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芦荻村
2866000000240

第240章 渔业队1、一面巨大的拦河网。

1、

为了排解等待的焦灼,我来到嘉陵江边,沐浴着清泠的江风,望着缓缓流淌着的悠悠江水。见一叶扁舟正在缓缓收着渔网,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拦河网和他的芦荻村第一渔业队。

这天,大槐树田家门口儿异常热闹。田仁喜邀约结伙儿打鱼的十个人都携带着各自结完了的一截儿“拦河网”汇集拢来,把一截截儿“拦河网”或挂在大槐树的枝桠上,或铺在烟床子上,或拴在长板凳上,把它们两两并拢,然后飞梭走线把它们连结在一起,组成两面长长的“拦河网”。眼见着各自的一段儿网片儿就要结合成他们这个新团体的捕鱼工具——巨大的拦河网,一个个都掩饰不住欢欣雀跃的心情,都喜笑颜开地一面飞梭走线,一面谈笑风生。

“哎哎哎,我说大叔,咱这队伍马展就要开拔了,咱总得有个旗号儿呀!”黄五儿望了一眼田仁喜,没有停下手中的梭子,一本正经地说道,“——叫个什么好呢?……噢,俺说就叫‘拦河打鱼社’,对,就叫‘拦河打鱼社’。他们不是成立了‘农业社’了吗?咱也叫‘社’!爷们儿,可中?”说着,又环视了周围的同伙儿,寻求支持。

“太啰嗦!还‘拦河’还‘打鱼’还什么‘社’。叫社也不恰当,未必咱还要编个什么‘社章’,还要搞个什么‘四评’,还要搞个什么‘提留’……生拉乱套胡模仿!”田明连马上提出反对。田明连,小名连科,与田仁学同龄,是田明诚的西邻、田百礼的次子、魏金荣的小叔子,有点儿晚长,娶媳妇时身材矮小,媳妇讥笑他是“纵三纵够不着二道筲箍”。孰料,娶了媳妇后,好像拔节似的猛长,很快就出脱成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子汉,远远盖过了他的身材高壮的媳妇了。

田明连的责难博得了一阵笑声。黄五儿红着脸反诘道:

“那您就给起个名号嘛!总得有个名号儿吧!”

“甭弄得恁啰嗦麻烦的,就叫‘打鱼组’得了,简单利索!”田立建说。

“‘组’?太小了,咱恁大的个‘拦河网’,爷们儿十来号人,还有十几条撒网,不如叫‘打鱼队’,多气派!”田明铎纠正说。

“哎哎,我说,咱国家不是刚封了十大元帅吗?咱们也刚好十个人,不如咱就叫‘十大元帅打鱼队’,多响亮,保险叫得开!”黄五儿的话又惹起一片笑声。

“哈,就你黄五儿会开玩笑!——我同意叫‘打鱼队’。但是,咱要出远门儿打鱼,所以前面要加上‘芦荻村’,就叫‘芦荻村打鱼队’好。”田明利对田明铎的提议做了补充完善。田明利是田立儒的父亲,住在后门,与田立建为邻,是田立建的近房堂叔。

“那,要是咱庄儿再出来几个打鱼队呢?那不就弄混了!”田明顺考虑比较长远,提出了担忧。

“那好办!咱就加上‘第一’两个字,叫‘芦荻村第一打鱼队’。咱是第一个嘛!对,咱互助组不也是‘第一互助组’吗?杨区长封的呢!”黄五儿放弃了自己的几个建议,对后来的提议提出了补充意见。

黄五儿见没人说话,望了一遍田仁喜、田仁智、田仁民、田仁君,笑着问道:

“哎哎,怎么您四个老辈子不说话呀?”

“俺,俺在听大家说呢!”不善言谈的田仁民田仁君兄弟俩拘谨地笑笑嗫嚅道。

“噢,俺在听着呢!”田仁喜抬头说道,“名号儿嘛,就是为了说起方便嘛。叫什么都不大碍事儿的。当然能顺口儿点儿好听点儿准确点儿更好。俺想,咱不是光打鱼,咱还要卖鱼;逮着小鱼儿,要放生,让它长大;咱遇到好的鱼秧子,还要放养——咱庄儿四圈儿都是汪,放了鱼秧子,鱼就多了,就成了咱庄儿的鱼塘了,家家户户平常打鱼也就都方便了。所以,咱不叫‘打鱼队’咱应该叫‘渔业队’,叫‘芦荻村第一渔业队’,爷们儿看可中?”

田仁喜的意见马上得到了热烈地应和。黄五儿翘起大拇指,高声称赞道:

“还是大叔您高明!您看得远,想得宽!——哎,您也没喝过黑墨水嘛,怎么让爷们儿觉得您像有很大学问似的呢?”

这十个人,无疑都是撒网打鱼的高手,但同时又是飞梭结网的高手,不到半个时辰,成段儿的网片儿就连结成了两面长长的“拦河网”。黄五儿把一面“拦河网”的一头儿塞到田仁喜怀里,自己握紧另一头儿往肩膀上一背,像孩子一样往北撒欢儿跑去。他跑过大场,跑下大路,又爬上对面田仁运门前的大场,跑向田仁运家大门口儿……这时,听到对面大槐树下一片喊声:

“好了!好了!黄五儿,到头儿了!”

黄五儿停下脚步,回头一看:“乖乖!恁长!像一条黄龙呢!”说着,把“拦河网”的一角儿塞到站在旁边看热闹的田仁运手上,自己握着另一角,退后展开;对面大槐树下也把另一头儿展开了。两头用力一抻,一面长长的两三庹宽的宛若“天罗地网”般的巨大“拦河网”跨过大路伸伸展展地平展开来。整个东头儿半截儿庄儿的人们都被这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天罗地网”吸引过来了,围在“拦河网”两边观看着、抚摸着、赞叹着:

“乖乖!恁大个家伙!”

“乖乖!怕有二三十丈长呢!”

“‘拦河网’?这是谁的主意呀?真是大手笔呢!”

“做恁大事的还能有谁?大槐树田家,田仁喜大叔!人家做生意是能人,这打鱼,也是能人!”黄五儿神采飞扬,骄傲地夸奖道,好像田仁喜就是他黄五儿自己似的。接着从对面大槐树下传来呼唤声:

“黄五儿——快拉回来——要穿网纲、拴网脚子、吊网兜儿喽——”

黄五儿在众人的簇拥下一面收着网,一面往回走,回到了大槐树下。大槐树下闹闹哄哄的更热闹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