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2748700000004

第4章 想法铸就的精彩人生

这是一个永不满足、永远追求进取并创造了奇迹的人。

45岁后自学英语口语,三年后成为翻译;52岁自学电脑,成为电脑作家,已经写作并翻译了38本书;57岁学习和研究记忆方法,能背出圆周率1800位。他就是钟道隆教授,退休前为高级工程师,解放军某学院少将副院长。

听他的讲座,读他的书,你会热血沸腾。

他原来英语并不扎实。在45岁时用“逆向法”学习英语口语,并成为翻译,著书立说。

他发奋学习英语源于一次出国考察。1979年45岁时去法国和德国。他虽能阅读外文书刊,但一到国外,跟哑巴差不多,既听不懂,也不会说。一次,他向客人问候一声“goodevening”,客人以为他会英语,对他讲起来。他后退,直退到墙边,尴尬极了。介绍技术时,投影文字都是大写的,他也看不懂。

这对他构成了强烈的刺激,回国后下决心学习英语口语。

学了一年,花的工夫不少,收效却不大。在苦闷彷徨中,他去请教一位翻译。这位翻译说,我们在国外有语言环境,学了好几年,有的话还听不懂,你已经45岁了,恐怕不容易。没鼓劲,反而让他泄气。他只好做长期战斗的准备。

1980年1月31日,他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他突然开窍了。他想起了听懂京戏的过程。开始时听不懂,一个人告诉他,京戏很程式化,只要一字一句地听懂几出戏就好办了。从此,这人放唱片,一字一字地教他,使他听懂了几出戏。以后再听其他戏,果然懂了。他想,何不用这个方法学习英语呢?从基础英语发音学起,学了5个月,把英语基础知识重新学了一遍。每天学五六个小时。一支笔、一打纸、一部录音机、一本词典,每天陪着他。每天写满20页纸。3年用坏16部录音机,2部词典,圆珠笔一大把,写了一柜子听写记录。1982年,再次出国,他成了翻译。

他的听写是原始意义上的。除了词典以外,没有任何课本。他总结经验是“听、写、说、背、想”的5字逆向学习法。他用此法辅导了不同年龄的人,效果都很好。在他任副院长的解放军某学院,两年内,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从50%猛增到100%。

一个学生说,太费录音机。这使他开始琢磨这个问题。3个月冥思苦想,设计出专利产品——电脑语言学习机。该机具有无限次重复磁带内容的复读功能,校正发音的比读功能和任意提取复读内容的双窗口功能。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推广他的学习方法,出版了《逆向法巧学英语》等书,并与深圳学之友教学仪器公司联合推出了包括语言复读机和录音带在内的《英语学习逆向法》套件。

他52岁时不仅学会电脑,而且总结出可贵的经验,写出《巧用电脑写作与翻译》一书。如今已经出版了38本书,被人称为电脑时代的作家。

他有个最佳环境论。他说人在逆境能学到顺境学不到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逆境胜过顺境,甚至是成才的最佳环境。他曾到戈壁滩、青藏高原、海岛和一些偏远的山区作过,看到过许多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工作的人,很受教育。每当遇到困难,他就想,比在西藏工作的条件好多了,起码氧气够;比在沙漠好多了……

一个又一个的想法,使钟道隆教授上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台阶;一个又一个的想法,铸就了钟道隆教授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