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灵异经历录
27607700000232

第232章 太清丹道(下)

第二百三十章太清丹道(下)

生活是无数命运的轨迹相互交织在一起,而每个人命运的轨迹都不会发生任何的重叠,有的只是在某个时刻交汇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缘分的长短其实并不像佛家所说的取决于什么前世五百次的回眸,在我看来人生各有不同,我们在这一世所遇到的人和事,其实是早就被安排好的,每个人一生所能结识的人,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而这些我们和每个朋友亲人之间都有一段特有的缘分,而这一个个缘分就是我们人生轨迹的一个个节点,我曾经在一本典籍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书上说:人的灵魂虽然经历轮回,但是轮回只不过是洗去了我们的记忆罢了,轮回是无法改变我们各自的命运的。这段话我第一遍看到的时候并不太理解其中说的是什么意思,直到我经历了一些人和事后,我对于这句话说得意思才有所明悟,按照古老传说中的说法,人死灵魂是不会消失的,人死后灵魂失去了可以寄居的场所而成为游魂,最终会进入阴间再次转世,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长生不老”的,因为我们所认为的死亡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我们新生命的又一次开始罢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世的命运轨迹其实都是非常的相似的,虽然可能在细节上会有些许的不同,但是大体上我们所要经历的事情,我们所要认识的人都是不变的,两个人之间命运的羁绊是可以随着灵魂的转世而保存下来的,这一生我们所结识的人,下一辈子我们终究还是会相遇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于佛家所讲的缘分和道家所讲的缘分之间的区别有过迷茫,可是等我真正理解了以后其实两者说到底是殊途同归的,只不过佛家是不讲究前世的,在佛家的理解中人只有今世才是真实的,至于什么前世一切都是虚无,而道家是相信人是有前世的,所谓因果,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其中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虽然两者之间的理念多有不同,但是在很多的言论上却是不谋而合的,对于前世今生两者所阐述的意思大致相同,平常我们经常会说“事有轻重缓急,而关系有近有疏”,每个人这一声的关系网都是不规则的,有异常亲近之人也有仅是一面之缘的朋友,而对于这两种人的态度那自然是有天壤之别的,我们所认识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注定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过客,到最后我们所牵挂的只有身边最亲近的人罢了,每个人都是如此,如果按照命运轨迹不会改变的说法来解释这一切的话,那就是说我们今生最亲近的人,在前世也是最亲近的,既然命运是没有改变的,那么这缘分也是命中早就注定的,人与人之间的那段缘分不论经过几世,到最后该交汇的势必还是要交汇的。不过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这种缘分之间的交汇并不一定能够存在,就算是还存在,那么在交汇之前还是要经历很多的磨难的,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人们的思想也在逐渐的发生着转变,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这种转变已经可以说是直达骨髓了,举个例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第一大事的结婚,现在中式婚礼已经快要烟消云散了吧,而现在所谓的“中式婚礼”在我看我也是杂糅着西式婚礼元素的四不像罢了,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当然也是很多人口中无法阻挡的“社会潮流”,而我对于这一切只是作为看客的存在,因为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当然今天我们并不是来讨论什么传统婚礼习俗的,我想引用的是我们去参加朋友或者亲人的婚礼时肯定会用到的一句话,这句话很简单只有四个字“白头到老”,这四个字在祝贺新婚的时候是肯定会被用到的,可是现代社会相守到白头哪里有那么容易呢?虽然我没做过什么调查也没做过什么统计,但是我敢说现在社会的新婚夫妻中每一百对能有五分之一做到“白头到老”就不错了,相对比古代的话这个比例可以说已经是惨不忍睹了,其实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只有真爱才能成为这五分之一,才能坚守到白头到老,而剩下的那五分之四虽然可能在结婚之初都认为彼此是对方的真爱,可是真爱难寻,现在结婚只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彼此大部分的时候只不过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沉醉在彼此用幻想搭建起来的“真爱世界”里,总有那么一刻这个幻想世界会出现裂纹而后瞬间垮塌,其实还有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每年的离婚人数都在成直线增长,现在中国的离婚率就算是在世界各国中排名也是很靠前的吧,至于说其中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只能说是人们的思想“解放”的太快,以至于都把结婚当做是儿戏。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完美的爱情,而何谓完美呢?我想大都数人的回答都会是相同的吧,不管生活中有什么坎坷或者矛盾只要能够坚守到老既是完美。可是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并不那么容易达成,想要找到和自己能够坚守一生的另一半说说容易,做起来就困难重重喽,不过最终的结果都会证明这一世的真爱其实是前几世早就注定好的缘分,而这一世只不过是重演了前几世的情景罢了,这不单单只对爱人之间适用,对于自己的至交好友蓝颜知己,这也同样适用,今生的朋友兄弟其实也是上辈子上上辈子就已经画好的轨迹。而对于现在不知道是真的“穿越”到了汉代或是身处在极其逼真的幻境中的我来说,我眼前的“师尊”王禅老祖竟然真的是我今世的师父,不得不说我现在心里是越来越相信我和师父的缘分乃是前世就早就注定的了,当我站直了身体看到那张久违的面孔的时候,我心中的感觉很是复杂,复杂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对于师父的死我虽然表面上是释怀了,可是我虽然能骗得了别人,可是我却无法做到骗过自己的内心,每当想到师父时我深埋情感最深处的悲伤就会涌现出来,师父去世以后我尽可能的不去靠近青城山这块让我伤心的地方,我虽然知道我这是在逃避,但是我还是无法做到正视它,在我心中师父其实跟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对师傅的感情还要超越对于父母的情感,本以为今生我再也无法见到师父他老人家了,没想到这次离奇的“穿越”竟然让我再次见到跟师父长得一模一样的“师父”,这又怎能让我不流泪呢?不过伤感过后疑问也是随之而来,难道今世的师父乃是前世的师父转世而来的么?不过这显然不对啊,根据记载王禅老祖显然是已然得到飞升了啊,又怎么会转世轮回呢?可是如果今世的师父不是王禅老祖转世的话,那他们这长得也太像了吧,这自然就让我想起了我跟前世长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先例,这种种疑惑缭绕心间,久久不能散去,到底这王禅老祖和今世的师父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再说我面前的王禅老祖,一看就是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只论长相的话跟已经仙逝的师父是非常的相像,可是仔细看来王禅老祖的身形要比师父略高一些并且因为王禅老祖的修为已经臻至化境,所以他的那种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气质也是比师父要强的不是一星半点,据我猜测这王禅老祖的修为应该已经达到了仙人的层次,并且已经快要褪去凡体成就仙体了,一旦成就了仙体那么自然就可以位列仙班了,王禅老祖面带笑容的看着我说:“玄秦,见到为师为何流泪不止呢?”听到王禅老祖的问话我自然是马上回答了,毕竟我现在的身份是他的亲传弟子之一,我赶紧拭去眼角和脸颊上的泪水,恭敬的回答说:“没什么师父,刚才弟子一不小心被沙子迷眼睛了,不碍事。”听到我的回答王禅老祖倒是没有任何的质疑,而是对着我肩膀上的这万恶不赦的小鸟开口说:“呵呵,彩凤啊你这次偷跑出去玩耍实在是该罚,不过念你把玄秦寻了回来,这次贫道就不惩罚你了,回去吧。”王禅老祖说完话这只不可一世的小鸟就灰溜溜的飞走了,临走之前还不忘冲着我大叫了几声衣服示威的模样,我是努力压制着自己暴怒的心情,心里想:好,咱们走着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这小东西给烧烤了,说实在的这烧烤神兽我还真没吃过,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哦,哈哈。心里想着我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些笑意,不知道为什么这我的修为虽然找回来了,但是却无法在这幅身体上流畅运用,现在就连随意控制自己的表情都做不到,这还真是有够奇怪的,我嘴角扬起的笑意自然被王禅老祖看到了,于是他就问我说:“玄秦啊,什么引得你发笑呢?”我赶紧解释说:“没有没有,师父您一定是看错了,嘿嘿弟子只不过是嘴角抽筋了而已。”说着我还装傻摸了摸后脑勺,不过幸亏王禅老祖并没有责怪我什么,随口说了一句让我留下帮忙的话,然后就走出了大殿不知道去哪里了,而我则开始了这“穿越”后的第一天道观生活,大体上观中的日常事宜跟普通道观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就是来上香的人有点多罢了,不过想想也是现在乃是道教鼎盛的西汉时期,作为现在国内唯一的宗派怎么能不“火”呢?这大殿中忙来忙去的基本都是四代弟子,而三代弟子听黄木和黄山说我的那九个师兄,大师兄已经一百多岁了平时基本上都在闭关修炼,只是偶尔会出来罢了,而二师兄比大师兄年龄略小不过也有一百岁了,平时也是跟大师兄差不多,而三师兄接近百岁,平时除了闭关之外就是住持观中的大小事务,至于剩下的六位师兄年龄都是在四十岁到九十岁之间,现在都不在观中,都带着各自的弟子下山游历去了,大师兄和二师兄乃是修炼狂人是不收弟子的,而我因为入门太晚修为太低所以暂时还不具备收弟子的条件,至于师尊王禅老祖算下来到现在也有四五百岁了,师尊平时基本上是不谙世事的状态,因为修为已经达到了巅峰所以就算再修炼也没什么用处,所以现在基本上就是指导指导我们师兄弟几个在修炼上的问题,要么就是在丹房中炼制丹药。

说到炼丹术这自然就不得不提仙界第一炼丹师太上道祖了,而太清宫作为道祖在凡间的唯一宗派,门中的弟子要说不会炼丹,这说出去都没人相信,当然现在太清宫中所遗留下来的炼丹术基本都是开派祖师尹喜真人留下来的,其中不乏仙丹的丹方和炼制方法,只不过想炼制出最低等的仙丹也需要炼丹师自身的修为达到天仙境界才行,因为仙丹和凡丹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丹中有无仙气上,仙丹之所以被叫做仙丹,并不是说因为他是仙人炼制的才叫仙丹,未成仙之前的天仙境界的修道者(又叫半仙或者准仙)其实也是可以炼制出仙丹的,因为修道之人突破天仙境界之后就可以掌握很少的仙气了,当然想要炼制仙丹所需要的仙气是海量的,而天仙境界的修道之人在成仙之前是不可能以自身的微量仙气炼制出仙丹的,不过修道之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长年累月的实践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办法可以炼制出低级的仙丹,那就是找到一个仙气比较浓郁的地方,以自身的仙气为引施以秘法引动外界的庞大仙气辅助自己炼制仙丹,这样才有可能炼制成功,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有可能罢了,在很多时候都是炼制不出来的,因此就出现了一种介于普通丹药和仙丹之间的丹药,炼丹师们叫它“伪仙丹”,这种伪仙丹也是含有仙气的,药效要比普通的灵丹好很多,但是比真正的仙丹又差许多,伪仙丹的形成还要从炼制仙丹的过程开始讲起炼制仙丹到了最后成丹的时候有一个过程叫做“仙气生灵”,就算是最低级的仙丹也是具有智慧和生命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仙丹中具有丹灵,而丹灵是在仙丹快要练成之时因为天地规则的限制,仙气自主化形拥有自己的意识和生命的过程,不过这个过程单单靠仙气自己的力量的话失败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炼丹师从旁以阵法符咒等辅助仙气化形生灵了,而就算是这样成功率也是低的可怜,毕竟就算是仙人也没有把握说自己每次炼制仙丹都可以百分之百成功,而一旦这个过程失败,仙气就会自动消散,而炼丹师们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失,就研究出来了一种方法可以把生灵失败后的仙气完全消散之前残存在丹药之中一些,就此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丹药“伪仙丹”(仙气一旦完全消散,丹药就会变成彻底的废丹,这种废丹一旦都是有毒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伪仙丹的品质也会分为相应的等级,至于分级的标准则是按照丹药中残存的仙气浓度来划分),因为伪仙丹会有品质的差别,所以高品质的伪仙丹其功效就算是对于天仙境界的修道者来说也可以算是极品丹药了。

根据道教某些传说中的说法,作为仙界第一炼丹师的太上道祖,想要拜入其门下的仙人多如牛毛,可惜的是太上道祖作为大罗金仙又是仙界第一炼丹高手,他老人家的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这么多仙人能够入得他老人家法眼的少之又少,当然这些人中有很多人在天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可是没办法的是大罗金仙自成一方势力完全就不属于天庭系统之内,任你位高权重该被淘汰还是要被淘汰,说这些就有些远了,不过从这些传说中不难看出太清一脉的炼丹术之强可谓是三界第一,据说太上道祖就是以丹入道的,而作为凡间太清一脉的宗派,如果说我对这太清丹道没什么想法的话那完全就是扯淡,在没“穿越”到这个地方之前我心中有一个巨大的担心,因为我对于弑天宗的真实实力是不敢猜测的,毕竟就连天仙境界都可以随随便便的派出来执行任务,不敢想象这弑天宗隐藏在暗中的实力到底是有多么的庞大,而再看正道联盟这边的力量,跟弑天宗一比真是不值一提,就算是正道联盟有潜藏的力量,比如像龙虎山茅山这些传承千年的宗派要说没有突破天仙境界的高人我是一百个不相信,可是关键在于就算是有,又能有多少呢?估计能有一巴掌的数目就不错了吧,简单的实力对比我对当前的局势有点悲观,我一直在想到底怎么样才能在短时间大幅度提升正道联盟这边的总体实力,可是无论我怎么想都想不出来,直到现在我才再一次的燃起了那么一点希望,因为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修道之人修炼完成就是依靠自身的资质和坚韧的道心,可是无奈的是天地灵气匮乏,所以修道之人的修为进境缓慢之极,而如果我可以学到太清丹道之中的炼丹术和丹方的话,那么从中找到一两种可以快速帮助修道者提升修为的丹药丹方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并且丹药的提升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和缺陷,只是炼丹术在现代早就失传已久了,想要以丹药提升修为完全就是奢望,所以这次的“机会”我必须要把握住,不过现在要思考的就是要怎么才能让师父传授我太清丹道呢?这炼丹术按照观规,三代弟子是可以学习的,可是学的都只是皮毛罢了,真正的太清丹道乃是镇观之宝,按照观规只有每一代的观主才能学习修炼,有这条观规的存在可算是把我刚燃起的希望给扑灭了,不过让我就此放弃我实在是不甘心,可是我现在没实力不能强取,就算是能强取我估计也不会这么做,毕竟我现在的师尊很大可能就是今世的师父,不论说什么我都不能让师父他老人家对我失望,唉想来想去最终只能放弃那些杂乱的想法,顺其自然吧,希望苍天可以对我眷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