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山岗有支雪白的山茶花
27786500000050

第50章 战地 调查

步炮雷达是我军在边防最昂贵的军需装备,雷达站遇袭事件一经上报,引起各级首长高度重视,部队上下一片哗然。上级立刻组成了联合工作组,对我团现场实地展开了全方位地调查。工作组由军区司令部、通信部、安全部、纪委、军务处、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等部门负责的首长和军、师相对应单位的领导,一行40多人组成。

一大清早,军区工作组与事发当天下午赶到的军、师调查组就在团部相汇合了,他们经过短暂碰头后,开始了找人座谈,分别了解事件情况过程,按照调查组的分工,军区负责对团级领导的座谈调查,集团军负责营级问话调查,师里负责对连以下军官展开调查,对战士的调查由团里全面负责。

一下团部战地氛围陡然紧张了起来,似乎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空气。干部战士都板着脸,一脸严肃的样子,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一丝笑意。等待工作组谈话的人,在帐篷外排起了长队,一个个等待组织调查。

有人开始了议论:“战争损耗在所难免,谁也无法保证装备不受敌人破坏,越为昂贵的装备越容易遭敌摧毁,对敌人威胁越大的武器越容易引起敌人注意。”也有人说:“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安全警卫工作没有到位,轻敌麻痹思想谁也不敢说不存在。这么昂贵的进口装备,我们国内又生产不了,被敌人炸毁不可能不了了之。”

是啊,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其实在战场上,就是算计与被算计的关系较量。谁都无法保证不被敌人算计,谁也不敢保证算计不了敌人。雷达站在遭遇敌人袭击时,警卫排起码缺乏了反算计与算计敌人的应变能力,可当事人均已牺牲无法考证追究,但上级组织不可能不调查事件经过盖棺定论,把这次事件,作为一次惨痛教训,警示通报军区所属部队。调查组就是流动的军事法庭,我不能对这一事件轻易议论,妄加评论,于是心里想。

等了很久很久,又觉得是很快很快,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了起来,话该怎么说,我一次次审视心中脚本。平生没有跟调查组打过交道,也从没被调查组传讯,更没有与调查组谈过话。跟调查组说话,是不是跟平日往常说话不一样,每一句话,是否都会关乎到首长们的前途和命运。遇敌偷袭在所难免,这毕竟是在战场,真实的战场啊!谁敢保证人员装备的绝对安全,通信排已经付出了巨大牺牲,我团已经全歼了32名越南特工人员,取得了不小战果。喜怒与压力揉作一团向我压来,一时喘不过气来......

“报告!王副队长,调查组的同志请你进去。”帐篷外的卫兵向我一个转身说。

“报告!”我向屋里报告。

“进来!”屋里调查组回了话。在团部作战室坡下,一个中等大的帐篷里,摆放着3张长条形的茶几,每张茶几后坐着2名调查组成员,离茶几两米远的地方,是用2个弹药箱垒成的临时座椅,这个座椅就是被问话人的位子。

调查组里一名同志,一番介绍后问:”这里你有认识的人吗?如果有,你可以请求叫他回避,你同意我们对你进行调查吗?“

我回答:”没有认识的,我接受你们代表组织调查!“

“不行!你回答的不行,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这是二选一的必答题。”调查组里有人一下提高了嗓门说。“同意!完全同意!”我回答着说。

调查开始了问话:“下面你要如实回答,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在哪出生,在哪长大,抚养人是谁,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是否有海外关系,入伍动机?”一问一答,我一一作了回答。

接着又问道:”昨天3月7日,农历十六你在哪里?“

我回答:”先天夜里和6日上午,我们在作战,下午大约2:00点多钟,返回了营区驻地,晚上都没有吃饭,上床睡觉了。“

调查组:”战斗中有没有脱离组织?“

我:“有,清水河大桥没被彻底炸毁,我与参谋陈火林、一班长向前、通讯员黄小号,驾驶坦克冲向了上游拦河大坝,成功炸毁了大坝一叶闸门。“

调查组:“与敌发生了近距离接触或者是战斗了吗?”

我:“有,敌人在坝上有6名武装警卫人员被我们歼灭。”

调查组:“之后还有过近距离交战吗?”

我:“没有,炸毁大坝闸门,见河水陡然上涨,我们沿路返回了滩头阵地,与孙长剑他们就进行了汇合。”

调查组:“战斗中有过被俘吗?在团部战地营区去过雷达站吗?离开过战地营区吗?通过家信吗?”

我:“没有被俘过。雷达站门岗,战地营区门岗出入登记簿应该不会有我的相关记录。来到战地营区我从没写过或收到过家信。”

调查组:“事件发生时,你们突击队为什么不按想定预案行动?你怎么知道敌人返回路线?”

我:“我们按照预先想定的方案行动,我想,敌人也会是这么算计假想的。两声巨大的爆炸告诉了我,敌人身背重物估计要选择一条便于通行的道路,我团就4号阵地方向这么一道口子。“

调查组:“崇山峻岭哪没有小路?你凭什么知道他们非要走4号阵地这边一条道路呢?”

我:“越是不安全的地方,其实越是安全,这是贼都懂的道理。他们从原来的道路来的顺畅,估计他们也想回去的顺畅。我只是一时的判断,敌人从4号阵地方向来,再从4号阵地出的可能性比较大。“

调查组:“你对雷达站遇袭事件怎么看?”

我:“战争中,对敌人威胁越大的武器装备,越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敌人不采取极端手段破坏除非他是傻子。在战场上,谁也无法保证装备和人员的绝对安全,算计敌人和被敌人算计,其实都在情理之中。“

调查组:“好了,对你的问话结束,你可以出去了,出去以后不得议论。看看笔录,如果没有异议,签字、按下手模。“

走出问话室,背后直冒冷汗,事先心里准备的脚本,一句话也没有用上,人家调查组根本没有给你说话的机会,也没有给你留下发挥的余地,全过程都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询问调查。

傍晚,在雷达站遇袭事件中,毫发无损的战士,被调查组隔离审查。这名战士在跑到二道岗,拾起冲锋枪朝天鸣枪后,端枪朝雷达站坡上冲出了100余米,然后考虑到自己只有一人,寡不敌众,于是站在路旁,等待支援部队的到来,最后与援军一起到达了雷达站。错过了歼敌的最佳时机,存在有贪生怕死的念头嫌疑。

不久,调查组经过对雷达站遇袭事件调查,得出了结论:雷达站遇袭事件是我军一次失败战例。警卫排在遭敌偷袭破坏中,缺乏应变能力,没有组织起有效反击;平日里,放松警惕,思想麻痹,疏于管理,错误地认为,山腰处有高炮、火箭炮阵地,山脚下有坦克、迫击炮阵地和团部战地营区,所以忘乎所以,麻木不仁,教训是深刻的,损失是惨痛的;这次事件,团领导有带兵管理的直接责任,调查组决定给予团长、副团长、参谋长行政记过处分一次,政委、副政委党内警告处分,其他相关责任人由团党委作出相应处理;这次事件,报军区首长批准,通报军区所辖部队;写进战例告诫全军。

两天后,联合调查组离开我团战地营区,战士李珂经过调查组批评教育后,解除了隔离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