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银河清浅
29387200000071

第71章 复我中华

屈辱和抗争同生。

从鸦片战争那一刻起,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求复兴中华的道路,他们一路走来,屡屡失败,但是仍旧前赴后继,终于走到了今天。今天,我们的和平多么来之不易啊!那是多少在过去的岁月里和我们一样年龄的年轻人,离开家乡,离开父母亲人,离开恋人,孤身在外寻求救国之道,为了民族的复兴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这些百年复兴史上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吗?

以林则徐为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系列的抗争都没能完成兴复之任。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以孙中山先生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手里面,历经数次革命起义,多少人将生命埋在了那个旧时代,只为能看到新时达的曙光到来。辛亥革命的精神将永远存在着,并且不断催促我们前进,为国家的未来奋斗,为民族的复兴努力,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历史是有功的,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肯定,尽管它没有完全完成复兴重任,却开了一个不错的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民国时期,中国文化界异军突起,文化界人士艰苦卓绝的努力,创造的成绩斐然,值得佩服。

1925年国父孙中山逝世,并非革命圣地的北京城也是万人空巷,数百万人为这位开天辟地的人送行,一本《建国方略》成为指导中国复兴,中国建设的教科书,这个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革命领袖,最为坚韧的革命家就这样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终点。结束了一个时代,然而,他要求他的后继者们必须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

接下来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国共两党对峙的时期,我始终认为,他们之间不是敌人,同是炎黄子孙,只不过信仰不同让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而已。所以,在民族大义面前,没有一个人会含糊,在面对民族敌人时,我们能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并肩作战,直到将侵略者完全赶出去。

一个优秀的民族,用极短的时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却又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因为狂热的欲望烧坏了理智的大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走向了万劫难复的境地。这,难道还不值得去反思吗?

1928年奉军统帅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人人都知道张是大军阀,却不知道他更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在对日本的态度上,异常坚定,不然日本不会这样对他。军阀吴佩孚却是文人出身,才气与傲气并集,日本曾想请他出来为自身办事,遭到言辞拒绝。逝世之后,很多当时的名流都去悼念他。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袭击中国东北军,不久之后,东北全境沦陷。而后一直到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展开了长时间的作战,而这其实也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日军慢慢向南渗透,华北危急,黄河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在这亡国灭族的情况下,中华民族毅然选择了和日本战斗到底,以保卫大好河山,保卫我祖宗千年基业。不然,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面对我们优秀的华夏祖先呢?留给你的,别说兴复,差点连守也没有守住。

于是,七七事变开始,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同样的圣战,不同的心态,这是新仇旧恨的清算,终于等到这一天,有什么国仇家恨在战场上我们摊开了慢慢算,马革裹尸本身军人的天职。然而,我们的圣战不仅是军人的战争,更是民族的战争,是四万万同胞在忍无可忍之下的奋力一搏,既然打了,我们就坚持到底,看谁能笑到最后。

中国的圣战,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战开始了:

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圣战

一部悲壮恢弘的英雄史诗

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

历史永远铭记的一段历史

硝烟远去,历史尘封

千古英雄,魂归何处

320万永远最伟大的殉国英烈们

用鲜血向世人证明

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征服中华民族

他们永远活在所有中国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在广州,珠江口,有一个小岛,非常有名,和中国近现代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鸦片战争之后不久,中法《黄埔条约》在这里签署,后来这里建了一所学校,再后来,孙中山在一起学习的基础上把这里改成了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后来名震世界,叱咤风云的黄埔军校。

黄埔军魂永远不会消亡,它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军人,他们在和我们现在的年纪之时,便投身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大潮中去,为祖国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贡献他人。我们该铭记这些人,忘了他们和忘了自己的父母,祖宗没有任何的区别。

黄埔精神是最值得称道和骄傲的,在抗战结束许多年后,日本侵华战犯曾经袒露自己所犯的错误在于忽视或者是低估了黄埔的能力。这所学校毕业的军官,成为抗日力量的精华所在,亦是脊梁所在,他们受过正规的严格的军事训练,军事素质能力极高,加之黄埔军校的教学宗旨之一就是军队是服务于国家的,民族的,所以他们的凝聚力极其强大。我们有武士道精神,可是他们也有黄埔精神,而且不比我们的差。

黄埔军人用行为证明他们的存在价值,他们是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最优秀的军人。

1937年7月开始,日本准备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八月日军迅速南下华北地区,而南线,蒋介石为了将敌人吸引到南方进行决战,投入七十万军队于淞沪战场。华北战场,黄埔杰出军人林彪首战告捷,在平型关歼敌千余人,缴获军备物资甚多,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淞沪战场,国军将士与日军20余万人鏖战三个月之久,日军遗尸五万具,占领了淞沪地区,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国军人伤亡惨重,以极其惨重的代价为机关,大学,工厂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些工厂转移到大后方,为抗战最后的胜利保存了最后的生产力,而教育部门的转移也成功保护了文化的传承。

南京保卫战结束后,日军开始南北夹击驻守徐州的李宗仁部,被李宗仁合围在台儿庄。台儿庄大捷,歼敌万余人,再一次鼓舞了士气,国人抗战之决心越加坚定。

被叶挺将军盛赞为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并列的万家岭大捷却少有人知道。这场抗战史上最为著名的歼灭战,几乎将日军一个师团全数歼灭,他的指挥官便是薛岳将军,被誉为不败战神的抗日名将,手上沾满了侵华日军数十万的鲜血,被誉为杀敌数最多的抗日将领。由于政治原因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近来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之后,此人才重出江湖,无论政治如何,这毕竟是民族的圣战,英雄就是英雄,和党派,信仰没有任何关系。

万家岭大捷也得到周恩来的高度肯定,此次大战中,最能打的莫过于七十四军,它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常胜将军王耀武,文武兼备的抗日名将张灵甫便也在这场战斗中英勇作战,表现突出。

不久,武汉陷落,日军逼近长沙,而这里成为侵华日军永远过不去的天堑,因为坐镇的是薛岳将军。这个自幼敬重岳飞的将军,是真正的老革命,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和蒋介石,叶挺将军都是校友。年轻的时候,便是孙中山先生的警卫人员,戎马生涯一生,几乎没有败绩。守住了陪都最后的屏障,三次长沙会战,歼敌十万人以上,使得长沙城外,成为日军的坟地。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在日军兵锋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席卷东南亚,横扫西太平洋之时,却在陆地遭到了最为惨烈的失败。而日本本土却以为日军已经攻破长沙城,开始庆祝了,这,成为二战史上最为滑稽的庆祝会了。

而后,另外一支中国军队,中国远征军,即是最为惨烈的部队,更是在国际上最受称赞的中国军队。第一次入缅作战,他们便打出了国威,后来,由于英国的不配合作战,导致中国军队大败退,戴安澜将军战死异国,无数中国军人客死他乡。退下来的中国军人在印度整顿训练,徐图东山再起,缅甸的战斗,向国际人士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范和声威,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中国人的坑日精神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之而敬佩不已,而中国军队的战斗能力也是今非昔比了。

十万青年十万兵,第二次中国远征军开始招募训练,准备新一轮的大反攻,在滇西大反攻和缅甸反攻中,中国军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打通了滇缅公路,解决了西南方向的日军,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号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不敢相信,八年的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这一天,这是中国百年以来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一雪国耻。那是三千五百万同胞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我们庆祝胜利,但不要忘了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民族牺牲的每一个将士,每一个生灵,我们要用胜利来祭奠他们的亡灵。

根据雅尔塔会议的精神,日本必须归还割占的台湾岛及其澎湖列岛,并且废除了几乎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那一年,中国名列世界四大国之列,中美苏英,法国早在欧战开始时就亡国的,后来在戴高乐将军的努力下才复国。

百年屈辱,百年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复兴之路上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从此,我们得到了一个绝佳的契机,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上涨,在对外关系上逐渐自信,从容起来,为国家的复兴创造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外部环境。

民族的圣战,华夏复兴的关键一步,抗日英烈们永存不朽,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英雄,为我华夏民族的复兴不懈奋斗,以告慰先烈之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