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2792000000059

第59章 三十六计(4)

这样一来,刘邦不得不离开关中。在从关中迁往汉中途中,他命人将途中的一条一百多里长的栈道烧毁。此举一方面可以防止诸侯、特别是章邯军队的入侵,另一方面也可以迷惑项羽,似乎刘邦再也无意回关中了。

过了不久,还是在前206这一年,没有得到项羽分封的田荣在原先齐国地区起兵反对项羽。刘邦命韩信(?-前196)作好进攻关中的准备。为了蒙骗敌人,韩信派一些士兵前去修复栈道。章邯得知,觉得十分好笑,说:“想用这么几个人把栈道重新修好,简直像儿戏一般。”其实韩信并非真的打算从栈道进攻关中。就在重修栈道开始后不久,他已率领刘邦军队的主力从一条小路,即故道(今陕西凤翔西北)迂回到了陈仓。章邯仓促应战,结果大败。暗度陈仓是刘邦与项羽一系列战役的开端。这些战役直到前202年方告结束,汉朝最终统一了天下。

三国时期是一段非常热闹的历史时期,当时有太多杰出人物,也可以说那是一个英雄可以寻梦的时代。最让人兴奋的是一个自称为汉皇后裔的卖草鞋的人出现在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并使用计谋夺得了本属于吴国的荆州(今湖北、湖南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于是一段斗智斗勇的故事开始了。

吴王孙权(182-252)意欲从刘备(161-223)手中夺回荆州。他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将吕蒙(178-219)。吕蒙获悉,荆州关羽在北上讨伐曹操时,并未忘记南线的防守,他派重兵加强了南线的防守,还命人沿江造起了烽火台。为麻痹关羽,吕蒙借口染病,交出帅印。他推荐年少的陆逊接替自己,但暗中却在作攻打荆州的准备。吕蒙病退的消息蒙骗了关羽,他犯了一个武将可能犯的错误,认为陆逊年少无知,不足为敌,因而把本来防守南线的部队调到北方去攻打曹操了。这时,吕蒙认为时机已到,他组织了一支船队,把一部分士兵藏在船仓中,另一部分士兵穿上白衣,扮成商人模样,向荆州进发。这支船队混过哨卫,到达目的地后,士兵们跳出船仓,很快就占领了荆州。于是关羽陷于北曹、南吴两面夹攻之中。

吕蒙称病隐退,由一个少年将领接替他,整个看来这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就同韩信重修栈道一样。可是暗地里,吕蒙却在秘密部署进攻关羽。就像韩信暗度陈仓,突然袭击了章邯一样,装病退辞的吕蒙率领“商船队”白衣渡江,突然袭击了关羽。

事实上刘备占有荆州是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又被吴将用暗度陈仓之计给夺回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如果一个人熟读《三国》就可能成为一个阴谋家的原因。

【计名典故】

本计全称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末农民起义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天下,进行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首先攻入咸阳,自立为关中王。项羽军事力量强大,刘邦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自己到了汉中。与刘邦的守地汉中相邻的是章邯。刘邦为了迷惑项羽,也为防止其从章邯入侵,把出入汉中的栈道烧毁了。后来,刘邦逐渐强大起来,命韩信为大将,出兵与项羽一决雌雄。为了迷惑敌人,韩信派了一万多人马去修复烧毁的栈道。栈道修复工程艰巨,进展缓慢。章邯守军料定栈道修复决非易事,毫无戒备,殊不知韩信的主力已抄小路向陈仓进军,很快攻下咸阳,占领关中,韩信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的计谋,取得了夺取关中的重大胜利。这就是“暗渡陈仓”计的出处。

第九计隔岸观火

【本篇主旨】

隔岸观火,意同“坐山观虎斗”,使用的正确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但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观,并不等于消极的观,除了观之外,还要想办法让火烧得更大,甚至还要趁火打劫,从中渔利。

【原文】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1)。暴戾恣睢(2),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以顺动(3)。

【注释】

(1)阳乖序乱,阴以待逆:阳、阴,指敌我双方两种势力。乖,分崩离析。逆,混乱,暴乱。全句意为:敌方众叛亲离,混乱一团时,我方应静观以待其发生大的变乱。

(2)暴戾恣睢:穷凶极恶。

(3)顺以动豫,豫以顺动:语出《易·豫·彖》:“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豫即喜悦。豫卦坤下震上。顺以动,坤在下,是顺。震在上,是动。意思是说阴阳相应,天地之间也能任你纵横,何况建诸侯国、出兵打仗呢?这些目的一定能达到。用在本计上,即以欣喜的心情,静观敌方发生有利于我方的变动,以便顺势而制之。

【译文】

当敌人内部产生争斗、秩序混乱时,我方应静观待其发生变乱。敌人穷凶极恶,自相仇杀,必然自取灭亡。顺应时势而行动,就能像《豫》卦所说的那样,要达到令人喜悦的目的,必须顺应时势行动,不宜操之过急。

【故事论述】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他的几个儿子为争权夺利而展开勾心斗角的争斗。曹操决定用计谋击败袁氏兄弟。

袁尚、袁熙兄弟二人投奔了乌桓,曹操便派兵打败了乌桓。而袁氏兄弟又投奔了辽东太守公孙康。诸将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定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会把二袁的头颅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开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的变化。

公孙康听说二袁来降,心存疑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同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而来,实属迫不得已。此时收留他们,必生后患,而且此举肯定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如果曹操来攻辽东,那只能收留二袁,以利于共同抗击曹军。现在,曹操已经回师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收留二袁就有害无益了。于是,他预设伏兵,召见二哀,一举将他们擒住,割下他们的首级,派人送给了曹操。

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惧怕袁氏吞并他,这次二袁亲自登门请降,他顿生疑心。如果此时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对抗。此时我们退守,反倒会促使他们自相残杀。而这结果,果然不出我的意料。”

其实曹操这次所以能料到公孙康会杀掉袁氏兄弟是因为他完全了解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及他们的为人,所以说兵家所争有时就在一念之间。

而在两国交战中,如果能使强大的一方内部出现火拼,那无疑是最好的自救之出路。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赵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睢,对范睢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睢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睢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睢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睢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肯定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睢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这一计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坐山观虎斗。它的起源要追溯到司马迁《史记》中描述秦惠王时的一个故事。

韩、魏两国连年交战不止。秦惠王起初想从中进行调解。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大臣们,大臣们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惠王也拿不定主意。此时陈轸恰巧来到秦国,于是惠王就向陈轸问计。陈轸想了一下说:“大王知不知道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有一次,卞庄子发现有两只老虎在争相撕食一头牛,他抽出宝剑想去刺虎。一个童仆阻止了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牛,尝出美味来就一定要争夺,争夺就一定要厮斗,厮斗的结果是力气大的老虎受伤,力气小的老虎死亡。这时你再去追赶受伤的老虎,这样,你就可以一举而擒获两只老虎了。’卞庄子认为童仆的话有道理,就站在那里等待老虎争斗。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厮打起来,力气大的老虎受伤,力气小的老虎死亡。卞庄子追赶受伤的老虎,刺死了它。现在韩魏两国相互争战,长年相持,不分胜负,这样下去,结局一定是强国受损,弱国失败。而后你再出兵进攻受损之国,这样,你就可以像卞庄子刺虎那样,一举而从两国得到好处。大王您不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吧?”惠王说:“好。”于是,他继续缓兵待机,坐山观虎斗,后来果然魏国受损,韩国失败。秦国发兵进攻魏国,取得了大胜。

这一计的使用怎么看都不够仁义,而这样的计谋一定会出自一个下人,可见这是一个弱者的计谋。但这一计谋如果让强者应用则会让两个弱者遭殃。

【计名典故】

本计名最初见于唐代僧人乾康的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而其思想,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蚌张开壳晒太阳时,长嘴鸟去啄它的肉,被蚌夹住了嘴,互相争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了。此计的特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使敌人内部自相残杀、自相削弱。当两股敌对势力相争时,既不援助,也不鲁莽干涉,静观其变,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机行动,及时出击,坐收渔利。

第十计笑里藏刀

【本篇主旨】

表面上看似友好、善良和美丽的言词、举止其实都是假象,暗里可能隐藏阴险毒辣的用心和企图。在军事谋略上,一般指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欺骗麻痹对方,以掩盖其突然的或重大的军事行动。

这一计的使用必须是以友情为代价,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计谋让人们开始互相怀疑。

【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1);备而后动,勿使有变(2)。刚中柔外也(3)。

【注释】

(1)信而安之,阴以图之:阴,暗地里。图:图谋。全句意为表面上使对方深信不疑,让其安下心来,暗地里却另有图谋。

(2)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备,这里是指充分准备。变,这里指发生意外的变化。

(3)刚中柔外也:表面上软弱,内里却很强硬,表里不相一致。

【译文】

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从而使其安下心来,丧失警惕;暗地里却另有图谋。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才可以采取行动,不要发生不测的变故。这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

【故事论述】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的需要,要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便命公孙鞅为大将,率兵前去攻打魏国。公孙鞅率部直抵吴城(在今河南省)。这座吴城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的,地势险要,工事坚固,很难从正面攻下。

公孙鞅苦心思考攻城的计策,他探知魏国守将是曾与自己有过交往的公子行,心中暗自高兴。于是,他马上写了一封信函,主动与公子行套近乎。在信里说,虽然现在我俩各为其主,但回想起我们过去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怀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议约定时间会谈议和之事。信送出去,公孙鞅还故意摆出主动撤军的姿态,命令秦国的前锋部队立即撤回。

公子行看罢来信之后,又见秦军撤退,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公子行已经钻入圈套,便暗自在会谈地设下伏兵。会谈那天,公子行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会谈地点,他见到公孙鞅带来的随从很少,而且全都没带兵器,就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了。会谈的气氛十分融洽,把过去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说了一通,这陈年往事把公子行内心里所有的柔情都勾起来了。会谈结束后,公孙鞅还以个人身份请公子行吃饭。

但是,正当公子行兴冲冲入席,还未坐稳之时,忽听一声令下,伏兵从四面包抄过来,公子行和他的三百名随从措手不及,就全部束手就擒了。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去骗吴城之门卫,顺利地占领了吴城。魏国只得割让河西一带,向秦国求和。秦国公孙鞅满怀卑鄙的柔情轻取崤山一带。

春秋时代虽然没有三十六计,但那个时代却是用计最多的时代,这就实在让人怀疑“礼”是否真的存在过。难道那时的“礼”仅仅是为了治丧?下面这个故事竟是以婚姻为诱饵,这样的“笑”谁还会防备呢?

春秋时代,郑武公(前770-前744)打算吞并胡国(在今安徽省),但他的军事装备有限,所以不敢直攻,而采用本计。为了讨好胡国国君,使胡国不加防备,郑武公把自己漂亮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为妻,这样,郑国也就与胡国结为了儿女亲家。这还不够,为进一步使胡国丧失警惕,郑武公又把大臣们召集起来问道:“我打算用兵兴国。你们看,攻打哪个国家最有利?”

大臣关其思认为攻打胡国最为合适。武公一听愤怒地叫了起来:“啊!你居然建议我向已与我们结亲的兄弟国家胡国发动战争,这是什么意思!”为此关其思被杀了头。这个可怜的关其思,成了这个计中的一个道具。

胡国国君得知此事后,认为郑国对自己非常亲善友好,就再也不对郑国作什么防范了。就在这以后不久,郑国对胡国发动了突然进攻,并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消灭了胡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郑国都是势力强盛的国家,直到公元前375年才为韩国所灭。

这是第十计在军事上应用的一个典型事例。为使他的敌人放松警惕,郑武公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和平白无故地杀死一个大臣。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相信自己对他们怀有诚意和友好的愿望,使对方因受蒙骗而解除戒备之心。这可能是为什么到后世汉人再用和亲之计来缓解外族和亲而不奏效的原因,因为那些鲁莽的胡人不再相信汉人的诚意。这有时会让汉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计名典故】

本计语出唐白居易诗《天可度》“笑中有刀潜杀人”,是白居易对唐高宗宠臣李义府为人的评价。《旧唐书》载:“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拊己,微忤意者,则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资治通鉴》评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也与此义相近。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本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