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谢谢你流经我生命
29127000000004

第4章 我想离开 SARS来了

没你的日子

白云悠悠岁月匆匆

已经好久没有你的消息

“你还好吗”的问候

已被我千百遍的重提

没有你的日子

生活从此不再有花季

渐渐地

已经习惯了这难耐的孤寂

静看蚂蚁上树

笑看四季交替

没有你的日子

不用再担忧受气

不用再昼夜无头绪

不用再估算邮期

不用再充当闹钟工具

不用再无奈抽泣

不用再得罪叔叔阿姨

不用再万里苦寻觅

不用再午夜听风雨

不用再为话费着急

不用再依赖QQ和网易

我是在说你

我不仅仅在说你

没有你

快乐心情继续

我会好好的

好好爱自己

这首小诗写于2003年年末。如今看来它实在不能算作诗,充其量不过是一段心情涂鸦。

当我决定记下后面的文字时,我很纠结,思绪仿佛当机,因为我不得不把已结痂的伤口拨开,看着血汩汩地往外冒,心好痛好痛,一时竟让我不知从何下笔。那就这样吧,任它自由地流淌,一如十指在键盘上忧伤地舞蹈。其实,我一直觉得艾丽能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是上天对我的眷怜,是它不忍心让一个20岁的男孩子在日复一日平淡如白开水的日子里,把所有的理想和激情消磨殆尽。

我2001年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不久便跟随一家人力资源机构来到了深圳的工业区,苦逼的度过了大半年年。其实,那段日子也不算太差,因为身边有很多同龄人,闲暇时嬉笑怒骂倒也热闹。可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2002年仲夏,我踏着南方的热浪回到了北方的小城。到家不久,同学兼发小告诉我:今年春节前后在全县范围内,可能要大量地招聘中小学教师。父母听后,也劝我不要再外出了,就在家呆着温习功课,到时可以试试。毕竟在学校学习了三年,不想就此荒废了,而且想到在外打工的艰辛和不易,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默许了。待到入秋,新学期开学,通过找关系,我被安排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小学做代课老师。算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备到时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然而,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梦境罢了。

刚进入这所小学的第一天,校长把我领到一个中年女人跟前说:“这是朱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以后你就跟着她学习好了。”我点头微笑,继而对办公室内的其他老师一一点头微笑,算是认识了。上午,我无所事事地看了一会儿教科书;下午时,朱老师交给我一本教案书和教案本,让我帮她写这个学期的课堂教案。她告诉我,只需照教案书抄一下就可以了,必要时可以稍微改变一下。对面的一个老师打趣她:“老朱,你这家伙又偷懒哦!人家刚来,你就叫人家帮你作假。”朱老师反击说:“反正上课时也不会完全按照教案上写的去教学生,咱们写这个,不就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吗?再说,我教了这么多年,这些东西我不知道已经写过多少遍,现在呀,我只要看到一篇文章,教案就在我脑海里了。”我在一旁沉默着,听她俩说完,便各自忙各自的了。

第一个月,我主要去听朱老师的课,偶尔的也去听一下其他老师的,其余时间大多在帮朱老师写教案。NO,不应该这么说,我想这些教案,朱老师也许根本就用不上,所以与其说在帮她写,不如当作是自己的工作,我是在为自己写教案,并通过它逐步学习和熟悉教学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各个环节。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便更加认真地对待写教案和备教案这件事了。第二个月开始不久,我便陆陆续续的代替朱老师给班里的孩子上课了。第三个月刚开始,我已经把这个学期的教案全部写完。这期间,也和其他老师都熟络了,除了小赵老师不到30岁,其他的几个都是中年妈妈桑。而且这所学校的老师中,除了校长,其他的全部为女性,全部……这一点让我很崩溃。也因为这个,很多时候我和校长也成了她们调侃的对象。

第三个月快结束时,从中心小学转过来一个女孩,是我的中学同学-蛾,她毕业于另一所中师学校。我们彼此很了解,她有一个哥哥是教育局的副局长,所以她来的那天,校长表现得极为热情。其实,她和我一样,也是来这里代课学习的,能感觉出她并不待见我。因为上学期间,我一直比她优秀,无论是颜值还是成绩。我和她初三时,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后来因为分班而成为同班同学。据说,那是她上初三的第三年,对,你没看错,是第三年。这段历史,其他人不知道,但所有的同学都一清二楚。我们如此相遇,想必她和我一样始料未及。彼此寒喧过后,她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我,但终究彼此无言。

我想,这个学期结束,我就会离开。是的,真的该离开了!然而,任谁也想不到的是,上学期结束刚放寒假不久,非典就开始了,而且一直延续到2003年春节过完还没结束。

眼看着做代课老师近半年,县里的教师招聘政策还没有一个确切地说法。更没想到的是,过年期间在全国范围内,竟然爆发了可怕的非典。一直持续到下半学期开学,这场全民的战斗还没有终止,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地方出现了停工、停学的现象。我们在学校也每天给学生测量体温,严密监控,一旦听说谁家里有从【重灾区】回来的亲人,立马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有时也会考虑让其停课在家几天,不过停课期间也还是要每天汇报测量体温的。那时,通讯并不发达,很多人家里根本没有电话,所以每个学校都成立了防非典指挥部,老师也被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去学生家负责家访。

说是家访,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负责给那些被停课的学生测量体温并记录在案,顺便告诉那些学生不要到处乱跑,还有简单补习一下当天所学内容,并安排好第二天的预习课程。有个阶段,我的心情一度很苦闷,感觉前途渺茫,不知以后的路该走向何处。虽然和学生们在一起很开心,但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实在毫无色彩可言。我真的不想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