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被遗忘的传说:女娲创世记
27496700000056

第56章 黄帝的太空计划,夸父追日

自从身处亚特兰蒂斯的蚩尤战力逐渐增强后,在大西洋以及地中海埃及均有所动作,因应形势的发展,一方面除了炎帝研发核动力战机之外,黄帝也有些坐不住了,命令黄帝部夸父山空军基地的夸父立下军令状,限期对“夸父号”战斗机进行改装,务必利用地球资源,将一部分战斗机改装成航天飞机。

黄帝同时提出对航天飞机飞行速度的要求,航天飞机围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圈所花费的时间要小于等于太阳一升一落24小时的时间,24小时内航天飞机要绕地球飞行至少一圈,即要达到类似于“追日”的效果。

夸父山军事基地的“夸父号”战斗机与普通战斗机有所不同,属于立式垂直起降的高级别空军基地,“夸父号”战斗机均是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的立式喷气式战斗机,可以在没有机场跑道的复杂环境中完成起飞、降落任务,一小块场地上就能起降,“夸父号”战斗机垂直升空后再转换成水平姿态飞行,完成任务后再垂直降落,适用性较好,但仍然是使用的常规燃料,如果要改装成航天飞机长时间飞行,用这种常规燃料的飞机引擎显然是不行,时间紧、任务重,夸父思来想去,唯有先行试错,先换个引擎试试看,于是组织工程师把其中的一架“夸父号”喷气式战斗机的常规引擎换成核动力引擎,进行改装和测试。【注:可参考二战后美国海军研制能从军舰甲板上垂直起降的XFV-1平直翼与XFY-1无尾******战斗机】

经过一些日子的改装,夸父和工程师们准备对改装后的飞机引擎进行户外测试,记录实验数据,航天飞机飞行驾驶员开动引擎飞上天空之后,夸父山空军基地地面控制中心探测到核动力引擎热量上升太快,科研人员、工程师紧急分析产生大量热量的原因,经过紧张的故障排查,得出结论:核动力引擎系统中,用于屏蔽核辐射和冷却引擎的水箱容量设计太小,整个散热系统不足以迅速吸取引擎产生的大量热量并散发出去,整个散热系统需要进行全面改造优化。【注:“载”字形战机:可参考美国空军的X-13喷气式垂直起降飞机。X-13是无尾******布局,涡喷发动机。该机采用独特的挂壁式起降,没有传统的起落架,依靠头部的钩子挂在吊杆上,在1957年进行了成功的垂直起降演示。】

得出以上结论后,空军基地地面指挥中心立即命令航天飞机飞行驾驶员改变原有飞行计划,采取紧急措施飞向西海海域,尽量将航天飞机坠落到西海的大泽海域,尽可能降低核辐射产生的污染,并要求飞行驾驶员设定完成后乘坐机上的小型逃生飞机逃生。飞行员弹出航天飞机后,航天飞机上的热量越积越大,还没有飞行到设定的大泽海域便起火爆炸,最后坠毁在名叫“CD载天”的这座山上。“CD载天”这座山记载于古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CD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而“夸父追日(夸父逐日)”的神话即是源于《山海经》,“载”或“天”是古人以接近战斗机外形的甲骨文金文而命名的战斗机,夸父山空军基地是以“载”字形和“天”字形战斗机为主的基地。“有山名曰CD载天”在此处的甲骨文含义是指发生故障而燃烧中的战机坠毁在山上,所以便以“CD载天”作为此山的名称记录下此次坠机地点坠机事件。【注:“天”字形战机:可参考“云雀”、“黄蜂”、推力翼立式垂直起降战斗机。】

不幸中的大幸是,乘坐小型逃生飞机的驾驶员驾驶飞机滑翔到了西海大泽,在接近大泽水面后逃生飞机开启尾部降落伞进行减速,在大泽水面上空减速滑翔,最后安全逃出,等待救援。夸父指挥部署在西海的军舰前往降落地点进行搜救,确保飞行员安全返回。

杞人惧天压,夸父追日走。智微思远道,力不扶戾斗。航天飞机是一个系统工程,夸父把战机常规引擎更换为核动力引擎的仓促实验以失败告终,证明此路不通,不得不向黄帝建议要从长计议,多给一些研发时间。随着炎帝、黄帝大力投入军事武器研发,以及频繁的新型武器试验,这些消息也流入到远在大西洋亚特兰蒂斯大陆的蚩尤耳中,这会引发什么样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