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谢谢你流经我生命
29127000000019

第19章 把你写给将来的我

常有人跟我说,凡事随缘就好,不可过于追求理想化。我知道,这话没错。同时,我也知道,我也并没有错,一个人若没有理想,他活着还有何意义?而这样的世界又会是一种什么面貌呢?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

正因为有这种认知,所以在打工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会勇敢乐观地去面对。当敏儿开学的时候,我也已经在深圳这座特区城市安定了下来,我离开了原先的电子厂,来到了位于公明镇的创维集团。换了一个新的环境,身边并没有几个认识的人,能说知心话的好友更是屈指可数。我想,这种刚入职时的空虚寂寞冷,也只有真正身在异乡的人,才能有更深刻地体味。这大概也是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重要原因吧!当一个寂寞无人诉时,网吧无疑是物美价廉的避风港。一段时间后,我已经把网上聊天的一些基本技巧摸得纯熟。

我的早期QQ好友,多是随机性的加的,毛毛和敏儿除外。她们俩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带给我完全不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当时的QQ是聊天室形式的。可以进入不同的省份和城市,现在想来感觉就像是一个老乡会,更像现在的一个地方群,而且聊天室对人数也是有限定的,但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种模式和设计已经相当完美,它刷新了我对人际交往的认知。每个企鹅后面,都是一颗寂寞的心吗?我们在现实中,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微笑的面具,可一旦回归到企鹅背后,我们像换了个人,无所顾忌的嬉笑怒骂,把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交出来独舞。有时,我甚至常会认为,网络后的那个人,才是更加真实的自我。有了QQ,我和毛毛的笔友生涯也宣告结束,有传统的手写体书信改成了网上虚拟的文字和符号表情。交流更及时,也更便捷,然而我却明显感觉到,我与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聊天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无趣,直到最后达成一种默契,她不说话时,我也沉默。

其实,我是一个喜欢“回顾”的人。走在旅途中,总喜欢回头,觉得风景在来的路上特别好看。我总认为,人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在以后再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缓解压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倾诉。然而在身边最知心的人一个也没有,就连这些年经常保持联系的三两好友,也日渐疏远。这一刻,我才真正地体会和懂得:“越长大越孤单”并不只是一句傲娇的玩笑话而已。真正的美好友谊,从来都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从这点上来说,我和敏儿可能连朋友都算不上。之所以还保持着联系,纯粹是因为彼此年轻而又孤单。

阳春三月的一个周末,我由于休息在街上闲逛,经过一家公话超市,往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之后不知怎么地就想起敏儿。我拨通她宿舍的座机,是她的一个室友接的,我说明来意后,那女孩显得有些惊讶地跟我说:“你不知道吗?刘敏在家里已经订亲了,而且今天她对象到学校来找她,现在她应该和对象在一起呢。”我挂了电话,心中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对象?竟然已经有对象了?先前竟然还“引诱”我去学校找她?这个骗子!可她为什么骗我呢?没道理呀!

一直到很晚了,我几乎已进入梦乡,敏儿来电。接通后,感觉她言语中有一丝疲惫。她说:“听室友说,你今天给我打电话了,当时在外面玩,不好意思哦!你现在还好吗?”“我很好,不过和你相比,稍显差了点。”我立马回复。她似乎感觉出了我言语中透露出的莫名情愫。她“呵呵”两下:“我以为你根本不会在乎呢?还记得春节那次通话吗?我曾经问你‘是不是喜欢我’,你让我别开玩笑。其实,也就是那两天,我在家订了亲。你可能不知道,我是我们这个家族里唯一的女孩,父母、长辈以及兄弟等等都待我很好,我从小就是家里最受宠惯的公主。我已经21岁,我们这结婚都挺早的,如果不是上学的原因,我大概也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这些年,整个家为我付出太多,我也应该回报他们了,而且男方家庭条件还不错。”我本不该说什么,可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你所谓的回报他们,就是按照他们的意愿早早嫁人?”话说出时,我已后悔,但无法挽回了。她果然有些生气了,反问我:“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又能怎么办?那个男孩我虽不是很喜欢,但也不讨厌。你是没有资格说我的,毕竟我们只是朋友,而且只是通过几次电话的朋友,在现实中见都没见过,再说你根本从来也没喜欢过我。”“谁说的?我对你一直是有好感的,不然我干嘛一直和你保持联系啊,你真以为我吃饱了没事干?”我一定是脑子进水了,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她听后,突然哭了,在电话那头对着话筒大吼:“你怎么不早说呢???现在已经来不及了,等我一毕业,我与他就会结婚的。算了,不多说了,有事QQ上聊吧,挂了,晚安。”

我没有说“晚安”,就结束了通话。因为我很早以前就听人说过:晚安的拼音是wan'an,而这刚好是“我爱你爱你”首字母的拼写。我虽然有些许得失落,但我还是有一定的原则和做人准则的。如果这是她本人的决定,我理应尊重。就像当年艾丽的离去、毛毛谈了男友一般,敏儿也只是其中之一。我们的人生,也许本来就是一个“迎来”和“送往”的过程。我体验并享受这样的过程,而且这些年来,我已经养成一个习惯,当自己无法改变时,与其纠结,不如放手。我选择放手的方式,是记录,把所有的一切在脑海里归纳整理好以后,写给“将来的我”。

就是说:此刻,我写下的每一个字,记载着曾经发生过的点点滴滴,是为了,为了将来的那一个我。虽说,岁月一去不复返,可是,在漫漫生命历程中的某一刹那,在恋恋回首的一刹那,过去、现在与将来不就都能聚在一起,如同重新又活一次了吗?而我所求的,也不过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