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铁血抗战之神龙出击
29075000000088

第88章 要吃人的白川大将

话说王峰的命令一发,一百几十个原留学生少校中剩下的百多个“少校”便卯足了劲,准备明天立大功。百来人对王传喜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舰炮在轰击呢,他就敢调兵、调炮上一线,而且一炮干掉一个整加强旅团,不仅让植田伤了半条命,也让日本天皇心疼的几天吃不下饭。升少将太应该了!

话说别的部队,只要是南京管的,哪怕是张少帅的部队,需升少将,都必须先报南京备案,等蒋老大批了你才能公布。黄埔军的更不用说了,蒋老大亲自谈过话、考察了、批了才算。王峰可不理这个茬:我看谁立大功,杀了小日本我就给谁升,你们爱批随你们,你们不批也随你们,反正他这个少将当定了,有责任我担,你们免我职、降我级好了,我正好躲清闲,免得被你们搞去打内战什么的。

南京的谁敢免他职,谁敢降他级?巴巴地准备骗他升上级呢,不然以后钱谁出?空军的飞机谁买?没军费了打谁主意去?

一、二线部队一换班,王峰电话又来了:明日日军定会发疯狂攻我江湾阵地,各部队做好最残酷战斗之准备。日军可能会在舰炮、飞机轰炸同时抢阵地。

一万人轮换上一线的一师官兵便点起火把,集中精力全部加固工事,至于500米远处的一片尸体,连看都懒得看。那些破枪、破跑,新一军都懒得捡:一不要他日本人的破枪用,二不要他日本人的破武器展览战绩,捡他干嘛啊?只派一个营前出1000米在夜晚对日军监视,预防他乘夜搞鬼。这也是王传喜谨慎的地方。

三个老油条如今一个“少将”,两个“上校”,平均年龄24岁还差几天,三人知责任重大便格外谨慎小心。三人中学一毕业正赶上北伐,便在家乡参加了王峰的“先遣军”,跟着王峰学了一年便出国留学,三人和其他二百九十七人早心中发过誓:为王峰将军战死都不皱眉头。这才上前线大半月,因自己临时机智,一下升了“少将”“上校”成了抗日大英雄,三人便更谨慎、更小心、更用功。

这边江湾守军在欢声笑语中拼命加固工事、拼命研究针对海、陆、空联合进攻时的更科学打法。那边只剩二万七千地面部队的日军在黄浦港一片愁云惨淡,上、下弥漫着“明天搞不好我会战死”的悲哀情绪。

而在日本东京,日本陆相白川义则大将气得只差吃人了:海陆空联合打个上海,搞个“假性战争”,搞个“转移视线冲突性战争”,前后大半个月损失了二万五千人,整整一个师团的精兵啊,说说就没了。我总共才二十个师团,一下就损了我陆军二万多人。这该死的江湾防守部队,这该死的王峰,他到底用什么办法抗住海陆空超饱和轰击的?他到底有多少兵在江湾?据说他才组军半年,总共才三个师七万余人,如今两个师在宜昌和武汉,他顶天也就三万人,又没飞机、重炮,怎么扛得住上万发大口径舰炮轰击和八千多枚航空炸弹轰炸呢?

植田这个王八蛋,比猪还蠢,既然在人家阵前500米派一万多人去修工事,你这不是100%送死吗?人家如果全被舰炮炸死了,还要你修个什么工事?如果中国人有防轰炸的方法,你与送士兵上刑场有什么区别?

看来还得增兵,再增兵,我拿什么去扩军啊?今年才20亿美金军费给陆军,我们可是有80万人的部队,要防守台湾、朝鲜和满洲这几大块地方。这三地有几千万人在反抗我们。上海才一个月就打掉了我陆军二万人、上千万装备、上千万弹药,再一发抚恤金又得三千万美金啊。天啦光这半个月就花了五千万军费了,往下打还不知要花多少军费。海军还说他们已花了三亿美金军费了,让我们补贴,我们拿什么给他补贴?他一年80亿军费,是我们四倍啊,全世界第二大海军既然打不下一个江湾,还有脸要补贴?

若不往下打,死了两万几千士兵,我们给国民怎么交待啊?还得往下打,打下上海再说。还得增兵,给他再派二个师团吧,该死的板坦征四郎,搞个“假性战争”计划,这下好,变成真的大战了。让植田这个王八蛋再打两天,一定摸清中国人的底!

当晚9点钟,白川义则一封电报到了植田手中:必须在22日前打下江湾,否则植田、久留米剖腹向国民谢罪!再犯白痴送死的错误,全体佐级军官一体自裁。

植田、久留米一接陆相电报,浑身冰凉。两天打下江湾?我们全部战死也打不下啊。打吧,不打肯定得自杀,只有打个胜仗才能有说话权利。

三个陆军将军:植田、久留米、熊本立马亲自上军舰到野村中将处商量21日、22日的进攻。

这植田和陆军其他将领不一样,他不处处针对海军,汇报大败也不把责任推到海军身上,而是自己背了。话说:你推到海军身上,一万多人就能活回来吗?只会让海军讨厌你,不配合你。没有海军的飞机、舰炮真正支持,他植田总共不到三万人可就啥也不是了。中国人上海的9万军队就敢围歼他。他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今天下午向国内发的战情汇报电报,没说一句海军坏话,没推海军任何责任。

野村便觉得他不错,也想真心帮他打赢这一仗,不然自己回国也不好交待。

四个日军将军便在8000吨巡洋舰“龙田号”上会议室讨论明天的进攻计划。

四个将军都头疼万分:舰炮轰炸,对中国好像不起作用。飞机轰炸又不能飞太低,他们中国人有防空武器。若先用飞机轰炸,舰炮再轰击就失去意义;若先用舰炮轰击,飞机便会看不到目标,没办法为地面进攻部队提供保护,飞机就像瞎子一样。

讨论了大半小时,四人便最后决定:明天上午九时先用舰炮猛轰他半小时,调三十六艘军舰全力开火,专打他一线前沿阵地。舰炮轰击后植田陆军在坦克车掩护下攻击,若半小时攻上去了,一切好说。攻不上去10点钟阵地烟尘也散了,飞机分五批临空,每批8架,随时对阵地上中国炮兵进行压制,植田陆军的野炮便全力打中国人火力点,坦克掩护步兵冲击。每班八架战斗机在战场滞空半小时,六批共三小时,足够陆军打上阵地了。另外每批八架飞机,四架在一线阵地掩护陆军、四架专找他的防空武器下手。只要打掉他的防空力量,下午飞机便进行超低空轰炸,陆军同时进攻。他中国人再厉害也得被我们打趴。

话说这种作战方式也算是非常高明了,是日本人丢了两万五千人命,花了几万发大口径舰炮炮弹,几千枚航空炸弹的学费学来的。

若当时下元熊弥用此方法,不消说准攻上阵地。王峰当时部队没融合,二、三师援兵没适应战场、各级指挥官对海陆空一体化进攻没太多经验。但是若用这种打法,下元熊弥一冲破一线阵地,便会在二线阵地照着用。王峰只剩下一条路:损兵折将赶快撤退。再找新的防守阵地于他1对1硬抗。

可如今王峰的二万六千士兵完全适应了现代化海陆空联合进攻的战场;几次仗打下来,一百几十位留学归国人员已完全掌握用步兵对付现代化海陆空联合进攻的技巧;二万六千人的部队完全融合;步兵改炮兵就用了五千人,那些个人战技水平一般的步兵全成了炮兵辅助人员,而原来的五千炮兵全成了炮长、炮手;而留下的一万八千步兵全是个顶个的精练步兵,个人战技一流、战场心理适应能力过硬,更关键是有必胜信心和高昂大气;比植田的一万几千步兵可强太多了。

如今植田这种打法,日军也完全在海陆空一体化进攻上成熟了,王峰会守得艰苦,会死很多人,但植田同样会死很多人。就看谁临战发挥的好,谁的指挥官更优秀,谁的士兵更勇敢、更沉着了。

2月21日的上海江湾,注定是一个火与血大拼杀的日子,再也不会是一边倒的轰炸与偷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