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2834200000965

第965章 番外七 风暴(3)

周乾搂着萧明瑜,“偌大的皇宫,还怕找不出合用的人?慢慢找吧,总能找到的。”

萧明瑜点头,“皇上说的是,倒是我太过杞人忧天。”

周乾又问起另外一件事情,“听闻魏家在母后耳边唠叨了一些不中听的话。”

萧明瑜白了周乾一眼,“皇上都知道了,还问?不就是老生常谈,说我是妖精变的,将皇上给迷惑住了。所以才能独霸后宫,获得皇上的独宠。”

周乾得意的笑了起来,“这话很混账,却也说对了一件事情。朕的皇后的确是妖精,尤其是在床上,将朕迷得五迷三道,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萧明瑜哈哈大笑起来,“这话千万不能传出去,不然我是妖精的流言可就被坐实了。”

“朕喜欢你这妖精,又好看,又聪明,还有钱,还能替朕出谋划策。这么好的妖精哪里去找,朕只要你一个,别的人连你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萧明瑜望着周乾,抬手轻抚周乾的面容,“好久不曾听到皇上的情话,猛然一听,臣妾的心都要融化了。皇上可要记得今日说过的话,不能忘了。”

“放心,朕就是忘了自己,忘了国事,也不会忘了对你的承诺。”

萧明瑜感慨,感情闷骚的人,说起情话来,也是极为惊人的。效果也是极好的。

马忠同韩家的效率都很高,没几天,马忠就将萧明瑜需要的各类资料送来了。萧明瑜一页一页的翻看。不出所料,那天宫宴上,让周乾选秀和立太子的人,除了遵从道统几个老顽固外,跳的最厉害的人,都是世家子弟。这些人同宫里或多或少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送女儿进宫,想要立下太子,这两件事情都同他们休戚相关,都能从中谋取到相应的利益。

韩家派人送来的资料很详细,不光是介绍了这些人的出身背景,朝中的利益关系,还介绍了家族情况,让萧明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萧明瑜笑笑,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看来上一次沈民有的动作,并没有让太多人得到教训。而这一次,萧明瑜将不会再手下留情,将给这些人家一个致命的打击。

至于那些世家闺秀们,情况都相差不多。容貌才情出身皆出众,相信这些人家都是想送女儿进宫,攀高枝的。

萧明瑜淡然一笑,对于这些闺秀,可以晚点动作。但是对于世家的打击,萧明瑜打算,从正月就开始。这一次不光是从经济上,更是要从政治上打击。经济上的事情,交给沈民有和冯长根,政治上的事情就交给韩阁老。不过在发动之前,萧明瑜还要派人制造一点意外和话题出来,如此韩阁老才能理所当然的介入。

广明元年的正月,注定是不太平的一个月。先是吏部尚书家里闹贼,结果发现儿子同自己的小妾私通,当场将吏部尚书气了个倒仰。更可怕的是,此事竟然被传了出去,还传的大街小巷都是。接着又是都察院某位大人,在外养外室,结果被原配知道了。正月里头,原配就带着人浩浩荡荡的杀到外室那里,闹出好大的风波来,一时间也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再有就是户部某位大人,家中小妾的娘家人出手阔绰,其中竟然还有御赐的东西。一时间全城哗然。

周乾不等出了正月,当即就命人彻查,并且夺了户部这位大人的官职。竟然敢将御赐的物件给小妾,还被小妾拿给娘家人充场面,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大不敬。不查不知道,这一查可不得了。竟然从户部尚书家里查出好多逾制的东西,还查出完全不符合户部尚书家世的财物来源。不用说,十有八九是贪墨来的。

周乾当着朝臣的面,摔了两次茶杯,一次砚台。只有一个意思,无论是谁,严查,一定要严查到底。谁敢替这位官员说话,那就视为同谋。同时,吏部尚书同都察院那位大人,一个家风不严,一个私德不修,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吏部尚书闭门思过,整顿家风。都察院的大人则是被罢官。自己道德上都有问题,还敢任都察院的官职,还敢整天弹劾别人,当真是岂有此理。

正月还没出,朝臣们已经个个提心吊带。瞧着广明帝这行动,典型的来者不善啊。有人就联想到大年三十的宫宴,莫非皇帝是在打击报复。这也太过分了吧。百官本就有提醒皇帝,监督皇帝的责任。要是没人监督,皇帝想干嘛就干嘛,这国家岂不是要乱套了。

私下里就有人在串联,要不大家一起上书,打个擦边球,好让皇帝知道民意不可违。结果这些朝臣们还没动作,京城又出事了。好几家钱庄都发生了挤兑潮,一时间京城是人心惶惶。就连朝臣们也无心办公。难道是出事了吗?怎么会发生挤兑潮,为何朝廷一点消息都没有。

紧接着,又发生了几起商业案件,不过这些冰没有引起朝臣们的注意。等到大家回过神来的时候,好几个世家,都陷入了财务危机,不得不借债度日,要么就是典当度日,这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据朝臣们了解,这些世家可都是富甲一方,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众人摇头,别提了,不知被谁盯上了,生意上接连出事,好几个商铺都落到了别人的手里。而且对方来头貌似很大,这些世家联合起来,也不能拿对方如何。

有精明的人就联想到去年有段时间,仿佛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不过那一次没有这一次严重。紧接着就有人联想到萧明瑜身上,心头在问,莫非这一次是皇后娘娘的手笔。

先是皇帝来阴的,接着皇后又紧随其后,同样也来阴的,这两口子是要逼死人吗?偏偏朝臣们是有苦说不出,只因为韩阁老配合着周乾萧明瑜,又发动了一起更为猛烈地风暴。这一次不再局限于某几个世家,朝臣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被牵连进去。地方上,尤其是江南和两湖的官员,有不少人也牵连了进去。这就是史书上大写特写的广明元年户部贪墨案。因为一个小小的案子,最后发展成一个窝案,一个大案,也难怪会在史书上大写特写。而这一次,也进一步的巩固了周乾的地位,同时,不少年轻人趁机上位,其中有部分人在将来都成为朝廷栋梁,名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