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们的青春与这个世界
28497900000012

第12章 贴近自身的现实(2)

第二节:古代人的简略状况

在我们了解的信息里面,在几十年前或者更久远的那个时代,大部分人一生都居住在一个地方一生蒙昧,关于现在这个时代的信息技术和其他更加丰富的东西,他们一定想都想象不到,至于青春的疑惑——如果真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大概会被称为沉入魔障吧,他们眼中周遭的世界和自己好几辈人的一生都是那么过来的,哪会有什么问题呢。民国时期、清朝、明朝这些时候,我们不用想也知道,他们的日子一定没有我们的生活方便,没有汽车,以人行走的效率,一天走不了多远的路,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一生都没有见识过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与奇特,而今天这些只需要我们花费几天时间往有瀑布的地方去一趟就可以了,便利的交通会替我们解决仅靠人的双腿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带回照片永远珍藏起来,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去现场,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图片见到瀑布,与真实瀑布相比,差别不会太大,还比较节省成本;他们也不会有丰富的业余时间娱乐,不说他们大部分人为了吃饱饭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伤春悲秋,即便有很少的时间,他们也没有很多的娱乐方式,基于手机和电脑的那么多的媒体娱乐方式就更不要想了,安安静静地看书也只是少数人的特权。他们一生面对的就是他们所在的那一小块地方,大多数人永远都走不出去所在的那个县城,对于世界的描述只存在于对于那些读过书的人说的话的想象,连那些读过书的人虽然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可那毕竟是少数人,走的路也不会太远,而且也只是在特定的时期之内,之后就不会再动了,因为受到双腿的限制。在那样的时代,真正见多识广的只有那些精英们,比如苏轼,而那些精英们付出的代价很有可能是颠沛流离,仕途不畅,因为那些仕途顺畅的最后总会到京城,如果不是不可抗的原因,没有谁会想要经常挪动自己的住处,那意味着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和内心对于环境的重新适应。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面对着同一片土地,官府以及那些小吏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很难抵御的存在,因为什么都不懂,终日活在愚昧里,在同一层次的人中间的相处也不见得是非常友好的,这样的情形现代世界也存在,但现代世界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把不平表达出来,并且获得应有的公平。

普通民众教育也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大部分人受教育水平依然比较低,在更久远的年代,军阀时期、民国时期或更更遥远的封建时代,人们也不是对于自身的生活状况没有了解,而是大多数人不具备基础的表达能力和合理的认识能力,他们或许能计算明白自己的田地有多少,需要交上多少税收租子,知道谁家的田地比较好,在种了什么之后,现在再种另一种什么作物可能会有比较高的收成,也或许知道上面的富农、地主或者更高的统治者们对他们公平不公平。但是他们绝对不知道关于人权、民主、反抗、审美这些东西,老婆、孩子、房子、收成便是他们的世界的全部,他们的一生都被土地牢牢的捆绑在那里,所有的真理、快乐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什么事物能比土地更能给他们安全感和快乐。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大多数人也还都是这样的想法。在那样的时代,即便少数人具备了表达能力,他们的认知却没有办法获得大多数人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传播方式欠缺的问题,而是有文化的人的认知并不能被埋头劳作的人所接受,劳作的人只注意到自己当前的状况,即便在再有文化的人看来非常糟糕,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这些或者用自己的世界观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很难接受观点,因为他们的祖祖辈辈还有周围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合理,变化意味着风险,人很难有勇气让自己一大家人去承担那个未知的风险。除非是遇到了不可抗因素,比如武力、造反、战争这些破坏基本规则的情形,不仅仅因为战争过后会面临资源重新分配,而且也是因为没有选择,这个时候改变才会发生,这便是作为古代大多数人的面临的生活,可以说那个时代的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根本就没有起到大的作用,即便是个人所学非常丰富完善,也很难极大的改变什么,因为有相关利益集团的阻挠——他们的力量往往非常巨大,不通道理的民众们也会成为帮凶,连皇帝都对抗不了那种力量——这种情形一直到现在都存在,这甚至是超越历史的规律,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会一直存在的。那个时候,在发展上面没有相关可靠的科学依据,只是最基本的自然经济,对于商业不够重视,对于社会经济中的新现象也是拿着圣人典籍持仔细比对,试图从圣人典籍中找到关于发展的只言片语,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在决策程序上只是一个人在做决定,而没有相关机构给予支持,而这个人的能力跟私欲便决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这个决定可能影响的是一个小县城、一个郡甚至是一个大省。大家都知道,若作为一切的基础——在经济上不作出改变,那么其他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事物如人的觉悟显然是很难完成的。往往结果是,伟人们在为他们做事的时候,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甚至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可能还会扮演反动派的角色。这样的情形古今中外并不少见,比如路德在进行全民宗教改革的过程中,有一群农民因为不明白事情原委试图暴力革命,结果路德无奈亲自下令屠杀,其实,路德本身也只是出身于普通的矿工家庭。一直到今天,我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归根究底的原因在于,一个人对于自己很执着的事物如果没有完整的认知或者吃到大苦头和体会到真正的绝望,是很难从里面走出来的,他们就会成为那些试图改变这个糟糕局面的阻挠者,而完整的认知通常是最难的事情,因为那意味着长远的目光以及庞大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