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们的青春与这个世界
28497900000006

第6章 那些追求理想的少年们(3)

第五节:我们接受的具体教育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逃避不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环境通过我们的老师家长来给我们施加影响,那些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无不是自己认为最好的,在他们要求我们怎么做的过程中总是结合自己的认知,促使他们这么做的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来自社会的巨大的力量,我们任何人都很难抵抗,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是这个社会系统中一个部分中的一员,他们对于我们的善意是无法否认的,但是他们这么做的时候若是不能考虑到我们自身的情形——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特殊天分的人来说,就会限制我们的自由,会无形中限制我们自身的发展。在2014年以前,我们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面也并没有对于人文社科艺术的鼓励,但是到了2015年具体情形已经变了,我们的国家正在鼓励我们接受一些人文社科的教育,这是前一段时间发生的。

考虑一下我们的教育状况吧,其实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全面覆盖式的,各门学科都有,都需要学到一定的程度,学习的范围比较广阔。这跟几十年前的情形似乎不太一样,其实,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为了应对于我们的时代各种纷繁的发展。我们感觉惊奇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还没有从古代的那种状况中走出来,我们社会是跳跃式的发展,我们接收的教育相对于几十年前来说也是跳跃式的。现代社会的趋势也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刚刚结束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转变成为以创新为主的经济发展,正在迈向一种高度精密、效率极高的道路,想要在这样稍微有些复杂的社会中发展,我们所学的基础知识是理解这个现代世界所必须的,但是也无形中造成了我们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那些知识,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天赋特长,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并对此非常有怨言,说是压抑了人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

可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跟我们这个时代也有关系,首先是教育资源的限制,再就是自己的时间和天赋的限制,想要不聚众在一个教室里面接受一个老师的教导,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资本去单独的请老师来他上课呢,并且一个人只有适当的在人群中成长,才会身心健康,人的生活毕竟是离不开集体的,在一起上课或许违背了个别学生那表现得不太明显的对于独处的需求——这样的人往往是那种属于极少数的天才,但那也是大趋势之下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其实那种真正的天才不会因为这种教育被埋没掉,他们会在后来的时间里认识到自己的才华,真正的才华是需要经历真正的磨砺才会显现并且迅速成长。我们在学校时的课业繁重,但是说压抑了一个人的天赋和创造力那也不尽然,真正的人文艺术这种珍贵的事物从来不会真正被抹杀掉,若是随着时间消失了,那也绝对不是真正的天赋,它只会随着个体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强,实际上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东西不仅仅让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了解的更为深入,而且学校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只会成为真正的人文天赋的养料,人文天赋绝对不是初中时候在联欢会上唱过很多首歌,经常是文艺汇演中的宠儿那样的天赋,不是小时候钢琴绘画很不错这样的表现,也不是从小自己的作文就写得很不错这样的所谓特别突出的天赋。

所有在初中或者高中时期所表现出的优秀那都是象牙塔里面的未经风雨考验的优秀,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美好离真正的美相差比较远,所有的美的材料都应该需要取自现实世界,他们还远远没有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面展现过,所有的天赋在进入社会之后并转化为自己的生产力之前,都必须要经历一番关于这个世界的痛苦的反思然后才会迸发出力量,真正在学校时期就因为人文艺术天赋而出名这样的例子毕竟少见,并且在少年时期成名的人很难说他有很高的人文艺术素养,只能说他们对于那个年龄的人所关注的一些东西比如爱情、忧伤有独特的理解,但是因为对于事物的全面的认知很难在少年时期就完整形成,他们仍然需要在后来的时间里继续学习,并且即便那个少年成名的人后来长大了,那也很容易受到这个年龄阶段见识的限制,甚至可能停留在一个比较平凡的层面,这个往往跟人的天赋有关。真正的人文天赋,它往往要经过长大成人直面社会的磨砺之后才能圆满,这几乎是不可打破的铁律。那种磨砺不一定是因为穷困不堪,或许仅仅是内心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的强烈的不适应,是对于自身以及周围人存在方式的不满意,想要在认知上面寻找到一种方式或者干脆想要做什么事情让自己所面临的具体情形可以好一些,那些成功人士们有很多就是渴望改变自己的情形结果就改变了世界。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因为表达层面和表达能力的问题,还得有极高的文化素养来支撑他们的表达,若是没有接受高等教育,那么在表达过程中不仅仅心理上会有不自信,实际上,高等教育所给予他的极高的视野也的确能让他本人看得更远,从而让表达更完备。依照现实中的事例,的确存在没有接受高等教育就在人文艺术领域旧有极高造诣的,比如许巍、伍佰,但是他们极高的成就却是源于他们自身极高的天赋,并且他们后天也有学习,但是不得不说,在他们出生的时代,在当时的大环境之下,周遭的人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在他们那个时代来看其实是不算低的,而且他们都是那个领域的先行者。我们所谓在大学的教育最多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比其他人来说更加全面的视野,但是那些我们在大学里面得到的视野,就如同站到过一座高山上去俯瞰下面的世界,但是关于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走下高山上的象牙塔,并且形成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的生活的认知和技能这样的具体的事情,则还是需要我们后天的学习,并且注定是一个痛苦烦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