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少年鬼王
2888800000017

第17章 巫鬼妖魔仙!

天地有先后,

混沌无始终。

万法胎元树,

鸿蒙宇宙生。

张长弓从昏迷中醒来,入目便是这斗大的纵列四句二十字。

字迹不厉不柔端端正正,字意不浅不深平平淡淡,却于不玄不奥中将天地宇宙的生成、存在之源阐述得清楚明白。当然,对于接受了数十年“科学是唯一真理”洗礼熏陶的张某弓来说,有些东西依然懵懂。

比如胎元树,是胎于“元树”还是“胎元”于树,亦或元树也能解作“源树”?再深些,此树何树?

好吧,话说张某弓前世也曾文艺青年过一段日子,抠字眼儿算是一种本能,仅次于这货引以为傲的“思维瞬移”。不过,眼下他之所以有精神研究这个,还是因为他醒来便发现“前世”不见了。

黑莲所在之地,也只留下一个合拢后的黑色大花骨朵。

即便只隔着一层花瓣,也让张长弓心安了不少。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没发现自己受到过什么“异常侵害”。或者侵害了却没造成啥“恶劣”后果?

但管他呢,没死就好。

此时他已经知道,之前将他撞晕的就是身下的这个高台。什么?你说是吓晕,那才是胡说,那啥,现在是研究这个的时候吗?做人要大气——

这高台面积不大四五十平的样子。方方正正灰扑扑,不凉不热材质不明。他更关心身边缭绕的“黑气儿”是什么鬼玩意。挥手抓、砍、切、劈、扇都不管用,打一睁眼这玩意就围着他不停的转啊转的,好在看不出有什么不良影响,暂时也就只能听之任之。

高台上别无它物,只有方头方脑的“牌坊”一座。牌楼?好吧,其实是这货不知道该叫什么。

牌坊很大,宽逾五米高也有十余米大概三层楼规模,两根立柱与石台材质类同。整个高台,唯一打眼的就是立柱中间那一片蓝汪汪的水波一样的“幕布”了。

张某弓第一眼见就觉得灰常灰常之眼熟,这玩意太像“暗黑破坏神”里的空间门了。

不过眼下明显不是“忆当年”的好时候,见得这大幕布字迹再无变化,张长弓琢磨了一会儿有了想法,但安全起见,他还是先试着叫了两声“回去”,果然没成功。

没了后路总算激出了点光棍儿的狠劲,张长弓炸着胆子向前走了几步,到了幕布之前,探出根指头,轻轻捅向那“水波”,还没什么实质的触感呢,身边的黑气却忽然刷的分出一大块,先投入了水波中,随后其上字迹居然开始“刷新”了。

原来这玩意的用处在这啊!

搞清楚了黑气的用途,张长弓越发的放心。后退几步,抬头看着新出现的字迹。这次是七言四句二十八字,仍是竖排逐字逐句显示,向影视剧开篇的背景介绍一样,当然,标点符号是没有的。

道衍先天称远古,

巫鬼妖仙魔竞争。

五灵殆尽洪荒老,

阴阳始分一元终。

结合着前面那几句五言,张长弓很快就弄懂了这几句话的意思。嗯,至少是字面上的意思。

所得大概如下:

混沌无边无际,其中有棵“元树”或者就是一棵“树”,这棵树很牛,万法齐全,不同的宇宙天地都是脱胎于它,或者是它的法,才能于鸿蒙中开辟宇宙天地。

天地初开的时候被称为洪荒远古,有巫、鬼、妖、魔、仙等在那时争斗不休,最后“五灵”同归于尽,远古终结便是一元。

“可小说里不是都说十二万多少年才是一元嘛!这设定——”

张长弓脑子“瞬移”口不择言手也跟着的乱挥,却不成想那黑气居然顺势自动的又分出一块出去,投入水波,其上字迹再变。

道衍无亲谛,不仁生死同。

途穷法则立,轮回定始终。

五灵化亿万,血裔洒苍穹。

物竞三千路,天择斗长生。

这次再现的自己就潦草了许多,似乎留字人写这段话的时候心情也不复初时的平静,但这书法实在——好吧,就算我不会写大字,但看看也知道不怎么好嘛!

这位留书人不知是本身“书包不深”,还是怕看留书的人“书袋太浅”,总之,这些话还是很好理解。

先天五灵“殆尽”后,化生出苍穹宇宙中的无数生灵。

嗯,这个跟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传说差——好吧,差的还挺多。

然后“天道”根据五灵的“先进经验”推演出大道法则,又留下三千“长生路”,让亿万众生们“物竞天择”往死里斗,胜的就长生,死的就轮回,对众生也是一视同仁。

虽然依旧是一脑袋的不明觉厉的感脚,可至少字面上的意思还是好理解的。可下面再出来的,张长弓就真的抓头了。

一道生万法,归源也分明:

巫无双,鬼无名。妖魔无道,仙无情!

字虽少了,但是这也太简练了。

看完一遍他以为懂了,但脑子里再回回勺,就变成了一团浆糊。完全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或者不如说是这里面所蕴含的可能性太多!

那就只能挠挠脑袋,谨记之,且略之——下面果然还有。

先天三千道,迢迢鬼难行。

鬼门关成就,道外第一灵!

这个,说的是鬼,但这意思,好像可不怎么好啊!

嗯,鬼也的确不是什么能让人喜欢的好东西。三千大道都不让走,正路走不通,都只能混道外了,可见,这古代先民时期的群众们,三观基础也还是正常的嘛。

不过,不管道外道里,好歹还有个第一,似乎也不是太糟糕吧。

胡思乱想着,他又一挥手,嗯?没变。低头左右一撒摸(方言:找东西时乱看),噫,原来竟是那“黑气儿”不知不觉耗没了,也没几下吖。

张长弓绕着“牌坊”转了好几转,除了发现到了背面字迹也会自动转换到正常之外,便再无出奇之处,也无其他变化。

“回去!”这货每次遇到变化首先想到的就是远离“危险”。不过,不出所料的,这次还没成功。

放眼向高台四周观望一番,到处雾蒙蒙的一片,看不出什么路数。与其到那雾里冒险,还不如——这货又向那水波伸手了!

哎呀卧槽!大事那个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