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咬主之人
27739200000055

第55章 借刀复仇

侍卫承龙,带着半路收留的冷雪,来到光阳城的军营。这么晚了也没见人休息,很是奇怪。

“喂,发生什么事情了?”承龙问着旁边的士兵。

士兵低头回答道:“平良统领遇害了。”

承龙深吸了一口气,默默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将军呢?”

士兵手指向远处的一间木屋,说道:“在里面沐浴呢!”

于是承龙便带着冷雪朝那间木屋走去。

走到门口,承龙伸手刚想敲门,却犹豫了一下,回头对冷雪说道:“要不,你进去侍奉将军沐浴吧!”

冷雪瞟了一眼承龙,伸手推开了房门,走了进去。屋子不大,周围点满了一圈的蜡烛,中间一个大木桶,却不见人影。冷雪有些奇怪,目光固定到木桶上,缓步走了过去。靠近一瞧,里面满满的一盆血水。

突然,慕白猛地从水里钻了出来,吓得冷雪一个踉跄,倒在了地上。定睛观瞧,慕白披散着头发,还穿着满是划痕的袍子,血水已将他浸染成红色。

慕白用手撸了一下脸上的血水,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冷雪,眼神十分的恐怖。

“安葬完父亲了?”慕白问道。

“嗯……嗯……”冷雪哆哆嗦嗦地回答着。

“该你报答我了。”慕白说道。

冷雪翻身跪倒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直视可怕的慕白,战战兢兢地问道:“将军需要小女子做什么?”

慕白长叹了一声,仰着脖子说道:“潜入密阳城,混到白羽的身边。把他的一举一动,全部汇报给我。”

冷雪转着眼珠思考了一番,然后问道:“小女子如何才能靠近白羽?”

“到了之后,会有人配合你的!”慕白说道。

冷雪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这对她来说可是个艰难的挑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不知道被人发现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你出去吧!”慕白说着,又钻进了血水里。

冷雪慌慌张张地从地上爬起来,一路小跑地开门离开了这里。

“咕嘟嘟……”

水面上冒着泡,荡起阵阵微波。慕白浸在水中,耳旁依旧能够听见平良的呼喊:“哥,我冷,我冷!”

“杀了他,杀了他……”

慕白睁开眼睛,洪山的面庞就浮现在自己的眼前,苍白的脸色、邪恶的眼神,在水里漂浮不定。

“为我报仇,为我报仇……”

“啊!”

慕白大喊了一声,从木桶里翻出来,迈着大步离开了这里,径直朝中军大帐走去。周围的士兵见慕白这个样子,十分害怕,没人敢靠近。

中军大帐里,设了一个简单的灵堂。平良的遗体躺在那里,上面铺着草席,头前摆着蜡烛和贡品。元汉和有志正蹲在那里焚烧着纸钱。

慕白冲了进来,从旁边拿起铜锣,猛烈地敲打着,并高声唱着追魂曲:“壮士弯弓兮,难驱贪狼;袍泽永暮兮,独悲吾怆;封侯万户兮,寡妻无子;满衣血泪兮,故人来悼;黄泉路深兮,七关徘徊;钟鼓喧天兮,歌咏为汝;秋风寒襟兮,灵驾再降;煮酒共斟兮,英魂不无。”

慕白唱完以后,有志与元汉早已垂泪纵横。慕白蹲下身躯,一手搂住了有志,一手搂住了元汉。

“覃天受了孝国的唆使,才阴谋埋伏我们。”慕白小声地说道。

二人听了以后,目光齐聚在慕白的脸上。兄弟三人此时心照不宣,绝不能让平良白白死去。

“带兵杀过去,为平良报仇!”有志咬着牙说道。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切莫鲁莽。”元汉提醒道。

慕白点了点头,说道:“是要从长计议,不但要让孝国偿命,我还要让芳宁为此付出代价!”

有志与元汉听完有些惊讶,目不转睛地盯着慕白看。

慕白继续说道:“这个国家已经风雨飘摇了,朝臣只顾自己的利益,互相争斗,这才是害死平良的真正凶手,我要彻底改变这一切!”

“你打算怎么做?”元汉问道。

慕白哼了一声,抓起地上的纸钱扔进火盆里,然后说道:“只好便宜孝国了,我不能亲手宰了他!”

第二天一早,慕白吩咐士兵:“让斥候换上便服,到营门口找我!”

吩咐完士兵,慕白拿着一封信,来到了营门口。背着双手,仔细地观察着对面来来往往的人群。

不一会儿,斥候换好了服装,来到了慕白的身边:“将军,你找我。”

慕白朝他笑了一下,把手中的信交给了他,嘱咐道:“这封信及其重要,你务必要亲手交到大将军孝国的手中。”

“是!”斥候双手接过信件,翻身上马,离营去送信。

慕白目送斥候走远,又观察了一会儿对面的人群,这才转身返回营内。

慕白为什么要让斥候换上便服?为什么在营门口交待命令?因为他知道,大战在即,光阳城内必有敌人的细作,他们肯定会时时刻刻地盯着军营,观察这里的动静。在营门口交待任务,就是为了让这些细作发现;让斥候换上便服,细作就会认为这封信极其重要,他们肯定会拦截的。

果然,斥候离开了光阳城没多久,一支快箭袭来,射死了他。从不远处跑过来两个人,在斥候的身上仔细地翻找着,终于找到了慕白交给他的信。

“马上送去景阳!”两个人商量着。

自从白羽拿下景阳之后,便返回密阳经营革命根据地。驻守景阳的,是白羽的结拜义弟,召戎。

虽然白羽军拿下了西南两府十三城,但所做的事情还很多。既需要囤积粮草,又需要培训士兵,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来统筹西南地区。所以说白羽军一直没有继续北上。得知慕白大军进驻光阳,白羽便令自己的义弟召戎来镇守景阳,目的就是扼守住革命根据地的大门。

双方都偏重防御,所以暂时不用考虑交战情况,不过这两个地区,早已混入了不少的细作,互相打探对方的底细。

召戎得到了细作送过来的信件,打开一看,上面写道:“末将慕白致书大将军孝国将军阁下:奉大将军之命,末将已经进驻光阳。府使覃天投靠匪贼,害死统领平良与监军金镫,已被末将正法。匪贼实力远超预期,将军切莫轻敌。粮草大营虽在主营后方,但路途遥远,救援颇为费时。因此末将建议将军全营退守,护住粮草,不要被鲁正钻了空隙。待将军剿灭鲁正,末将便与将军两路夹攻白羽军。预祝安康,静候凯旋!”

召戎看完了信件,马上重新装好,交给手下人,说道:“马上送给泰阳的鲁正!”

手下人揣好信件,星夜赶往泰阳。

再说泰阳这边,自从孝国被围困以后,便不敢再与鲁正交锋,双方只是谨守大营,避免出战。

这一天,鲁正正在军营与副将庆秀和辰颢商讨军机,忽然帐外士兵走了进来,说道:“主公,营外有人自称是白羽军召戎部下,有紧急事情要拜见主公!”

鲁正说道:“白羽和我们都是同道中人,也算是盟友了,马上把那人叫进来!”

不一会儿,信使进来,先是礼拜,然后说道:“小人奉召戎将军之命,有要事来告知鲁正将军。”

鲁正问道:“什么事情?”

“我们在光阳的密探截获了慕白发给孝国的信件,召戎将军让我把信转交给将军。”信使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信件。

鲁正接过信件,仔细研读了一番,然后说道:“多谢召戎将军好意,你一路奔波辛苦了,赶紧出去吃些饭吧!”

信使走后,鲁正把那封信交给了庆秀和辰颢,让二人轮流观看。

庆秀看完,拍掌叫好,说道:“将军,此乃天赐良机啊,绝不能错过!”

鲁正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们把孝国的粮草大营给烧了,他就不得不撤兵了。”

庆秀说道:“光烧粮草大营有何用,他们补充完了粮草,还会卷土重来的!”

鲁正眼光一亮,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庆秀说道:“粮草乃是军队命脉,如果被袭,孝国一定会亲自来救援的。我们就在途中设下埋伏,诛杀孝国。孝国一死,军队无首,必然生乱,我们便可趁机全歼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