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逐鹿汉末之我是吕奉先
27698900000008

第8章 河内司马氏

老百姓久久不愿意散去,直到吕布再三保证只要扩军第一时间张榜通告后才慢慢散去。

“让太守大人见笑了,吕布初到河内就出现这种混账事。”看着离去的百姓们,感慨不已的吕布慌忙抱拳向王匡说道。

“奉先哪里话,奉先接手军队不过旬日,发生此时也是难免,难得的是奉先后来的处置得当,新军规更是闻所未闻。怕是将使奉先推上风口浪尖啊,奉先就不担忧吗?”

”我大汉子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食不果腹着,衣不遮体者不知凡几,每次吕布想到这些就心如刀绞,吕布一人之躯所做有限,但只要我在河内一日,我所能为河内百姓做到的,就一定要做,这又为何担忧?”

“奉先说的好,老夫汗颜,奉先有此为国为民之心,我河内之幸。”

“太守大人严重了,吕布叨扰多时,现在军规新立,事物繁多,吕布请先行告退。改日再前来拜访。”

“好,既然这样,老夫也不留你了,奉先请。”

拜别王匡吕布带领高顺等人准备前往军营。途中经过一座大宅,写着司马府。问高顺,说:“这是河内望族司马家族的府邸,现今家主是司马防。”

“原来是司马八达的家,有意思,既然到了这里,走,进去拜访一番”说完,吕布命左右拜上名贴等候。在等候的时候吕布边搜索关于司马家族的信息。

河内名门司马家族的先祖出自高阳帝的儿子重黎。夏朝时,其家族有官为司马。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赐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之争时,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司马仰以来的八世,是东汉安帝时,征西将军司马钧,字叔平,为高祖。司马钧生司马量,字公度,豫章太守,为曾祖。司马量生司马俊,字元异,为颍川太守,为祖父。司马俊生司马防,字建公,是“司马八达”的父亲。司马防年轻时担任地方官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年老之后转任为骑都尉。

司马防所生八子“司马八达”即: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达”,于是并称为“司马八达”。

司马朗,汉末****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留下遗言说:“刺史蒙国厚恩,督司万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疠,既不能自救,辜负国恩。身没之后,其布衣幅巾,敛以时服,勿违吾志也。”

司马孚,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三国曹魏及西晋时重臣。自曹操时代起,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司马孚在“高平陵事变”之际,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为太宰,封安平王。晋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晋书》。“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寿,清徽至范,为晋宗英,子孙遵业,世笃其庆。”又赞曰:“安平立节,雅性贞亮。”

司马八达各有所长,但真正让吕布忌惮的也只有司马懿,其余七人,要么才华不如司马懿,要么短命,要么没有那种野心。以前吕布玩三国游戏时,很喜欢用司马懿,但那毕竟是游戏,这可是现实中。

司马懿,字仲达,排行老二,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

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郡的周生等人结怨而被谋害,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计掾。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而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

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回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当时曹操手下的门阀官僚拥汉者尚多,为曹操所忌,司马懿在此关键问题上可能早就表示支持曹操,逐渐被接受重用。)

正想着,司马府中门大开,一人带领十余人走出司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