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灵异经历录
27607700000093

第93章 梦中教诲

第九十一章梦中教诲

守陵的日子很是平淡,平淡到我都感觉自己就像是世外高人一样隐居山林不食人间烟火了,很多时候往往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这样的感觉我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不过这种感觉很模糊,让我不能追究其根本。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是我日夜思念师父却没见过师父给我托过梦,说实话我现在很渴望能够梦到师父,让师父把我彻底的打醒,现在的日子对我来说每天都是煎熬,内心的疼痛和大脑的理智在激烈的碰撞着,擦出的火花无时无刻都在灼烧着我的每一根神经,颓废和堕落或许就是我现在的真实写照吧。

人活这一辈子多多少少都会做过梦,梦境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幻飘渺的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梦境是你心中所想的一种映射,小时候每次做梦醒来以后就喜欢一页一页的翻着《周公解梦》希望能够从中找出跟自己梦境相符的解释,那时候就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太神了经常能够根据你的梦境来深入解释一些东西,虽然其中有很多解答跟事实不符。小时候最好奇的一个问题就是问父母这个周公是谁?可是得到的回答是周公就是周公,姓周名公,对于这样的解答小时候思想也比较单纯竟然相信了这种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让我成熟了起来,对于周公是何许人也我也有了能力去彻底搞清楚。

翻阅史料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从周公本人的人生经历来看,他也确实能够被称得上是“神人”了,根据其父文王所著的伏羲八卦中的感悟而写成的《周公解梦》一书直到现在还在广为流传。

很多人都把《周公解梦》这本书当作是闲书来看,其实不然,《周公解梦》之所以能够解梦说白了其中的原理不外乎就是对于人性的剖析,再结合上充满神秘感的阴阳五行八卦之后就变得让人不得不相信了,这本书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史上第一本心理学方面的典籍,现在所看到的现代版的《周公解梦》中内容已经经过了大量的删改其中的原因在这里就不便于详细说明了,原版的《周公解梦》也是最早的玄学典籍之一,其价值虽然及不上周文王所著的伏羲八卦但是它是第一部把玄学和人文结合起来的经典之作,在这一点上就算是道教开山鼻祖的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也是及不上的,只不过《道德经》中所阐述的要么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么就是一些醒世恒言,两本书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周公解梦》的原本早就失传已久了,现存的都是后世的仿本。

守陵的第一个月为了缓解心中的苦闷,我只好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对于我来说缓解苦闷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书,太清观传承了千年虽然道观的规模越来越少但是千年的传承却没有丢,观中很多珍贵的道教典籍到现在都成了孤本,以前在观中的时候我是懒得看这些书的,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对于热衷于人文历史风俗文化的我来说,如果错过这些书那估计可以说是我一生的遗憾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我把《周公解梦》全书(删改前的原本)仔细看了一遍,这本北宋版的线装书装订和印刷都很是精美,书中所写的内容让我拜读以后也是感触颇深,书中记载的很多关于阴阳五行八卦的见解由于我见识比较浅薄所以没有搞的太明白,不过仅仅是这一知半解就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于玄学的认知,天地万物相生相依,天地万法同根同源,在玄学这条路上我才刚刚起步罢了。

今天正好是师父的“五七”,不同于“头七”的回魂,五在道教中有着不同的含义,风水玄学中一为天地初始,九为万物之末,一和九都是极数代表着万物的两极,也可以说一和九分别表示着阴和阳,而五是阴阳的分界点,五之前一切皆为阴,可一旦跨过去一切就又变成了阳,“五七”真要用术语解释起来比较麻烦,不过我可以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我们出生之后都要去派出所上户籍只有上了户籍之后才算是有了合法的身份,同样人一旦过世了的话也需要去销户,销户在玄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只有阳间销了户的鬼魂才能够得到阴间的承认和接纳,简单点说阳间销户就是你死之后能顺利进入阴间的证明,而“五七”在这里指的就是一个期限的意思了,也就是说“五七”之前没有销户的鬼魂没有进入阴间的就会永远的变成孤魂野鬼直到魂飞魄散或者阴寿耗尽的那一刻,就算是已经进入阴间的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销户的话那就下场就有点惨了,首先是不能投胎,其次由于在阴间没有合法的身份所以在阴间是会被其他鬼魂欺压的,并且还没处喊冤,更可怕的是一旦被发现就会被送回阳间成为孤魂野鬼;当然“五七”的作用不单单只有这么多,“五七”这一天还有一个意义,说到这里就要再说一点题外话了,风水学中活人有阳寿而对应的死人就会有阴寿,每个人的阴寿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大善之人死了以后可以马上投胎不需要过完剩下的阴寿,普通人的阴寿也就是几十年而已,而某些大奸大恶之人的阴寿会达到几百年甚至有的还能达到上千年,这具体的阴寿多少还要看判官的裁定,所以说“五七”这一天你给过世的亲人烧多少纸钱就意味着死去的亲人在阴间的几十年生活中是好或者不好。

有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这不管是头七还是五七为什么都有个七在里面呢?这个很好理解风水学认为天地运转每七天就是一个小周期,再加上为了便于计算时间所以就以七天作为划分,不过这只是一种流传比较多的说法而已,对于为什么是七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说法,至于具体是怎么回事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恰逢师父“五七”祭辰本打算今晚就在师父坟前守夜了,可是子时刚过我就感觉困的不行,打起精神又强撑了一刻钟我最后还是忍不住背靠着师父的墓碑睡着了,在梦中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跟现实世界一样有山有水树木茂盛,可是却安静的出奇好像除了我的呼吸声之外再没有第二个声音,并且山水树木都是一样的黑色,只不过这种黑色比较特殊好像能吸纳所有的光芒,显得非常自然透彻,并且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我竟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诡异和恐怖的意味,心中有一种错觉就好像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才算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我的潜意识里很清楚这是梦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打算四处走走,我慢慢的向着河边走去,走的近了忽然眼前一亮,河边有一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叟正坐在岸边钓鱼,好奇心起不自觉就加快了脚步,可是越是接近心中那种奇怪的感觉就越是强烈,直到我走到老叟的身边看到老叟的样子的时候真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垂钓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先去的师父,看到师父的一霎那眼中的泪水就流了下来,跪在师父的身边嘴里就像是着了魔一样一直默念着师父这两个字,可是师父却没有说话,这样的状态不知道持续了多久一直没有说话的师父终于是开口了,对着我说了一句:“你可知错?”听到熟悉的声音我直接从失神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默默的低下了头回答道:“对不起师父,我错了。”可是师父随即说了一句:“你没有对不起我,你对不起的只有你自己。”听到这句话我沉默了,一刻钟之后我才说道:“师父,弟子现在真的很混乱,还请师父为弟子解惑。”却听师父说了一句:“我是已死之人,生人的事情还需要自己去考虑,记住一定要追求本心。”说完这句话师父就消失不见了,我对着师父消失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就醒了过来。醒过来以后擦去眼角的泪水心里一直在想着师父的话,追求本心那我的本心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