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们的青春与这个世界
28497900000046

第46章 我们的现状(3)

大家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所有人的职业存在之根基实际上就直接或者间接的满足着别人的需求,追求新鲜与快乐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前提,各种人身权利就是基于这个问题而提出来的,除此之外,人的健康以及满足简单的衣食住行也是人们追求更高级的能给自己新鲜感的事物的前提,许多商品和一些人的工作内容就是围绕这个而展开的,比如律师、政府工作人员,他们维持一些基本的秩序,医生让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去做自己想做的,老师的工作则是让人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的时候明白一些技术或者基本规则,我们在学校学到的基本规则是一些道德或者法律常识一类的东西,它可以让我们避免伤害到别人或者自己,那些技术则是一些关于自己谋生的技能,当然这些技能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自己的天赋,但学校的教育则相当于为我们天赋的开启所需要的钥匙。直接参与人们追求新鲜感的工作基本上具体商品的生产者,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维系人们创造出来的事物合理流通的学问。商品与知识已经构成一个国家最强大的武器,而真正高级的有好处的知识和更有吸引力的商品的获得更是需要时间和才华的积累,也是一国的强大的武器,比如那些操作系统。

其实,那些更有价值的商品和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资本运作的结果,资本又是商品和知识的积累,因此资本也构成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商品、知识、资本,便成为一国竞争的资源,资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后来者,但因为它所拥有的直接作用在现代世界是其他真正的财富所无法取代的,所以资本也变得重要。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出现强国越来越强而弱国越来越弱的局势,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想法设法增强自己国家在商品、知识和资本上面的优势,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在不自觉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越是在关键知识上有比较深的水平积累的国家,他们的民族的民族就趋于更强盛,那些关键知识毫无疑问就是尖端的科学技术,至于原因会在后面讲到。对于资本、商品、知识的追求正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令这个社会出现了极大的不平等,但是这种不平等从古至今都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人们的生活状态一直在得到改善却是事实。

历史上关于发展的悖论

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没有经济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会不断生出,这样的认知在现代社会比较普遍,但是在人类发展初期则不那么被认同,甚至是遭到那个时代的某些精英的坚决反对。我们国家一直到近代才把发展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视起来,这中间有一些认知方面的偏差,并且在古代那样一个管理力度不足并且也没有各个学科的专门的知识来应对发展的变数,所以商业发展在那个时代一定程度上是有可能失去控制的,让我们从考察人类发展开始。

当人们刚刚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没有现成的衣服和食物,他们的生命没有保障,内心一定特别惶恐不安,经过很长的一段类似动物的挣扎以后,人们在基本生存上有了保障,并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定的生产剩余,于是工具、神话和神明被族群里的个别精英发明出来,用来解释周遭无法理解的世界,以满足人们对于无法理解的事情的求知欲,来让他们获得内心的安宁,给他们心灵以力量来对抗周围陌生的世界,那些部落里的被人畏惧并且崇拜的长老成为最初的神明,人们期待得到他们的保护,我们每个人都脱离不开周围的人的安慰,否则就会陷入惶恐的困境。

那个时代跟现代不同,那个时代是没有个人精神需求存在的,因为那个时代的各种知识并不发达,没有所谓的孤独、精神需求和心理疾病,那些孤独、心理疾病和精神需求是因为知识和文明的发展,在文明不发达的年代因为没有承载这些关于精神缺失的具体的认知,神明、神话和宗教便是最大的安慰,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停留在一个极浅的层面,所谓的某个人在某个时刻出现的隐隐的不安,只要进入人群中就消失了,因为人群能给人安全感,所以那个时候可以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基本生产之中,若是有谁因为生病不能生产,那么最后也只能等死了,因为没有药或者其他科学的应对方式可以治疗,那个时候的医学还停留在比较粗糙的极端,即便有个别神医被吹得神乎其神,但毕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是这个时候的生产是比较低等的,停留在一种非常原始的阶段,甚至对于技术与商业有一种敌视。但是生产阶段再原始,生产力水平再低下,对于那些权贵来说,他们也不会缺少财富。封建时代的那些统治者们认为人们对于商品的追捧流会坏了人们的品行,而对于技术的重视更会让人脱离自然,这是跟圣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违背的,这种想法自然是过于片面的,是脱离了人的基本生活情形的说法,并且这其中未尝没有蕴含着某些统治者的自私的意志,而圣人的的只言片语被他们不合理的使用,但我们的圣人真的说过这样的话。

2500多年前,我们的古代曾有这样的一篇故事,它或许是后来的统治者反对商人和手工业者等一批自己的不可控因素的最有力的武器了,但是从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作者庄子的视角是过于小众了,脱离了大部分人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