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轶闻中,为楚王所宠幸的新人危及郑袖的地位。为了自身的安危,郑袖必须有所谋划。她别无选择,不可能求助于法律。美女乃是新的妃子,而夫人郑袖则是其前辈兼王后。于是,她以一个强者的姿态介入其中。按照“通常”的做法,她会对新人百般刁难。可是,郑袖旨在排挤新人,重新赢得楚王的欢心。公开与新人作对并非明智之举,因为新人深得楚王宠幸,那样只会令楚王迁怒于郑袖。所以,若要除掉新人,郑袖的手段须得高明。
她对新人非常友善,这是一笑里藏刀之计,新人见她对己如此友好,自是非常感激。一旦赢得新人的信任,便给后者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新人掩鼻以讨好楚王。而楚王感动于郑袖与新人交好,因为后宫女人不争宠可以让楚王少许多的烦心事,也就对她更加信任,这又中了她设下的圈套。他听信郑袖的谎言,却不知郑袖意在离间他和新人的关系。当楚王问及新人为何总是掩鼻时,郑袖先对之以“不知”,拒绝作答。待楚王再次追问时,她才说是因为新人不喜欢他的体味。一开始,郑袖假作为难之色(假痴不癫),刻意让楚王心生疑窦,令其了解真相的心情更为迫切。在楚王的追问之下,郑袖这才假意颇不情愿地说出原因,这又用的是欲擒故纵计,先是让楚王变得烦躁不安,这样他就会越发坚信她说出的事实确凿无疑。
郑袖计划得非常周密,此前她已关照侍从要绝对顺从。这里用的则是顺手牵羊计。郑袖事先已料到楚王闻此定会怒火冲天,并会吩咐侍从对新人下手。于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她要求侍从绝对顺从,以防错失良机,自己却并不动手。这又是用了借刀杀人之计。细细分析,可以看到郑袖运用了一连串的智谋,而这些智谋又全都互相交织,围绕着一个目的,形成一个连环套。
看完这则故事可以知道一个女人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爱,她可能是一个天生的计谋家。
【计名典故】
本计名见于《元曲选》中《锦云党暗定连环计》杂剧。《三国演义》第八回也有《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兵法圆机·迭》说:“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百计迭出,算无遗,虽智将强敌,可立制也。”认为采用两个以上计谋,环环相扣,缜密无遗地作好决策,那么即使智谋再高、力量再强的敌人也能制服。在三国时的赤壁大战中,刘备的谋士庞统诈降曹营,而后怂恿曹操把战船用铁索勾连起来。表面上是帮助魏军克服不习惯于水上作战的弱点,实际上是让这些船只在遭到火攻时无法逃脱。后来周瑜又用苦肉计派黄盖诈降,火烧赤壁,这一个个计谋套用,成为完整的谋略链条,显示了连环计的鲜明特色。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本篇主旨】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然后再寻找战机,以图东山再起,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因为无论哪一种战斗,谁都没有常胜的把握。在瞬息万变的战斗过程中,不机警就不能应付,不变通就不能达权,所以退却并非怯懦的表现,也不是英雄末路。只有采取适当的权宜之计,才能有重振雄风的可能。
【原文】
全师避敌(1),左次无咎,未失常也(2)。
【注释】
(1)全师:师,指军队。全,保全。保存军事力量。避敌:避开敌人。
(2)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易·师·象》说:“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左次,是指军队向后撤退。古时兵家尚右,右为前,指前进;左为后,指退却。全句意为部队后撤,以退为进,不失为常道。
【译文】
为了保全部队的实力,实行撤退也没有什么罪责,因为它并没有违背用兵的常道。
【故事论述】
这是一个逃亡的计策,是最无奈的一个选择,但却是一个最奏效的计策,大有老子之无为而治的胜利思想。
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今山东北部)的宰相,手下养着几千门客,供他驱使,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吃白食的无能之辈。孟尝君贴出一张告示,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返?”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至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偏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收毕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金,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癣疥之祸也,冯谖之计也。”
孟尝君的三窟便是:在齐国之外的某一国任职的机会,因百姓的忠心拥戴和王室祠堂而得以巩固的封地,以及他在齐国重新取得的宰相职位。如果其中一个甚至两个都不保,他仍然随时都可以找到藏身之所。所谓“狡兔三窟”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基于战略思想、从全局的角度部属的智谋。这一格言劝勉人们最好为自己多留几条后路,以便随时都能为逃亡做最好的准备。
冯谖为孟尝君设计的三条后路,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人人自危,所以说应该为自己留有撤退的可能性。本来孟尝君已被驱逐了,但因有冯谖为其设计,才没有落下可悲的下场。
清朝末年,时局混乱,朝廷进退两难。为了平定四川的叛乱,先是任命岑春煊前去调解。四川民众对这位岑先生印象颇好,因为这位前任川督执法严明,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可是不久之后,满人端方又受封为四川大将军,奉命将两支湖北驻军调往四川,镇压起义。清廷企图“恩威并济”。岑春煊启程之前,先有一封致四川父老子弟的文告,在文中直呼己名,措词巧妙,对四川满含深情,全文不过五六百字。文告马上在四川传播开来,对成都的围攻甚至都自发中断了一两天,全省的起义者都开始着手撤回部队。岑春煊深谙如何用文告打动百姓之道,并且毫不讳言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寥寥数百字,抵过百万兵。这里他先在心理上求得胜利,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郭沫若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倘若只有岑春煊只身赴川,那里的局势倒是可以平定。可是朝廷却走了一条败亡之路。它一面派岑春煊去四川谋求和平局势,一面又着端方用武力血腥镇压叛乱。这说明,朝廷对哪一方都不信任,结果则是抽了自己釜底的薪,陷调解人于尴尬境地。
岑春煊最后只得到汉口,端方却示威一般率师挺进四川,炫耀自己强军统帅的威风。抵达之前,他也发了一封文告,风格却和岑春煊的《告四川父老子弟书》有着天壤之别。满纸的威胁语言,若四川民众不与合作,他将“剿灭四川”。四川民众被逼无奈,奋起抗争。起义烽火最终竟绵延至外地。1911年10月10日,武汉爆发起义,直到如今,台湾仍然以“双十节”来纪念当年帝制的崩溃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当年,上海的报纸曾刊登了一幅讽刺岑春煊的漫画题为:《岑三少割须弃袍》。
岑春煊受命入川调解,却未抵达四川,是因为他尚未得到明确的授权,故而滞留在汉口,在那里亲历了革命军的起义。他除了另寻出路,已别无他法,只能离开了。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端方的情形却完全两样。他自以为能带兵横扫四川。然而他抵达重庆之日,便是自断后路之时。当时城中革命气氛高涨,他的部下身处其中,也开始军心动摇。假如他能像岑春煊那样聪明,索性把胡子剃了换了装扮,只身溜走,倒还能保得性命一条。在《百战奇略》中对此则有更详尽的描述:“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
这是一个识时务者要选的计谋,一个只想逞匹夫之勇的人很少选用此计。所以说一个智慧之人不仅仅是那些能得到什么的人,更是那些知道放弃什么的人。
【计名典故】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济,相传有《檀公三十六计》,但未见刊本。
此外,我国古代其他兵法也有论述。《淮南子·兵略训》:“实则斗,虚则走。”实是指力量强大,虚是指寡不敌众。也是强调在无把握取胜时,要使用一个“走”字。我国另一部兵书《兵法圆机·利》也有:“避而有所全,则避也”。避,指主动回避,撤退;全,是保全。意思是说撤退能保全力量,就应该撤退。《吴子·料敌》也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由此可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一、求和:二、投降;三、死拼;四、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因此说,“走”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