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相声王子
2942400000010

第10章 :新概念

河东市演讲比赛,杨辰获得冠军中的冠军,给学校带来莫大荣誉。经电视台新闻报道,全市人都知道新冠军来自河东一中,许多人都决定,来年把学生送到杨辰所在的学校。

校长和教导主任脸上有光,高兴得屁颠屁颠儿的。高三八班的学生也是醉了,走路作操身体都十分挺拔,以和杨辰同班当成一种荣耀。张芊雨的光芒慢慢被杨辰遮挡,心里百感交集,有酸涩,有妒忌,有失落,也有高兴。

张芊雨生性要强,事事争先,不愿任何事情落后他人。通过与其他三组冠军对比,她觉得自己没有把握获得最终冠军。杨辰却逆流而上,不仅做到了,做得还十分出色。

她把自己与杨辰默默作对比,每做一件事,都会揣测杨辰会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杨辰的身影,在她心扉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张芊雨自己也没意识到,她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是比她强悍,比她更出色的男生。

唯一遗憾的,杨辰的爸妈都是工人,杨辰出身平凡,她们二人的条件门不当户不对,她的父母不会同意她相中一介平民子弟。

杨辰的父母非常自豪,破天荒下馆子撮一顿丰盛晚餐,犒劳杨辰勇夺冠军。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父亲杨成兵疑惑地问杨辰,以前在演讲方面为何没有表现出天份,似乎一夜间杨辰就能说会道起来。

杨辰笑嘻嘻调侃说,怀才就像怀孕,怀孕久了,早晚会被发现。爸妈严肃地问究竟什么时间开始偷偷练习。杨辰便给他们脸上贴金,说他们教导有方,十八年以来,每天都在暗中练习,他们现在才发现儿子是天才。

不管杨辰怎么躲闪回避实质性问题,杨成兵夫妻俩都觉得杨辰不太正常。他们把杨辰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连他哪根头发发杈都了如指掌,杨辰撒的谎岂能听不出来?

杨辰不愿意讲,他们也没有往深处去问。毕竟夺得全市第一名,一万元奖金是实实在在的大喜事。叶秀娟乐呵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说要把一万元存进银行,将来给杨辰取媳妇用。杨辰一肚子心事,只是哈哈大笑,对妈妈所说不置可否。

吃过庆祝饭,回到家以后,杨辰悄悄拿出“沙之书”,果然如杨辰预料那样,上面关于自己的资料,也发生了变化。这次,其他方面都没变化,变化的有两个方面,财产方面增加了一万零三百元,距离说相声则又近了一步。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河华国演讲比赛在河华市最大的电视台PPTV大舞台举行。

河东市参赛队,由朱老师负责带队,杨辰和张芊雨作为比赛选手,分别代表男女两组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杨辰和张芊雨都进入了最终决赛。男女两组都有六名参赛选手,他们需要打败其他五名,才能夺得象征至高无上的荣誉。

不得不说,任何闯入决赛的选手,都是当地选拔并通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任何闯入决赛的选手,背后都躺倒一大片失败者,因此上实力相当强劲。

男组辩论赛选题由机器随机操作,非常不幸,杨辰选到“改变环境,从我做起”这样老掉牙的题目。其他选手都挑到了最合适的选题,而且在评分上也都得到了高分。

可惜他们遇到的对手是杨辰,一个知识丰富得大海无边,大脑强悍到可以与爱因斯坦相拉并论,出色的口才能把钢管说弯的竞争对手。

杨辰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落了下风,但是,杨辰并不气馁,虽然落后也勇敢面对。

杨辰辩论的大致意思是,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不论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在环境的生物圈中,人类只是万万千千个成员中的一员,但人类却是万万千千成员中最有灵性的群体。

和其他物种相比较,人类有思想,有知识,会利用工具改变身边不利的环境,使环境逐步对自身有利。

谈到社会环境,杨辰勇敢提出一个大胆的新概念。社会环境由不同的人和团体组成,每个人生活的地域、民族、年龄、教育背景、家庭出身以及性格变化都不相同,这也造成了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复杂而动荡中的动态环境。

但是,每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不同追求,这种不同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内环境,这个内环境其实也叫“小宇宙”。培养自己的“小宇宙”,提升自己的“小宇宙”,对外界大环境产生影响和反作用。从而达到“改变环境,从自我做起”的目的。

每个人不努力提升自己的“小宇宙”,不从自我做起,每天只是抱怨环境恶劣、条件不公,每个人都不去做,大环境又怎么能够由小到大,由细微到沧桑,并产生巨大的变化呢?

之所以存在辩论,因为每个人通过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并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辩论,使不同的认识擦出灵感火花,产生一种新思想。

前面五名选手的辩论,精彩是精彩,也仅仅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并没有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

杨辰却做到了,并提出一个崭新的概念:小宇宙。最后还通过正反论证,使“小宇宙”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三者相互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河华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提出的境界:遵循自然、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的高深哲学命题。

台下的观众几乎有些听不大懂了,如果不是提出“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评委团却深刻认识到,杨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苗子。

这些评委全由河华国各大院校一流的导师组成的,他们学养深厚,识贯中西,即使他们奋斗一辈子,也不可能在前人深厚的基础上,再提出一套崭新的认识理论。

杨辰做到了,出人意料性的做到了,而且他还只是一个高三的学生。这不是天才是什么?评委毫无疑问的一致性给杨辰打了一个最高分: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