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迷城猜想
2855100000001

第1章

第一章

1。时间:2011年9月17日。地点:广州东风中路某机关大院。关键词:手信。

项庄被专案组带走的那天,广州的天空中正弥漫着重重雾霾。傍晚之前,几声沉闷的雷声过后,好像还飘了几丝秋雨。

项庄名字不叫项庄。户口簿和身份证写的都是丘武剑。读中学以前他叫丘武剑,因为那时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典故。自打读中学以后,几乎都没人叫他丘武剑了。单位同事中,年纪比他大的叫他小项,比他小的叫他老项。有一次机关服务中心发劳保用品,他愣是没领成。发东西的小李平时就较真儿,说他明明叫项庄,为什么要冒充丘武剑。叫他项庄的的人多了,连丘武剑自己有时也忘了自己叫丘武剑了。有时,人家喊到丘武剑,连他自己也要愣上几秒钟才回过神儿。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干脆也叫他项庄得了。一呢,随着故事的进展,我相信丘武剑也会成为各位看客的老熟人儿,既然是老熟人儿,叫他项庄估计他不会不乐意吧!二呢,叫项庄比较保险,这故事万一以后火了,也免得有人对号入座和我打官司。

项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HN老家考大学考到中山大学读书,到毕业后分到这个单位上班就没挪过窝。在广州一晃十几年了,用老广州的话来说他已是新客家人了。他这个新客家人却娶了一个正宗的梅州客家人做老婆。老婆余雨甘是他大学同学,在《南方周末》做调查记者。同样是耍笔杆子的,老婆可比他牛多了。项庄工作的办公厅秘书二处,也是一年四季同文字打交道。他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自己一年四季,熬更守夜写的东西没有五百万字,最少也得有三、四百万字。可那些报告啊文件啊,对于真正的撰写者来说几乎一文不值。即使在党报党刊上发表了,署名者和拿巨额稿费的也不是自己。余雨甘就不同了,她写的那些新闻调查,虽算不上字字值千金,那也是篇篇值千金啊!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老婆一篇调查新闻的稿费,比他一个月工资还多。唯一能使项庄有一丝安慰的是,自己工作的单位还算体面。

秋风起了,紫金花缤纷而下。又一个秋季在老去。

出了地铁一号线中山纪念堂站,踩着铺满落红的林荫大道,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项庄上班的地方。

大院里的建筑大都是上个世纪所建,几十栋错落有致的建筑物,掩映在大片浓郁的木棉树和紫荆树丛中。和珠江新城等新区相比,这儿少了许多繁华与喧闹,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稳和霸道。还不到八点,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步履匆匆地奔向各自的岗位。这样的生活节奏项庄已过了十几年了。但如今在他眼里,却已是物是人非了。

自从那件事发生后,项庄知道自己就像一颗失联的卫星,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轨道了。

故事还是从两个月前说起吧。7月份,女儿放暑假,项庄带着老婆孩子,回了趟HN老家姬家寨探亲。逛开封老街夜市时,在地摊上顺便买了几样东西,准备作为手信送给广州的亲朋好友。

回广州上班后,老婆把胡辣汤、大枣啊什么的,带去了办公室给她同事们吃。剩下的项庄拿了两条极品黄金叶香烟,还有一个在相国寺地摊上买的一件仿古玉琮。香烟值钱点给了秘书长。李玉刚不抽烟,项庄就把那个灰不溜秋的所谓古玉琮,顺手送给了他。

事就坏在这个经过讨价还价,花了七百元钱买的仿古玉琮上。李玉刚处长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妞、不打麻将、不唱歌,是我们办公厅出了名的“五不男人”。虽说只是个处座,但他可是办公厅最有含金量的分管公交商贸的二处的处长啊。人才三十出头,跟的又是新从外省调来的常务副省长,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前些日子,传闻说根据他的老板鈡副省长的提议,组织上正在考察他提职副秘书长的事。

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钟副省长却意外地出事了。据说,中纪委在突袭钟常务时,从他老家和调来广州后的新家里,抄出了满满两卡车东西,其中就有项庄送给李玉刚的那件讨价还价,最后七百元成交的地摊货仿古玉琮。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钟副省长所犯之事主要在其上个职位,来GD任职是组织上的调虎离山计。而李玉刚呢,是为了自己提职之事更加稳妥,倾其所有送了九十万给钟副省长。后来又觉得分量不够,就自己耍了个小聪明,把项庄送给他的那件手信—仿古玉琮,当作真古董送给了钟常务。而中纪委呢,在清查赃物时又判定,那两卡车赃物里,仿古玉琮是价值最最高的。据说,为此他们还请了故宫博物院的两位专家来鉴定。鉴定结果是两位专家一致认定,这件古玉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皇家镇国之器。还拿出资料说,2011年纽约佳士得春拍时曾拍过一件和这件古玉差不多的,当时成拍价是一百五十万美金。

这下麻烦大了,李玉刚进去了不到一天,就供出那件古玉的来历。顺藤摸瓜,项庄自然也牵连进去了。等他们查清项庄这个工龄十三年年,却仍在办公厅二处做一个老实巴交的调研员后,组织上也就没有继续冤枉他。经过办案人员内查外调,听说还专门派人去了开封古玩市场。一个星期后,他们把项庄放了出来。下的暂时结论是:此人与该案主要涉案人员没有直接利益关系,错把真品当赝品手信送人,可免予刑事起诉,但鉴于该同志行为不够严谨,已不适宜担任现职,应予免职调岗。

你说项庄冤不冤。他老婆说的一句话万分实在:地摊货以假买真,在文物收藏界你这叫捡到天大的漏;转手送人又被人以假充真再送人,官场上这叫瞒天过海。因此,她给项庄的结论是:天下第一大奇葩也!

自从出来那件案子之后,项庄就从自己辛辛苦苦耕耘了十几年的办公厅秘书二处,调到了厅政策研究室做一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闲杂人员。闲杂人员也有闲杂人员的活法。首先,虽然来上班也没你啥事儿可干,你却不能无故旷工,而且要朝八晚五准时上下班。如有不打招呼的无故缺勤,立马就会有人来问寒问暖了。其次,你还必须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正襟危坐。当然在座位上,你还是可以喝喝茶,上上网,看看报纸的。

有几次项庄忘了自己的身份,已不是灼手可热秘书二处正处级秘书的身份,又象以前一样流窜到别的部门去胡吹乱侃。第二天,厅人事处刘处就笑眯眯地端着常年不离手的保温杯过来了。“小项啊,最近很忙吗?”项庄连忙说:“不忙!不忙!”刘处喝了口茶润润嗓,“现在到年底了,各部门都在忙着总结工作,思考下一年度工作安排呢。”刘处端着他那个宝贝杯子转到靠墙的那排书柜前,一边用眼睛扫着那整柜的蒙尘经年的图书,一边漫不经心地撂了一句:“没事多看看书。”说完,又喝了口茶,度着稳健的方步走了。

望着刘处远去的背影,项庄心想,莫非老子今后的天地就真是这十步斗室啦!

2。时间:2011年11月3日。地点:GD揭阳看守所。关键词:探监。

人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能适应环境的动物了。

转眼间,项庄如困兽般幽居政研室已俩儿月有余了。一日,闲至无聊,项庄突发奇想:去看看李玉刚。

递上病假条,辗转了几趟车,才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案子虽还没结,但由于李玉刚涉案还不算太深,暂时还异地关押在揭阳这个看守所里。

办完手续,见到李玉刚时他们两个大概都有些吃惊。项庄惊叹于:这才不到半年的光景儿,居然把一个昔日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青年俊才,整治得象一个饱经沧桑的流浪汉。一眼看去,昔日油光水滑的背头被一个大秃头替代。往常堆满笑容的圆润脸庞,好像刚被做过吸脂瘦脸但还没来得及做拉皮。

李玉刚的吃惊,大概是他做梦也没想到项庄会来看他。沉默了大概有两三钟吧,李玉刚干咳两声,勉强挤出了一丝苦笑:“对不起了兄弟。我连累了你。”项庄也不知道如何接他的话茬,只好说:“既来之则安之,给你带来了些营养品和几本书。”李玉刚似乎带着哭腔,连忙不迭声的说:“兄弟!我害得你这么惨你还来看我。以后如有机会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

项庄从干警那里得知,李玉刚自从关押到这里以后,除了一个叫柳眉的女人来过他一次外,几乎就没什么人来探望过。李玉刚的老婆、家人更是一次面都没照过。

实在觉得没啥话可说,加上探视室有监视探头,又有干警在现场。就在项庄准备要走的时候,李玉刚眼神里似乎流露出些不舍,几次张嘴想说些什么,又似乎开不了口。

项庄看李玉刚眼睛快速扫视了一下监视探头,又睃了一眼坐在几米开外的干警。然后,李玉刚压着嗓子,用几乎勉强能听得到的声音说道:“项庄,你如果方便的话,帮我清理一下我放在机关小食堂碗筷储物柜里的东西。那是我唯一的个人财产了。”

说到这儿,项庄看到李玉刚的整个左脸,对,是整个左脸庞,包括左眼、左眉毛、左嘴角,很夸张的抽搐了一下。突然,李玉刚放开嗓门:“我只要碗筷,其他你看对你有用的你就留着吧。”

事后,项庄庆幸自己当时注意到了李玉刚这个怪异的动作。而这个怪异的表情,也几乎改变了项庄后半生的命运。当然,这是后话了。

办公厅有两个职工餐厅:大餐厅是供一般职工就餐用,小餐厅是处级以上干部就餐的地方。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个装修豪华的有包房的,供省领导们使用的接待餐厅了。

小餐厅在机关服务中心的三楼。项庄专门选了一个星期五的午饭后,这个时间段人少。在机关职工食堂就过餐的人都知道,这种食堂一般都会在靠墙的位置,设置一排类似超市储物柜的不锈钢柜子。每一小格柜子上一般都有标号和储放碗筷人的姓名。

调离秘书二处后,工作日没有那么多应酬,项庄几乎天天在小餐厅就餐。因此,很容易就找到了李玉刚的储物柜。项庄用一把事先准备好的螺丝刀轻易的就撬开储物柜:一本16开杂志大小的柜子里,仅容得下一副碗筷的。三只大小不一的不锈钢碗摞在一起,最上面放了一只汤勺和一双不锈钢筷子。

“这李玉刚也太******屌毛啦!还说什么他只要碗筷,其他有用的东西归为我。”这破储物柜里除了这副吃饭的家什儿,空空如也!项庄苦笑着把那副碗筷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里,走出小食堂。

都快下到二楼时,项庄心有不甘,又鬼使神差般地返了回来,重新打开柜子,仔细地再检查了一遍。

储物柜由于半年多没人使用了,连里面都浮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饭碗留下的水渍,已经在柜子底部留下一圈清晰可见的黄色锈迹。屁大点儿地儿,柜子的空间一览无遗。唯一目光不及的地方,就是柜子的顶部了。项庄把手伸向柜子的顶上,顶部四周似乎有一圈一寸多宽的框架。在紧靠柜门上方的框架上,项庄终于摸到一个东西。一个只有大母指大小的物件。

3。时间:2011年11月21日。地点:广州东风中路某大院。关键词:优盘。

周五快下班时,厅政研室王主任打电话把项庄叫到他办公室。王主任郑重其事地给他安排了一项工作:调研珠三角地区“腾笼换鸟”战略实施情况。

“腾笼换鸟”战略实施情况,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把台商、港商的出口加工企业赶出珠三角后,GD经济还成吗?

不管怎么样,这是项庄从秘书二处调到这个部门后的第一项工作,而且是个大得无边的选题。因此,王主任给项庄的期限是三个月,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供省领导决策参考。

十一月份的广州仍是闷热天气。星期一,在职工食堂吃好早餐到办公室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就走得项庄衬衫后背湿透了。开门、开窗、煲开水三件事做完已经差不多九点钟了。

自从调到厅政研室后,项庄就再没喝过极品铁观音或冻顶炭烧乌龙这些好茶了。

冲了一壶自己在超市买的碧螺春。碧如荷色的汤水在玻璃杯中寂静的地张望着项庄,仿佛净身后等待着皇上享用的皇妃。

燃一支香烟,茶饮过三盏,浑身通透着舒坦。

项庄这才大致浏览了一下王主任拿来的调研提纲。无非又是“腾笼换鸟”战略实施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对策。

象这样的老套路,对于项庄这个在秘书二处干了十几年的老秘的来说,基本上是老公公上儿媳妇儿床—熟门熟路。

王主任可能也知道实情,之所以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一是可能觉得总让项庄闲着也不是个事儿;二呢,不管怎样,项庄和他也是多年的同事加老同学。给个情面呗!

想到这儿,项庄顿时觉得人轻松了许多。这也才想起上周五在李玉刚储物柜里找到的那个东西—一支枣红色8G存量的优盘。

项庄把优盘插入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却是一堆乱码。起初,他还以为是办公室的电脑操作系统版本太低造成的。结果,晚上下班回家,项庄用家里的电脑还是打不开。这才想起,李玉刚这个混蛋可能在这支优盘上加密了!

项庄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去看守所探视李玉刚过程,好像在说到储物柜的时候,李玉刚的神情显得既紧张又神秘,似乎在有意躲开探视室的监视探头,和坐在不远处的干警。这说明,他当时就在暗示项庄,储物柜里有重要的东西!但又好像在提防着,不想让警方知道这个事情,最后还故意一下子提高嗓门:“我只要碗筷,剩下的全归你了。”

这是不是李玉刚在次提醒项庄:储物柜里的东西与他利益攸关!

再往深了去想,项庄自己判断,李玉刚可能也知道,象他这种角色,如果真出了事,家里、办公室肯定会被办案人员抄个底朝天。单位食堂储物柜,是一个既不会引人注目,又相对来说最安全的地方。

项庄心想,我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私房钱了。

就是不知道李玉刚这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你既然觉得有愧歉项庄,还弄得神秘兮兮,要他到那个储物柜给你收拾东西。再不济,******也放两条中华烟或者半斤虫草啊啥的在储物柜啊。结果却是顶了那么的风险,项庄还找了半天,找到的却是这个打也打不开的破优盘。

是耍老子?但项庄回想起当初李玉刚那神秘劲儿,好像也不是啊。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支优盘里是不是真藏有什么惊天大秘密!

要不然就无法解释,这龟儿子既不藏金也不藏银,偏偏就冒着危险藏了这么个玩意儿。李玉刚,你个龟儿子,你不是不想让我知道你优盘里秘密吗?离了你李屠夫,我还就非要吃带毛猪了?项庄想到这儿,抄起电话打给了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