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哪一天
27895600000011

第11章 悄悄话讲给悄悄的树洞

佛曰世间哪的清静之物

一切缘起于心

一切静止于心

很多时间把许多不愿意分享的藏在心里

并不是想在哪一个瞬间

把它拾起重新品味一下

这世间要有个思想垃圾桶就好了

并不是失忆

也不是忘却

失忆需要观察

忘却需要重新

这都不是一个很好的概念

需要忘记的脑海中的是这个人

无关于事物无关于风月

这能不能叫做选择性失忆

就跟选择性恐惧症一样

纠结在走哪一条路

都想走有都不想走却又不停的在走

这就是恰好在行与不行间我们长大了

青春这一段时间可以叫做选择性综合症吧

记得写过一篇文章

叫做“郎当萍客”

把那段迷茫且又不乏动力的时间称为郎当

那段时间痴迷于林徽因的作品

在追求格律的同时又不失清莹温婉、和悦流畅之美

这个“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

轻巧、自在、活泼的韵味

而绝少刻意雕琢的痕迹

那时他们都说是痴了魔

看完她作品

便抱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

是该早看这本书

可我是那种喜欢走野路子的人

喜欢读一些老书

懂得不多

想便是流传的越久

也怕是越让人受用

新书反而少了

毕竟不能跟那些文学工作者相比

每天在空余时间看点书

也怕是我对文学献出一点微薄之力

实在是不可大肆宣扬的

要不现在写书人岂不是渴死饿死很多

在饿死的年代才能写出动人心魄的好作品

我想这句话也是多歧义的

国破家亡

谁还有精力写书

谁还有精力读书

饥寒交迫

谁还有心力出书

谁还有心力买书

所以是该感谢那些在乱世的年代还在写书的前辈

思想是不容落后的

呕心沥血的作品

不多用语言修饰

却让饥民、难民看见粮食一样

大肆的不顾形象的吮吸着文字、语句

.

“我深深地记得与大学相遇是在一个莲开的季节

也是初次踏入江南

家人筹划着为我的升学来一次“在路上”

我很想与杰克·凯鲁亚克同名小说撇开关系

但是

垮掉的一代确实在那一刻嵌在我的心中

《郎当萍客》

这是我那时文章的结尾

整篇模仿着林徽因的韵味十足写出

一段吊儿郎当的岁月

就像是年幼时爱上一个人

不需要任何理由

没有前因

无关风月

只是爱了

无关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