人没有过来,听说赵掌柜派人找他们了。村子里的人有人欢喜有人愁,何婶子家里就卖了不少银子,最后得了二十五两银子,不过不是放着别人面给的。大伙只知道他们得了不少银子,他们就说得了五两银子,有些他们是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让赵掌柜的人搬的。

其他人听了林一朵的话的,也卖了好几两银子,村长家里得了八两,可把村长惊着了。没想到卖的那么好,这没人吃的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爱说闲话的人家,这次不敢说了,有的还被家里男人给打了。

何婶子家里还养了五头小猪,地里的活计也没有当误,只是今年天干,都进入五月份了,都还没有下过一场雨。

林一朵和赵大郎也没有去村子里,无论大伙得了多少钱,和他们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村长派人给赵大郎他们送了两背篓的菜过来,有韭菜,西葫芦,黄瓜和南瓜,还有一篮子的鸡蛋,有五十个那么多。这次是柱子叔他们送过来的,鸡蛋他们家里给了二十个,菜也有一半是他们给的,所以村长就让他送。

“柱子叔,下次可不要这样了,你回去和村长爷爷说,我们是自愿帮助大伙的,可不是为了这些东西,我是靠山村出来的,虎子虽然去镇上读书了,但是靠山村是虎子的根,虎子永远都是靠山村的人,以后有了难事,我们一定会帮村里的人的。”林一朵看着柱子叔送过来的东西,认真的和他说。

“柱子啊,你回去了和村长好好说,我们老两口现在做不动了,只能跟着一朵过日子,以后虎子出息了,我们还是要跟着虎子的,村子里的房子是我们的祖屋,我们的根在那里,以后还是要回去的。”爷爷知道村长怕他们就这样走了才让人送东西的。

“大叔,我知道了。这东西也不值钱,这次酸笋卖了不少钱,我都不知道怎么谢谢一朵和大郎了。”

“大叔,没什么可谢的,你和子文能过来我们就高兴。大叔以后没事了就带他们过来,到时我带子文子武还有狗蛋去打猎。这是长平,蒋家大叔的大儿子。”

“大叔好。”

“好好,这是子文子武,以后还望你们帮我看着他们。以后我让子文子武他们过来,你们能带着他们打猎,我高兴还来不及。”

几个人说了好久,林一朵中午做了一大桌子菜,姥爷一家也来了,因为舅舅比他们大不了几岁,所以几个人都能说到一起去,一个中午就有感情了,男人的兄弟情,林一朵不懂。

柱子叔走的时候,林一朵给他们装了八个馒头,两升陈米,两条猪肉,还有一只野鸡,猪肉和野鸡分一半给村长爷爷家。弄的柱子叔都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家送的还没有大郎家送的多,亏了赵大郎。

赵大郎想着子文子武的事,子文看到长平学木匠手艺,也动心了,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子武想学硝皮子的法子,他性子直,倒是说了。

“大叔,你们回去了地里活计做完了,就让子文子武来我这里吧,我们家里住的下,子文过来了和爷爷一起学木匠手艺,子武过来了我教他硝皮子,爷爷心里一直惦记着木匠手艺的事,有人学他开心的很。长平现在没事了就会过来,子文在这里学个一两年,以后说不定还能在镇上开个铺子,子武如果会硝皮子了,也能猎了野物自己硝皮子,也能挣不少钱,这年头还是有点手艺在身上放心一些。挣银子了,也能多买些地,这样交了税负也能自己家里多留点粮食好过冬了,冬天也能多口饭吃了。”赵大郎觉得他们都是实诚人,就把掏心窝子的话说了。

“大郎,你好心,只是太麻烦你了。”这下子但是柱子叔不好意思了。

“大叔可不要说这样的话,走之前我问爷爷了,爷爷说让他早点过来,大伙一个村子里的,都姓林,一家子人,不要见外了。一朵也说了,让子文他们都过来,狗蛋想要过来,也可以过来玩,家里亲戚本来就少,这下子多了这么多亲戚,高兴还来不及呢,大叔就是我们一家人,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

“好,大叔就不客气了。你快回去吧,家里忙好了,我就让子文子武过来。”

赵大郎送他们过河后,就回去了,柱子叔带着子文子武也往家里赶。

“爹,我会好好学的。今年雨水少,家里的地不行了就放着,听说边关在打仗了,咋们这里离边关那么近,要是什么时候打过来了,我们这里也不安全。地里种的东西,还不够他们糟蹋的。子武学打猎硝皮子,以后也能防身。我学木匠手艺了,就算是在家里,也能不用买床柜子了,后山那么多树,自己家里够用了。我看大郎哥山上的房子有两层,上面的就是用木板搭建的,以后我学会了,家里也能自己盖房子了。这样你和娘也能省心,我和子武也能放心了。”

“是啊爹,我们每年累的要死,结果收的粮食都交了一半了。我要是学会打猎了,也能像大郎哥一样,家里就不用担心吃不饱了。明年我们也送狗蛋去学堂去,家里也能出个读书人。大家都觉得山民不如我们,结果我们却不如山民,说到底我们只是有地,但是收成还是老天爷说了算,打猎运气好了,也能养活一家人。”

本来柱子叔想要说子武的,打猎不是那么好学的,但是听到子武说读书的事,瞬间就来劲了。今年听了林一朵的话,得了那么多银子,只要自家儿子跟着赵大郎他们,说不定明年狗蛋真能读书,家里几代人都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自己要是能养个读书的儿子,那就不得了了啊。

“山民也有山民的难处,也就大郎家里有点手艺,所以才这么能干,养活这么多人,要是都这么能干,哪有人种地,说到底还是要看运气,不过咋们家里有地,到时你们都有了手艺了,日子比谁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