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咬主之人
27739200000075

第75章 搅局者润吉

慕白屠城之事,也传到了王都,国王芳宁闻讯大怒,决定再派使者,去前线召回慕白。

吏曹总管润吉,不停地添油加醋:“派出去的使者,都死在半道上了。说是流寇所为,不知真假。”

芳宁皱着眉头思考了半天,然后传唤左右:“把王宫侍卫长杜谢叫来!”

少顷,杜谢进殿,向芳宁礼拜。

芳宁对杜谢说道:“本王决定任你为使,去前线将慕白叫回来。不管使用什么办法,绑也要给本王绑回来!”

“是!”杜谢领命,转身离开宫殿。

看着杜谢走远,芳宁心中暗思:“慕白呀慕白,这回我派一个高手过去,看看你说的流寇,到底在哪里!”

杜谢走后,朝堂刚刚安静了下来,不料领军将军末离,神色慌张地跑进殿内,急得都忘了请安。

“不好了,北方叛乱了。”末离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继续报告详情,“芳玉携兵十万,冲着都城杀来了!”

芳宁吓得惊出了一身冷汗,站起来问道:“他哪里的这么多人,日廷和华康都是干什么吃的?”

末离解释道:“日廷和华康,早就投靠了芳玉,看来他们已经蓄谋很久了。芳玉自己恢复了寿王的身份,还诬陷大王为弑父杀兄的篡位者。”

芳宁听完,感觉头晕目眩,向后一靠,瘫坐在王位之上,不知该如何应对。

户曹总管孝生赶忙说道:“大王,赶紧把杜谢追回来!”

“你去,你去。”芳宁抬起了颤抖的手。

孝生得令,赶紧出殿,去追杜谢。

许久,芳宁缓缓地开口问道:“他们还有多久才能过来?”

“只需十日,便能到达王都脚下。”末离说道,“远水难救近火,我们必须马上组织守城。”

芳宁继续问道:“城内有多少兵马?”

“只有两万禁军。”末离答道。

芳宁令道:“赶紧进行城防,组织百姓一同守城。”

“是!”末离领命,也离开了这里。

芳宁脖子一仰,双眼看着上面的天花板,心中不禁感慨:“一国之君真不容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再说寿王芳玉,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王城。途中,大将军日廷向芳玉建议:“殿下,王城之北有戊城,虓虎时代一直将此作为屯军重镇。依末将看来,我们应先取戊城,以此作为基地,然后再攻打王城。”

芳玉从其计,指挥大军先打戊城。戊城本无多少兵马,见芳玉来犯,遂开门纳降。于是芳玉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戊城。

之后,芳玉升帐,召集部将商讨破城之策。军师宏甲说道:“王城只有两万禁军,兵力远逊我军,城内必然惶恐。微臣建议殿下深沟高垒,围困王城。时间一长,内部必然会产生分裂。如此,破城有望!”

芳玉欣喜,遂命大军团团围困王城,掘土筑墙、引水作渠,只围不攻。城内果然人心惶惶,纷纷聚到王宫,商讨退敌之策。

户曹总管孝生说道:“大王,我们被困王城,一旦粮草耗尽,情势十分危机,必须拿出相应的对策出来。”

芳宁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然后问道:“爱卿有何良谋?”

孝生说道:“大王,不如马上组织突围,向南撤退。”

“弃守王城,军心大跌。”领军将军末离坚决反对,“敌众我寡,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岂不自投罗网。万一失败,后果十分严重。”

“将军有何计策?”孝生问末离。

末离犹豫了一下,说道:“敌人大军来犯,北方势必空虚。末将建议派使者远赴戎族,引戎族兵马偷袭牧阳。”

“不可!”孝生也是坚决反对末离的提议,“戎族生性残暴,杀我百姓无数。若与戎族媾和,民心尽失!”

“眼下情势危急,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末离说道。

这时,吏曹总管润吉咳嗽了几声,站到二人中央,对国王芳宁说道:“大王,微臣愿为使者,亲赴敌营,面见芳玉,劝他收兵撤退。”

芳宁听了这话,心中燃起希望之火,问润吉:“爱卿可有信心?”

润吉摇了摇头,说道:“不试一试,谁能知道。”

芳玉点了点头,思考了半天,说道:“本王愿为安王平反,恢复芳玉爵位,可以答应他所有的条件,只要他肯退兵。”

“有大王这句话,微臣更有信心!”润吉说道。

第二天,润吉从城内出来,去见芳玉。芳玉于中军大帐,接见了润吉。

润吉说道:“大王愿意答应殿下一切条件,只要殿下肯退兵。”

芳玉呵呵一笑,说道:“大军到此,岂能说退就退。”

宏甲说道:“只要大王开城纳降,寿王会考虑放他一条生路。”说完,芳玉麾下众人一阵大笑。

润吉说道:“既然这样,大王只能拼死一战了。”

芳玉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大王,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被我砍断吧!”

芳玉说完,见润吉没有走的意思,很是纳闷,便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润吉说道:“城内粮草,足够支撑到年末;慕白在南方,得知王城有难,必来救援。恐怕殿下很难在近期内取得胜利。我倒是有个办法,能够让殿下尽早拿下王城。”

芳玉一听,情况有些反转,便问润吉:“你有什么办法?”

“三日之后,我会让人引燃城内粮草,制造混乱。殿下预先埋伏好士兵,只要见火起,便是暗号,可引兵来攻北门。我会命人打开城门,放殿下进城。里应外合,必能取下王城。”润吉说道。

芳玉仔细思考了一番,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笑问:“你帮我取下王城,想得到什么呢?”

润吉笑了笑,回答道:“我与少丰、卫九,愿意拥戴殿下。只求殿下能够开恩,让我们留在您的身边效命。”

芳玉点了点头,说道:“待我登基称王,你们便是开国功勋!”

润吉听完大喜,拜别芳玉后离开。之后,芳玉扭头问众人:“此人说的话,可否相信?”

宏甲说道:“朝中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在,国家才会出乱子。那些人为了活命,什么事情都会做的出来。”

芳玉点了点头,说道:“等我们取下王城,这样的人,一个都不能留。”

再说润吉,返回王城之后,向芳宁报告,说芳玉决心已定、无意退兵。之后,便返回自己的府邸。是夜,秘密派人将少丰与卫九叫来。

“我已与寿王谈妥条件,只要我们能够助他攻下王城,他便答应维持我们的职位不变。”润吉对二人说道。

少丰听完大喜,说道:“太好了,我们终于不用在芳宁的眼皮底下战战兢兢了。快说,我们怎么帮寿王?”

润吉说道:“我们各自组织府上的仆人,三日后,去焚烧城内粮仓,然后趁机打开北门,放寿王大军入城。”

三人打定主意之后,各自回家。

却说润吉府上有一仆人,名叫卫坤。此人本是孝生的心腹,得知润吉等人密谋,连夜通知了孝生。

原来,西南叛乱产生,芳宁曾命孝生暗中调查地主帮的一举一动,只等叛乱平息,再将他们一网打尽。所以孝生在这三个人的府中,都安插了细作。卫坤正是孝生安插在润吉身边的奸细。

卫坤密见孝生:“润吉召集了少丰与卫九,一直窃窃私语,里面肯定有什么阴谋。”

孝生听完大惊:“润吉今早见了芳玉,肯定与芳玉达成了协定,没准为了保命,会充当芳玉的内奸。我必须马上通知大王。”

于是孝生赶忙穿好官府,连夜入宫,会见国王芳宁。

“大王,润吉表面是去劝说芳玉退兵,实则与他达成了协定。依微臣判断,他们肯定会与芳玉里应外合。”孝生说道。

芳宁咬牙骂道:“这帮畜生,看来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了,马上通知末离,将他们全部收监。”

于是孝生又去找末离,二人点齐军马,连夜将润吉、少丰与卫九的府邸包围。

润吉正在睡觉,被仆人叫醒:“大人,不好了,士兵把我们的府邸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