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单身父亲
28572800000201

第201章

当我写后面那些篇页,或者后面那一大堆文字的时候,我是在孤独地生活着,在森林中,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瓦尔登湖的湖岸上,在我亲手建筑的木屋里……

这是梭罗认为的孤独。人类其实对孤独的诠释很广泛,人人都在说自己孤独。

没有电视机的时候,大家孤独地生活在娱乐活动极其匮乏的时代中,一个收音机就能带给人所有的快乐,一本书也能让人舔舐自己的神伤,那些诗人作者无不是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是因为孤独成就的。孤独让人更能接近自然和万物,或者,是人的心灵。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孤独真的就成为了一批宅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孤独不再成就什么,而只是孤独本身。面对冰冷的电脑,那些交流着或者,神游着的网上恋人,爱人,亲人,朋友,不过都是虚拟的,虚幻的,虚假的,甚至是冷酷的。很多人飞蛾扑火般投身其中,换来的只是无尽的孤独。

那种感觉如同你驾驶着飞船航行在宇宙中,身边飞过很多类似的飞船,但是你们永远只是在黑暗中,寂静中,通过电子通讯设备交流着,你,或者,他,彼此无法接触。

谁都知道,因为网络时代过于发达,人逐渐生活到虚拟现实当中,而人本身的各种行为能力正在趋于退化当中。很多孩子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和真实的人面对面交流。他在电脑上可以滔滔不绝,但是一旦处身现实,就成哑巴一个。

以上这些担忧或者,牢骚,实在是我不得不抒发的情绪。我不是说网络不好,只是在每个人中竖起了一道铜墙铁壁,隔绝了彼此的交流。

就说我家里目前的现状,傍晚回到家,一家人好不容易能坐在一起吃顿饭,我相信,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不然《最后的晚餐》也不必画作油画,流传至今。

晚饭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吃饭,是彼此交流,沟通的场所,当然不像宗教那么夸张,成为了某种吊诡的审判。

可是如今每次我开门,家里安静地好像根本没人,小高和责责各自躲在房间里,悄无声息,不是推门去看,根本不会认为家里有人。

到吃饭时,都要不断催促,责责有时候干脆拣点菜,直接回房间吃去了,小高也是心不在焉,都不知道她们到底在忙什么?

至于交流,我可以说一个礼拜加起来都没几句话,两个女人就像慵懒的猫咪一样,蜷缩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休息天小高几乎可以一整天都呆在书房里,衣服也不换,头也不梳,穿着睡衣,早饭,中饭晚饭都在里面解决,你想和她说句话,她爱理不理的,神思根本不在你这块,常常像是突然醒过来一样,木然地看着你,问,什么?你说什么了?

我一肚子火,也无处发泄。

我不知道网上有什么那么吸引她,至少我明白一个道理,我反正是不再吸引她了,网络成了她的最佳伴侣。

在上面你可以炒股赚钱,交朋友倾诉,看别人八卦的事情来缓解自己的忧虑情绪,等等。哦对了,她还在网上给自己搞了个什么主页,专门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还聚集了一大批粉丝屁颠屁颠跟着看。无聊吗!

上次她没在意时,我偷偷瞥了两眼,那照片上看她似乎是个古典美女一般,娴静秀丽。

假的。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她吧,一副慵懒憔悴的模样,特别是休假日,整个人跟鬼一样,不修边幅。我相信有太多坐在电脑前的鬼,在网上冒充着七仙女,专门勾搭那些可怜的牛郎,当然,或许这个牛郎也是个李鬼。哈哈,什么世道嘛?

如果那些人相信那就是她的话,全部上当受骗了。

我只是奇怪,自己为何就不会上瘾?

我也上网,纯粹是为了工作,只要工作一完成,我就可以立刻离开网络。我可不会去搞那些,我还是做我自己,教书育人,写写文章。在这个众人皆迷我独醒的世道里,你说我怎么不寂寞?怎么不孤独?

我有时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或者露台上时,就感觉到那种久违的孤独。他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来敲门,嘿,怎么样,还是我,暌违不见,君别来无恙?

为了排遣这种孤独,我又重新拿起了酒杯,浅斟慢饮。

我倒是很怀念和小高刚结婚时的生活,她那么在意我,每天出现在我面前总是精心修饰过,深怕在我面前破坏形象。连每晚穿的睡衣都是用心挑选过。她渴望引起我的欲望,和注意。

我当然注意到了。

要知道女人若是在意一个男人,自然会在他面前注重自己的形象,如果她已经完全不在意这一些,说明两个人的婚姻已进入凑合的模式,彼此不再吸引对方。至于讨厌不讨厌,还有待时间的见证。

我喝着酒时,就会想婚姻最适合的时间段该是多久?三年太短,十年似乎又太长,人人都说七年之痒,我倒是觉得五年基本上算是个临界点,要么向好的方向发展,要么向糟糕的局势蔓延。

人生每个五年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至少在我看来,五年是人转变的一个时间档口,你和一个人相识了五年,她的外貌,行为,个性都会发生悄悄的变化,其实不是变化,而是一点点不用掩饰了。她不会再是你眼中的美女,帅哥,不过和马路上所有人一样的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