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一家亲
27901300000084

第84章 房产之伤(下)

卖给谁?先内后外,先子女后外人。同意卖的三子女都想买,却又不好挣着买。小楼的产权属老人所有,老人自然当得了这个家。在老人眼里,这个门面几次翻盖,土地证,规划设计报批,一干手续都是二儿子张国臣忙的,没有张国臣就没今天的这座小楼。

至于张国玲,母亲刘文英早不满女儿把张国丁的家业拿了去。在刘文英看来,张国丁是她老伴的亲侄子,张国丁无儿无女无同胞兄弟姐妹,张国丁去世后,其家业理应交给张家,由张家分配,她张国玲家姓什么,姓李,没有资格继承张国丁的家业。然而,张国玲这样做了,且已进行了公证。老人有气,一度不理大女儿,后来,想想生米已做成熟饭,也就暂且这样,先搁置着再说。

张国飞开着浴场,做着生意,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结婚以来,一直吃在家,住在家,是沾家里光最多的一个。

刘文英老人经过慎重考虑,觉得,还是把房子卖给二儿子合适。刘文英老人一棰定音,以十二万元的价格把这栋小楼卖给了张国臣。母亲既然这样定了,其他儿女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何况,从老大到老小,哪个没沾过张国臣的光呢。老人把钱拿来,每家两万,包括老人自己,只是,老人做主,不分给张国玲,因为张国玲曾得了张国丁的家产。

张国臣买这栋小楼的时候,县城的房子还是很便宜的时候,商品房刚刚兴起,那个时候,不过四五百块钱一平方,张国臣出这个价,算是对几个兄妹的补偿了。至于后来房价飞涨,那是以后的事,在当时,张家没人有那个千里眼。

刘文英老人在把张家这栋小楼卖给二儿子后,一晃几年过去,县城拆迁的速度越来越快,拆迁规模越来越大,一次土地招拍挂,仪表厂地块旧貌换新颜,张国臣的小楼被拆,刘文英老人的住房被拆。

这个时候,正在外边租住房,离了婚,一无所有的张国飞,在母亲的照顾下,得到一套还原房,当然,这套还原房也是张国飞主动争取的结果。

对张国玲的做法,张家人都有意见。张国玲把张国丁房产承继过来时,父亲张殿清还在世。张殿清对大女儿的做法不赞成,当着老伴的面,张殿清曾说:“这个国玲,不该这么做的,不该把小丁子的家产拿去的,这样做不好,不该拿的东西,不能拿的。国玲这么做,早晚要得罪他几个的。”

刘文英老人也很生气,与老头子的想法一样,认为国玲做得过分,没有考虑哥哥弟弟们的感受,怕是迟早会闹出事的。

还好,张家兄弟姐妹六人,过的都不错,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吃公家饭的,单位也好,六兄妹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相比县城其他多子女家庭,兄妹们处得还算不错。只是对张国玲的做法,多有不满。而张国玲则不这么认为。张国玲觉得,在张国丁最困难的时候,也即患肝癌的那段时间,是她张国玲和李成龙伸出了援手,为张国丁忙前忙后,买化疗药物,买吃的喝的,带张国丁到县医院看病,付出了精力,也付出了金钱。张国丁把他的家产送给国玲,是出于自愿和感恩,不是她张国玲硬要的。张国丁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完全有权处置自己的资产。张国玲认为,“自己承继张国丁的那处房产,合理合法。再说,张国丁穷困一生,家里除了那点破房子,那片地外,家徒四壁,一贫如洗。那点破房子之所以升值了,值钱了,那是我张国玲进行了第二次投资,托了人,花了钱,翻盖了房子,如果不是这样,张国丁那点破房子,到现在也值不了几个钱的。”

张国玲一直认为,她接手小丁子的家业,没有什么不妥。有付出才有回报,在小丁子最困难的时期,张家哪个兄弟去看过张国丁,哪个兄弟在张国丁身上花过钱?大把几千往外掏钱的,还不是我张国玲。张国玲并不以为拿了张国丁的财产有什么不妥,即便在父母面前,张国玲也是理直气壮。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几个兄弟尽管觉得张国玲做事过分,工于心计,老谋深算,却没有哪个站出来,撕破脸皮,据理力争。

弟兄四个聚在一起,谈论张国玲最多的,是老四张国藩。张国藩也知道,张国丁是自愿把房产赠予张国玲的,张国玲乐得接受,虽说没逼着张国丁这样做,但这样偷偷接受了本该由张家拿来统一分配的财产,是说不过去的。

谈到张国丁的自愿,张国藩早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问题不是这么简单,这其中,张国玲一定是使用了什么手段。张国丁大字不识几个,连自己的名字都签不好,与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的张国玲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一天一地。张国丁是什么人,一个头脑不健全的人,一个有点精神不正常的人。

张国丁患病后,身体极度虚弱,头脑已不清醒,在这种情况下,张国玲让张国丁签下的遗嘱,其真实性值得怀疑。怀疑归怀疑,不满归不满,弟兄几个都是爱着面子人,没有较真。只是,这房子越来越值钱,翻了不知几倍了,才让兄弟们觉得吃了大亏,像是本该到手的二十万块钱,一夜之间被盗了一样的难受。

房价越来越高,由一平两千升至两千五,转眼升至三千;过了一年,升到三千五,过了中秋,又升到四千。

房价越升,赵小琳对张国玲弄来的房产就越眼红,窜掇张国刚想办法重新分配张国丁房产。张国刚不知如何下手,几个弟弟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张国玲摊牌。

赵小琳找到婆婆刘文英,要老人出面找她大女儿。老人八十多岁,走路都成问题了,坐在沙发上,想站起来,要费很大力气,磨蹭半天,干着急,就是起不来。老人脑子也糊涂了,思维也不清楚了,能不与对门吵架就阿弥陀佛了。

张国臣一天到晚忙着工作上的事,自家的事,还有谢晓玲的事,再说,他已拥有了张家那栋小楼,虽然是买来的,但升值得厉害,对于重新分配张国玲那笔财产,张国臣虽不反对,但热情不高。张国飞弄了一套属于张家共有的房产,自觉不够光明磊落,对于从张国玲手里要回属于自己的那笔财产,心里想,嘴里却硬不起来。

相比之下,老大张国刚,老四张国藩,老五张国云,比较理直气壮,因为,这三家,没有从张家继承过什么家产。国云呢,觉得就这么一个姐姐,真的和姐姐去争那笔钱,与姐姐闹翻了,也只能争得六分之一,加之陈思雅并不想参与张家的家产再分配,不想搞的亲戚不快,尽管不富裕,还是劝国云不要参与。

国藩一看大家雷声大,雨点小,都是嘴里说说,并不行动。觉得,今非昔比,自己一家并不缺钱,女儿年薪百万,又有股份,比较起来,自己这个家,算是张家六兄妹中,最有钱的了,为什么还要与大姐过不去呢?也就失去了分配大姐那财产的动力。

张国玲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发现,几个兄弟还算不错,没有一个和她过不去的,也就心安理得了。当然,以后,哪家有事,多出点钱,把钱花在刀刃上,施之于恩,各个击破,这事也就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