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银河清浅
29387200000065

第65章 繁华汴梁

汉中这片沃土,在经过千年王朝的兴衰,战乱之后,已然失去了往日的容光,城墙破败不堪,百姓生活艰难。经济重心的转移,使得这里逐渐成了偏僻之处,政治家们也不愿意在这里建国建都了。

大唐天下盛极而衰只在刹那之间,往日的繁荣之气恢弘磅礴之感也化为乌云,玄宗之后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逐渐吞噬这个曾经在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帝国,导致伤痕累累。最后,一个参见科举考试失意的学子几乎灭掉了大唐的天下,而后许多年,他的部将,一个叫朱温的人终结了李唐的天下,开始了五代十国,而五代十国时期其实质不过在唐朝藩镇割据的延伸而已。

此时北边的契丹国兴起,后晋为得到契丹的帮助,将幽云十六州给了契丹,于是,中原的北面无险可守,完全暴露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攻击范围之内。

后周皇帝锐意改革,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的能力,宋太祖建都于汴京,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重新完成了统一,尽管统治范围大面积缩小。

从960年宋朝建立到1278年陆秀夫等跳海以身殉国为止,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国仍旧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无论是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这又是一个奇葩的国家,他的军事能力估计是最为弱的时期,他的文人地位是最高的时代,他开启了战胜国需要拿钱给战败国求平安的先河,他诞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他发生了类似现代经济危机的社会现象,他拥有十二世纪最为杰出的改革家,希望用经济控制的方式控制整个国家,他的文学形式多种多样,长短句,诗歌,散文,书法,说书等等盛行,而长短句又名词,成为宋朝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作为中国最为富裕的朝代,首都在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人口最为多的城市,商业非常发达,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便可瞥见。其不但展示了汴京城市布局合理,规划有序;而且展现了当时经济发达,商业贸易往来频繁;真可谓车水马龙,而人们的姿态也是各种各样,深刻反映了当时的世情之景。

汴京建立在汴河之上,而汴河是当时著名的内陆航运大河,所以船舶往来络绎不绝,来自四方的商人们于此云集,查看各方来货,以确定商业往来。

那时候海外贸易极其发达,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不断得到开拓,中国的造船技术世界领先,能造极其大的商船,加上指南针的广泛用于航海,使得中国商船远到红海沿岸,然后转陆路到地中海沿岸,经过分散集运到达西欧。那时候中国的造纸业,丝织业,手工业都很发达,特别是瓷器的生产再次上一个台阶,大量的瓷器外销,最出名的莫过于江西景德镇,而中国的英文名China便来自于瓷器,由此可窥见瓷器简直就是和中国划等号了。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就是瓷器王国。

汴京的繁荣,第二个便是科技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印刷业发展极快,促进了当时优秀的文化传播,对于舆论和政令都能很快的发出以至使得人们去快速知晓。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之上,火药开始被用于军事作战方面,提高了军队作战能力。天文历法继续居于领先地位,诞生了历史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所有这些成果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化上的繁荣可谓是最具说服力的,那是一个尊重文人,尊重知识分子的年代,尽管国力不强,导致四邻皆有国,但是它在文化上的繁荣却无与比拟,我在此讲三点,第一,宋词;第二,散文;第三,哲学。

宋词,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其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它扩大了诗的意境。宋代词作家极其多,有成就者更是不在少数,但是总体来说,李煜作为词作的开创式人物,功不可没,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晏殊是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词开始从上层文人向下传播,欧阳修凭借其特殊地位,继续光大词的创作。柳永才是真正让词走向民间的传奇词作家。苏轼将词的内容无限扩大,辛弃疾跟随他的脚步。周邦彦,李清照都是婉约派的大家。姜白石风格一转,独创清空之风。宋朝灭亡后,世间再无宋词......

散文要追溯到唐朝的韩愈柳宗元,他们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的散文风格以雄健称奇。柳宗元以山水游记怡情而传世。到了宋代之后,一代宗师,文坛领袖欧阳修继承和发扬了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宋朝的另外五个都是欧阳修直接或间接的门生。而这六大家更是写出了无数的传世佳作,如《伶官传序》《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六国论》《管仲论》《留侯论》《游褒禅山记》《赤壁赋》等等。皆各有风格,千古传诵。

哲学便是程朱理学和陆象山心学,它是对传统儒学的再改造,再升华,导致的是理学依靠封建统治,根基越来越深,已成为官方的哲学思想。由于在第四篇中我有仔细的分析,在此就不在多赘述了。

繁华汴京,一场烟雨梦,却葬送在自己手里,引火烧身,到头来自己难救,以至有为臣之辱。而汴京城亦成为最后的国都,最后,再没有一个帝国的都城建立在这个很古的中原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