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养生中国
28799800000047

第47章 食疗是养生大智慧

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达2.6亿,高血压人口1.6亿,血脂异常人口1.6亿。中国已变成了全球第一“肥胖”国,第一“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国,第一“慢性病”大国。慢性病主要是“三病”: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

把疾病的原因归结于环境改变和污染增加,这样的说法不全面。个人的生活习惯还是对健康起到关键的作用,合理饮食对健康很重要,老话说:病从口入,大多慢性疾病和饮食有直接关系。

国人的饮食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人吃的东西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见过,现在人吃的东西很多是以前没有的,以前人偶尔吃的东西,现在人却天天在吃。生产力的发展让物质更加丰富,人们在饮食上面有更多的选择。

很多人的饮食太任性,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什么好吃吃什么,借用一句广告词就是:好吃你就多吃点。用一首诗来形容更合适不过: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有的人把吃当做人生追求,形成了一个社会群体--吃货,到处品尝美味佳肴,以此为乐,有的人还在朋友圈四处炫耀,对人们的饮食形成一种误导。

现在吃天然食品的少了,人们喜欢吃工厂生产的食品和保健品,相信现代科技能给人带来健康。工厂里面加工的食品,会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哪些添加剂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没有人能说清楚,暂时的安全不一定长期食用就安全。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并未带来健康,怎么才能吃的更健康,还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最佳方案。

宋美龄40岁患乳腺癌,还能活到106岁,带癌生存60年,创造了医学奇迹。宋美龄的父亲胃癌52岁去世,母亲得癌症62岁去世,宋美龄能在遗传基因不利的情况下长寿,她的长寿经验值得去研究。

宋美龄有条件吃高档的保健品,但是她不喜欢吃高档的营养品,吃的都是普通的食物。菠菜、芹菜是宋美龄喜欢吃的蔬菜,菠菜是人体维生素、叶酸、铁质和钾质的极佳来源。菠菜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癌症。《本草纲目》说菠菜可以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清理人体肠胃的热毒。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可防治便秘。

芹菜富含食物纤维,可以清理血液中的脂类垃圾,预防心血管和脏病的发生。芹菜是高纤维食物,还可以加快排便,减少致癌物与结肠粘膜接触的时间,预防癌症。

台湾圆山饭店记载有宋美龄吃的早餐食谱:高纤维果汁,杏仁茶,蔬菜条配酸奶,美式煎蛋,粗面包,蛋糕,新鲜水果,一杯无咖啡因的咖啡。高纤维果汁和粗面包富含高膳食纤维,可以缩短食物在肠道通过的时间,预防胃肠道疾病。酸奶里面的钙经由乳酸菌的作用转化为乳酸钙,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杏仁茶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对治疗便秘也有帮助。

宋美龄晚年吃早餐更简单:一杯柠檬水,一碗燕麦粥。燕麦可以降低胆固醇。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患者每人每天食用约50克燕麦,9个月后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柠檬水还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南京有个美食——“美龄粥”,这道美食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有段时间宋美龄茶饭不思,府里的大厨用香米和豆浆等食材熬了一锅粥,宋美龄吃了胃口大开。美玲粥的食材主要有7种:豆浆、糯米、粳米、山药、百合、枸杞和冰糖。豆浆含有大量纤维素,能有效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利于保持身材。豆浆中所含的镁、钙元素,有利于降低脑血脂,改善脑血流,对预防脑卒中有积极意义。

唐代养生家孙思邈认为脾病宜食糯米,中医认为“脾统血”,女人养生一辈子都离不开养血,养好脾是女人养生的重点。《名医别录》中记载粳米“主益气,止烦,止泄。”《千金·食治》记载粳米“平胃气,长肌肉。”《日华子本草》评价它能“壮筋骨,补肠胃。”体质较弱尤其是脾胃虚弱的女子适合经常食用。

山药有健脾化湿、固涩止带的功能,山药还具有润肤祛燥和美容效果。女人怕阴虚,阴虚的女人不但容易出现上火症状,还会早衰!百合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鲜红的枸杞不但为“美龄粥”增色,《食疗本草》中记载它:“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宋美龄从一个乳腺癌患者成为一个百岁老人,食疗的作用功不可没。

古人把食物按阴阳五行的理论分类,把人的器官也按五行分类,按照五行相克、相生的原理寻找相对于的食物,进行保健和治疗。五行养生保健理论经过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药膳馆的医生根据人的不同状况开出相应的食物作为药膳,药膳既可以治病还没有副作用。中医认为经霜的茄子是良药,秋天的食物要结果霜降才好,象萝卜、白菜、红薯等经过霜才好吃。在冬天吃羊肉炖萝卜是许多人的爱好,羊肉是阳性,冬天天冷阴气旺盛,手脚凉的人需要吃羊肉来补充阳气。冬天羊肉汤馆的生意会好很多,不需要宣传,人们都会在冬天选择羊肉汤食补。

巩义市桐本路有一个山里人菜馆,老板一个菜卖了二十多年,生意依然十分火爆。菜的名字很幽默----老母鸡扛枪,让人过目不忘,用散养的老母鸡和牛鞭在一起炖,加一些秘制的中药,味道鲜美,吃过以后让人难以忘怀。鸡汤补虚,牛鞭补阳,是一道既好吃又有食补作用的药膳。象这样既好吃又养生的菜品相当多,养生效果是他们能长期受欢迎的原因。

一些中药也是食物,姜是中医使用最多的药材,姜也是中餐中最常用的佐料,姜是很好的保健品。人们喜欢吃黑芝麻、黑豆、黑红薯、黑玉米、黑小麦等黑色食品,在中国黑色的食物卖的比同类食物价格要高,大家都认为这很正常,这在外国人看来可能不理解。人们认为黑色食品补肾,《黄帝内经》中把五脏、五色都按五行分类,黑色属肾。中药还有一个妇科经典药叫乌鸡白凤丸,是以乌鸡入药,市场上乌鸡的价格高出普通鸡好多。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食疗方法和饮食习惯,夏天人容易上火,绿豆冰糖水是许多家庭必备的去火饮料,许多单位夏季发降温费就发冰糖。冬天人们会熬姜汤驱寒发汗。《黄帝内经》的养生理念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古人重视在不同季节吃不同的蔬菜,有些还编成谚语,口口相传。例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姜都是十分普通的食物,在合适的季节吃就变成了保健品。现在人吃的太多反季节蔬菜,都是温室里长大的,冬天也照样可以吃到夏天里的果蔬,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养生效果却没有了。例如夏天吃西瓜是去火的良药,冬天吃西瓜就会让肠胃受凉。现在人吃温室蔬菜过多,与自然不协调,温室生长的果蔬没有接受天地灵气的滋润,对身体的养生作用会打折扣,这个和现在的亚健康多也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社会整体的健康水平下降,这和放弃了传统的食疗养生有关。小病大治是现代医疗最大的问题,稍微感冒就要打针、输液,过度医疗让抵抗力降低,导致一些很小的疾病最后无药可治。

食疗是古人的养生智慧,发掘古人留下的食疗方法,是治疗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