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2748700000017

第17章 六年发展成千万富翁

1986年。浙江省桐庐县桐庐山村,25岁的陈金义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心里一阵接着一阵地激动,再也不甘于原来已经干过的工作了。他当过民办教师和油漆工。他开始苏醒。他要出去赚钱。

这个时候,在他的动机上没有环绕更多的光环。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赚钱,什么能赚钱就干什么。他要改善贫穷的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带上500元钱出村了。去哪里?他决定去东北,那里资源丰富,是一块宝地。他到了东北,走了一城又一城,走了一乡又一乡,干过各种各样的短工。他终于发现蜂蜜是个好东西,既可药用,也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价格也不菲,是个挣钱的好门道。于是,他选择了蜂蜜作为赚钱的手段。

开始时,他没有资金,只能小打小闹。他感到这样太慢,何时能把事业干大呢?于是,他回到家乡,向亲戚们借贷,终于筹集了1万元,办起了桐庐蜂业经理部。

他又返回东北。为了扩大经营,他到处寻找蜂蜜货源。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他晚上乘车,白天考察、联系业务。他终于找到了足够的货源,也了解熟悉了市场。

到了1989年,他已有了3万多元的积蓄。80年代有个“万元户”的词儿,成为“万元户”就不简单了。但是,陈金义的经商思想已经觉醒,小富小康已经不能使他满足,他要扩大业务。他日夜想着怎样才能凭手中有限的资金把事业干大。他想办一个蜂王浆口服液加工厂。他1986年起步,才三年,就定下了新的目标。

手里只有3万块钱,怎样实现这个目标?他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他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向银行贷款;二是联营合作。他开始了解银行的情况。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他把自己的3万元存入银行作抵押,从银行贷款6万元,又把这6万元存人另一家银行作抵押,再贷款12万元。就这样,他在6天的时间里贷到30万元,办起了蜂王浆口服液加工联营厂。他的目标又实现了。

到1992年,他有了更多的资金。他还不满足,还要扩大。他想出了更新的办法。他到上海购买了4000张股票认购证,再把这些认购证转手出让。他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完成了资本的积累过程。他成立了独资经营的皇家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88万元。他还出资100万元,在杭州开办了属于他自己的口服液加工厂,在广州办了两个分厂。在北京等13个省市设立了办事处。在杭州成立了饮料中心,推出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金义”奶儿童营养液。

他的资金很快达到了几千万元。这时,他听说上海拍卖7家长期亏损的小型国营商店。他一举买下了6家,在中国最大的都市上海有了自己的阵地。同时,这件事触动了全国的理论界,国务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部门等联合发起了“陈金义现象”理论研讨会。陈金义成为新时代的一个典型。

2000年,金义集团年总产值已达到30亿元人民币。

回顾陈金义的历程,从1986年500元开始,到1992年末,仅仅6年时间,他就发展成千万富翁。他的经验是,要想成功就要确定目标,然后围绕目标想办法。他说,肯定能想出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