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养生中国
28799800000008

第8章 书法里面的养生思维

现代人写字用硬笔,硬笔使用方便,钢笔和圆珠笔都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硬笔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西方人使用硬笔写字的历史也不长。中学课本中描写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时候用的是鹅毛笔,西方人在100多年前还在用鹅毛写字。

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用毛笔写字了,古人为什么用毛笔写字,而不是用鹅毛?不是古人不养鹅,而是用毛笔写字更养生。古人用毛笔写字是为了使用,现代人写毛笔字大多是为了欣赏和个人爱好,实用价值主要是写对联,日常生活中大家还是用硬笔。

书法家普遍长寿,这个大家都有同感。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活了85岁,柳公权88岁,颜真卿76岁被杀,元代书法家赵孟頫69岁,这是公认的四大书法家的寿命,比同时代的人均寿命高出很多,前三位就是放在现在也是高寿。根据统计,汉代至清代,国人的平均寿命为25--40岁,著名书法家的平均寿命是80岁;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人的平均寿命是40--62岁,著名书法家的平均寿命是88岁;2015年的人均寿命是76岁,当代书法家的平均寿命是90岁,书法家的平均寿命比人均寿命高出很多。

《医学文选》1993年第1期刊登了一个对各种职业平均寿命的调查报告,选出最长寿的20种职业:(一)书法家;(二)营养学家;(三)歌唱家;(四)歌星;(五)武术教练;(六)和尚;(七)报刊编辑;(八)相声演员……第一名是书法家。

练书法首先讲究姿势正确,坐姿要求腰直、头正,站姿要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身自然前倾,心情放松,精神专注,这与练养生气功的要求是基本一样的。书法练习和练习养生气功有相似的功效。

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相比自由度更大,能自由的发挥,书写速度可以随意掌握,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更自由一点,这些是硬笔书法所不具备的,行书、草书的书写就更自由。唐朝的张旭,后人尊称草圣,爱酒后狂呼奔走写草书,时称张颠,活了95岁,这在唐代书法家中也是少有的高寿,在现在也是高寿。

练书法可以治疗疾病。朱德元帅在七十五岁时,右臂患严重的酸麻疼痛之疾,打针服药不见效。他就坚持每天写大字,写字时有意识地悬肘运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右臂麻痛的毛病消失了,再也没有复发。****方毅曾经患有严重的失眠症,经多方治疗没有见效,坚持练了半年书法,睡眠正常了。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曾说过:“每天坚持写个把小时的字,对身体很有好处。经常写字精力旺盛,疾病也少。”宋代诗人陆游也说过:“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用毛笔写字也是在做健身操。

在其他国家用书法治病的研究和实践比较多,韩国有人用书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甚至还用书法来治疗精神失常的人,用书法来改造罪犯。书法对疾病的治疗范围会在以后的研究中越来越广泛。

现在的书法界有点乱,各种各样风格的书法作品不断涌现,这些都无可厚非,关键是人们判断书法作品好坏的标准乱了,一些“专家”说好的作品,老百姓不认可;老百姓喜欢的作品,“专家”说三道四。书法是为养生而存在的,凡是能让看到的人心情愉悦的书法作品就是好的,能流传久远的书法都是能让欣赏者愉悦的作品,这是优秀书法评选千古不变的标准,让看到书法的人都有美的、愉悦的享受,而不是少数人喜欢。美的标准也不是少数人说了算,不是说少数人认为美就是美,而是由老百姓决定的,由大多数人决定的。

书法界的乱是暂时的,真正的好作品不是哪几个人来评价的,是由老百姓来评价的,是历史来评价的。能流传久远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养生的书法作品才能长久流传下去。一副书法作品能让欣赏者心情愉悦,让欣赏者有养生的作用,这就是好的书法作品。

古人的写字是从右往左写,从上往下写,这样写更省力、更顺畅,更容易把握书写的走势,让书写者能更自由的发挥。毛笔书法作品也是艺术品,装裱后可以挂在墙上当做装饰品,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存。欣赏书法会得到到美的享受,让欣赏者心情愉悦。

书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过年家家贴春联,婚丧嫁娶都要贴对联,众多的书法爱好者都有一展书法的机会,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互动。有的地方家里办喜事,亲朋好友还写送上自己写的祝贺对联,红红的贴满了墙壁,既传达了祝福,又让观看的人点评书法的好坏,大家互相切磋学习。每个人都有一个书法审美标准,对每一幅字的优点与不足都会做出评价,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养生的过程。

古代四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还有书圣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这几个书法家的字体都是自成一家,是书法界难以逾越的标杆,他们都有很多粉丝,有无数人都在学习他们。书法界一直存在一个争论,现在也仍然在争论: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谁的更好。官方的说法是王羲之的最好,王羲之写的《兰亭序》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写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书。

王羲之的书法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李世民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据说李世民死后把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真迹带入了陵墓,王羲之就成了神一样的存在,被后人称为书圣,在书法界的地位也就无人能比。民间推崇颜真卿第一的声音一直不断,颜真卿的粉丝也实在是太多了,人们用颜筋柳骨来形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丰满、端正气派、挺劲有力,欧阳询的书法也是以笔力险劲著名。

把这几个著名书法家的书法风格按刚劲和柔美分为两个流派的话,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可以算是刚派,王羲之、王献之和赵孟頫算是柔派。李世民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算是柔派,褚遂良受李世民的影响研究模仿王羲之的书法,也算柔派。把这几个柔派书法家的寿命列一下表:王羲之59岁,王献之43岁,褚遂良62岁,赵孟頫69岁,李世民51岁,李世民在皇帝中间不算短寿的,李世民可以除外,其他四个柔体书法家的寿命平均是58岁。颜真卿75岁被杀,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三个刚体书法家的平均寿命82岁。

这几位书法家除了赵孟頫以外,都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时代,有相似的生活方式,有可比性。从养生的角度来分析,刚体书法家的寿命明显高于柔体书法家的寿命,刚体书法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也就合乎情理,刚体书法更符合国人的养生思维,认为颜真卿的书法高于王羲之也是有道理的。

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地位第一之争持续了上千年,一直没有定论。运用养生思维来判断,这个问题也很简单,这个判断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养生思维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简洁的方法,得出的结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还可以把问题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