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二青年的1996重生
27732100000047

第47章 揽人才 成立公司待将来

一票赚了一个半亿,令吴迪兴奋了好久,1997年啊,整个齐鲁省份年利润过亿元的私人企业都没几家,估计连两只手都凑不齐。自己今年仅仅15岁,用了几天时间就将身家提升到2亿多,难怪后世那么多的人前仆后继的投入股市,魅力无穷啊!吴迪想想自己以后的小日子,心里美啊!以后的日子,手机买两个,房子买两处,美食吃两口,公司开两家,老婆娶两个,哎,这个不行......

吴迪兴奋过后,就思考着该如何花这笔钱了,真像上面想的这么逗比可不行,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可是飞速增长,通货膨胀可是前所未遇的,估计10年后,这两亿元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两千万的购买力,甚至还不到。至少现在的两千万能在BJ三环内买一套很好的四合院,而十年后两亿元想买一套四合院很难啊!

所以,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纯属作死,不可取,而且香港股市的风波只是刚刚开始,明年国际大鳄们一定会在冲击完东南亚、东亚各国后再次冲击香港的,等到港府和华夏政府干预股市时,跟在政府后面是个赚钱的好时机,所以,现在还不能离开,吴迪决定把钱留在香港,在香港开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继续在香港股市或者亚洲股市闯荡,等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在找优质的公司股票长线持有。将公司更改为风险投资公司也不错,凭自己对未来十几年的把握,选几家大有前途的公司投资,赚大钱轻而易举。不过,开公司自己却没有时间管理,所以帮自己炒股的这群人一定要抓住,不能放手。不然自己上哪找这么多经历过战斗的财经人才,特别是老张,这可是个金融老手,还是个地头蛇,是管理公司的理想人选。

想到就去做,吴迪既然决定招揽人才,就不会犹豫。招揽人才嘛,胡萝卜加大棒招数最好。吴迪决定先释放胡萝卜,分红奖励,拿出1500万重奖。老张奖励500万,其他15人分1000万。成立公司后,视其加入公司与否,给予公司干股奖励。只要愿意加入公司,绝不会让人吃亏。吴迪暗暗决定,钱是王八蛋,没了再赚,可人才却不好找。决定后,吴迪召集众人,现将分红奖励的决定通知众人。十几人再听到吴迪的话后,先是沉默继而一片欢呼,更有人将桌上备用的可乐等饮料相互喷洒,犹如NBA夺冠一般,完全没了正形。也难怪,一群刚刚毕业的学生刚出校门就拥有了一大笔钱,谁都会兴奋的(我毕业咋没这种好事)。也亏得吴迪两世为人,见得多了,有抵抗力。不过,这群人还是太年轻,有冲劲却定力不足,幸亏有老将压阵,老张的指导很重要啊,不然,单单吴迪领着一群大学生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吴迪看着大家在兴奋,并未可以压制,而是趁热出击,宣布成立金融公司,地点就在香港,现在公司敞开大门欢迎大家加入,大家一起发展,一起奋斗,一起发财,不知大家是否愿意加入?不得不说,吴迪选的时机很好,兴奋中的小伙子们,大部分同意加入,还有人高喊“傻瓜才不加入呢?”,原本两三个家在内地的学生还在犹豫在大家的鼓动下也同意加入了。但是吴迪的主要目标了老张则一如既往的沉默应对,很沉稳,只是做思考状。吴迪觉得这老将肯定不是一点点胡萝卜就能够诱惑的,于是决定单独和老张聊聊。吴迪将老张请到一边,加大诱惑,劝说道:“张叔,这一个月来,咱们也都很熟悉了。您在股票交易所混了半辈子能力不缺,缺的就是一个机会,人都说树挪死,人挪活,何不换个环境试试呢?您也知道,我现在还在内地上学,不可能有太多时间管理金融公司,所以我想邀请您当公司的总经理。我绝不干涉你的决定,具体工作全由你决定。咱们这个公司也就刚才加入的这些人,你也都熟悉,一群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什么经验,这些人也都算你的半个徒弟,你也不陌生。所以,张叔,公司成立你也就是公司的元老,公司会注资1.5个亿,你将持有5%的干股,这公司也算是我们大家的,给别人干不如给自己干是不?您看,愿不愿意加入?”老张犹豫良久后,再看看吴迪和外面一群欢呼中的小青年,终于点头同意。

吴迪看到老张点头,十分高兴,自己的香港公司终于有了主梁,于是马上宣布公司成立,公司将注资1.亿,自己担任董事长,老张任总经理,各位青年为元老员工。吴迪正式宣布公司将赠与老张5%的干股,其他员工美人0.1%干股,股份以后会随着工作年限和贡献增长,但是干股不得买卖,如果离职,股份会由公司赎回,众人听后也无异议。然后,吴迪与众人一起商讨公司的具体规则和内部条例。经过一番讨论,基本达成一致,刚成立的小公司一切都可以从简。本来有人提议,金融公司成立需高调,不然怎么融资啊?应该在市中心租一家写字楼,在多招聘几个人,让公司的名气尽快传扬出去。吴迪和老张却认为,公司不缺钱,初期低调就好,不需要高调引人注意。所以最后决定租一家小的写字楼,距离以后的住宿区近一点就好,十几个人一起工作,再加上十几台电脑就完全足够了。老张和吴迪负责去注册公司,后勤业务没多少,可从简,等以后有了需要再招聘。最后看看差的就是一个好会计,这会计在香港可不能或缺,而且必须握在自己手里,不然连会计都是外人的,估计以后吴迪连哭诉都找不到地方。吴迪在香港一片茫然,实在不知到哪里找可以相信的好会计。幸亏认了老师,吴迪不得不求助于黄沾老师,黄老师果然是信人,下午就派了自己公司的会计过来兼职,毕竟现在的辉煌公司业务没怎么展开,事情不多,不像金融公司离不了会计,从公司成立后的规则制定到以后的经营都离不了。最后,这位王会计成了吴氏金融公司的正是会计,在辉煌公司倒成了兼职。

挖老师的墙角是不厚道的,所以吴迪后来又请了黄老师经常来公司指导监督,卑鄙吧!顾老师却神仙一样,对音乐外的事情从来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