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福安小院
29316300000012

第12章 再回首往事如梦

郭明羽也是一头冷汗,缓了口气说道:“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真是煎熬啊!我都虚脱了,”我有些感慨的说道。

他笑了笑说道:“以后你可长点心吧!”

我苦笑着点头,“我一定记的死死地,以后行事绝不莽撞了。”

他又缓缓说道:“小心使得万年船,人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我心中记下,向他认真的说道:“明哥,谢谢你陪着我。”

他又笑了,拍拍我的肩道:“我们快些走吧,前途漫漫啊!”

我有些无奈的拍了拍我的车子,不修一修是不能骑了,有些不好意思的向他说道:“只好一步一步走回去了,这次算连累你了。”

他摇摇头,意味深长的说道:“至少路是有尽头的。”

我挠挠头,心情开朗了很多,随后我们拐上了一条环绕李村的土路,推着车子一步一步走着。

我一边赶路,一边沉思,静下心后涌出了许多明悟,这只是人生中小小的坎坷,甚至大多数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如何去处理,就像人如何去成长。

我的世界不再是单一的父母和老师,家或是学校,至少它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色彩,但只有风雨之后才会出现。

渐渐地,天色黑了下来,弯弯的月牙儿挂在天空,星月的余晖撒向大地。

路上早已没有了行人,只有我们依然孤独的前行,经过了一条又一条路。

突然间,前方传来一阵轻响,一个模糊的黑影渐渐向我们靠近。

“王实,是你吗?”一个柔和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瞬间一怔,惊呼道:“妈妈。”

前方一个中年女子显出身形,她个子不高,面容憔悴,穿着一件绿色的格子衣,真是我的母亲,她此刻正面露焦急,瞬间停下车子,满是关切的看向我。

“你怎么样了,你有个同学说你撞了人被打了。”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我,顿时惊呼道:“你的脸怎么了,是谁打的。”

“还有你的衣服,怎么烂成这样了。”

“你的车子也不能骑了吗?”

“眼镜呢?怎么也不带上。”

母亲唠唠叨叨问个没完,眼圈却是红了起来,我也有了哭出来的冲动,哽咽道:“妈妈,我没事。”

随后,还是郭明羽耐着性子把事情解释了一遍。

母亲听地心惊肉跳,最后无奈的叹道:“以后骑车一道要小心点。”想了想后,又说道:“回去后一定要把车闸给安上,不然以后是放心不了了。”

我乖乖的点头,向母亲说道:“妈妈,我们回家吧!”

母亲摸了摸我满是乌青的脸,也点了点头,“我们回家。”

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走回了村子,在和郭明羽告别后,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三个多小时的折磨,早已让我心神疲惫,如今总算是高一段落。

我家很大,起码是福安小院的两倍以上,而且院子里还有一棵百年以上的粗大枣树,整体来说,虽称不上气派非凡,但也说的上宽阔整洁。

母亲回来立马去厨房忙活晚饭,我也跟过去洗了把脸,随后便准备进正方换件衣服。

我刚走了进去,便听到了一阵啼哭,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梳着两个羊角辫,此刻正一副睡眼朦胧的表情,下意识的张嘴啼哭,显然是我进来时把他给惊醒了。

见她如此呆萌的样子,我有些压抑的心情顿时轻快起来,走过去一把把她抱起,做了个鬼脸逗弄她道:“妞妞,这是怎么了,你看谁回来了。”

小女孩睁开眼睛,迷茫的眨了眨,用清脆的声音叫道:“哥哥,哥哥,你终于回来了,妞妞好像你。”

我有些好笑的看着妹妹,我们之间相差九岁,可以说她是我一手带大的,一直亲昵无比,但自从上了初中之后,陪伴她的时间便更少了。

想想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我仿佛做梦一样,从喜子和张陌的事情到我今天的遭遇,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需要成长,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晚饭之后,母亲抱着妹妹正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也坐在旁边。

当我却无比的纠结,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说道:“妈妈,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

“还有什么事,”母亲有些疑惑的看着我,妹妹也眨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望了过来。嘴里喃喃道:“快说,快说。”

我有些好笑的看了她一眼,沉声道:“我从宿舍了搬出去了。”

“啊!”母亲显然吃了一惊,急切的问道:“那你住那儿了。”

“安奶奶家啊!”我缓缓地说道:“我有几个同学都在那儿,而且那儿离学校不远。”

母亲有些生气,责怪我道:“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

我笑道:“我总要长大的嘛,这次就让我自己做主吧!”

母亲不依道:“你这孩子不声不响就搬了出去,我不放心。”

“那正好,”我喜道:“安奶奶正想见见家长,不如你明天去看看。”

我一边说着,一边找了一支笔和一张纸,把学校周围的地图简易的画了出来,然后用笔一圈,说道:“妈妈,你看,安奶奶家就在这儿,学校旁边不远有个小卖铺,顺着这儿下去是一个直角的死胡同,进去就是。”

母亲还是不依,但看了看我坚定的眼神,只好点了点头道:“好,我明天去看看。”

她想了想,又说道:“你的眼镜坏了耽误学习,明天你爸爸回来了让他带你去城里再配一副。”

我点头,心里暖暖的。

第二天,星期六早晨,母亲吃完饭便去镇上见安奶奶了。

而我则带着妹妹,专门找了一个村里修自行车的老大爷,把车子修了一下,顺便把闸也安上了,一遭下来花了三十多块钱,都够了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了都,不由得心疼了好一阵子。

这么一来,车子的身价都金贵了许多。

到了中午,母亲没有回来,父亲也没有回来,我煮了两袋方便面和妹妹应付了一下。

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母亲终于赶了回来,我和妹妹立马出去迎接,她的脸色比昨天好了很多,看见我们笑了笑,第一句话便是,“安奶奶那儿不错。”

我笑道:“安奶奶人确实很好。”

母亲笑着说,“老人家很和蔼的,我们谈了很多,行,你就在那住着吧。”

我顿时喜笑颜开,问道:“安奶奶说我什么了。”

母亲面上也多了一分喜色,“安奶奶说你是个好孩子。”

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们那儿的人都不错。”

她又说道:“而且,安奶奶那儿也不贵啊!一个学期才五十块钱,我今天已经给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