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2745500000020

第20章 伊藤博文的不祥预感

由于日本间谍的事情,上了舰后两个小丫头心情都很压抑,害怕和李经迈说话,李经迈也懒得解释,上舰后不是在和黄建勋讨论海上作战和编队航行就是在舰首吹海风。看着蔚蓝的海洋,又看看大清的龙旗,不禁胸中有了股豪迈之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让自己铸就一条海上长城吧!

但此时,乌云却笼罩在黄海上空,风雨将至……

1894年3月2日,朝鲜爆发内乱国王李昰应向清廷求援的消息传到了日本,同时日本在朝间谍的一份详细资料和“泰山”舰的照片都在被送到了日本东京。

京都国会议事堂,枢密顾问官兼预备役海军中将桦山资纪正要前往内阁总理大臣的办公室和伊藤博文在次讨论海军扩张的事情,正要敲门时,忽然看到一个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上拿的东西还挺多,跑得满头大汗。桦山资纪一看原来是伊藤博文的秘书便向他打招呼,“浦敬君,你这是给总理大臣阁下送文件么?”

那位秘书被吓得一个哆嗦,“啊,将军阁下!这是陆军部送来的加急情报!”

桦山资纪微笑道:“我也正要找总理大臣阁下,我来帮你送进去吧!”

“感谢将军阁下”秘书将一大堆文件递到了桦山资纪的手里。

“嗯,你去吧!”

桦山资纪整理了一下文件和自己的衣领,敲门了门。

只见里边传出了颇有中气的声音,“进来!”

桦山资纪两腿一并道“枢密顾问官桦山资纪,拜见总理大臣阁下!”

“哦,是桦山君啊,有什么事么”这个说话的人便是发动中日甲午战争的魁首,伊藤博文。近日伊藤博文很忙,朝鲜问题他也是知道个大概,但他觉得这也许是个机会。向英国定制的新式军舰已经建成回国军舰,海军现有吨位已经远远超过北洋舰队,只要能诱使大清出兵,就有了开战的理由。

“伊藤阁下,我想和你再谈一谈海军的发展计划,还有这里有一份陆军部送来的加急情报。”

桦山资纪将一打文件双手递上。

伊藤博文将上面的文件袋打开,那是日方搜集到的朝鲜起义的详细资料,“桦山君,我想问问你对朝鲜的问题怎么看?”

桦山资纪想了想回答道“我认为,亚洲征服方略(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已经制定了很多年,这次朝鲜问题不失为一个契机,台湾既然暂时无法得到,我们就应该向北看了!”

“桦山君真实一语中的啊,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和,只是现在的准备还不是很充分,天皇陛下也很是犹豫。我们需要面对的不止是清国的海军,还有西方列强,尤其俄国的出面干涉,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点。算了我一会将会去面见陛下,你先说你的事情吧!”伊藤博文点了一斗烟后,有开始翻看文件。

“是,阁下,我认为帝国海军现在的力量非常分散,只能防守而不能进攻,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所以我建议将日本海军力量集中,组成一支联合舰队,采取攻势方针,消灭中国海军有生力量,夺取制海权!”

“嗯,桦山君说的很有道理,我会将你的想法如实禀告给天皇陛下,也会召集海军部的人来议一议。”当伊藤博文打开第二个文件袋,取出文件翻看时一张显眼的黑白照片跌落出来,为何说它显眼,那是应为这张照片黑暗的部分很少,白色部分很大,照片上那白色的部分就是北洋海军的新旗舰“泰山”舰。

由于照片上的大清龙旗并不显眼,伊藤博文还以为是哪艘列强的军舰被抓拍到了,但仔细看看去,照片上还有一个人侧着身拿着一个黑色的望远镜在观望,由于他穿的是白色衣服,那长条的辫子格外清晰。伊藤博文突然开始疯狂翻动文件袋,这使旁边的桦山资纪很奇怪伊藤博文究竟看到了什么。在后续的翻动中,伊藤博文找到了更多的照片,有近有远,他还翻找到了一份字数不多的纸质文件,上面写道:

明治27年2月13日,陆军天津情报分部报告,清国天津大沽口发现一艘吨位在8000左右的军舰,配有三联装先进火炮,航速未知……

伊藤博文看完后将照片递给了桦山资纪。

桦山资纪急忙接过来翻看,“军舰?哪国的?”

“清国。”伊藤博文突然涌出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纳尼?”

日本皇宫。

当伊藤博文说出暂缓大陆计划的时候,明治天皇怒了。

“这次朝鲜事件对我们发动战争极为有利,随着民众狂热情绪的高涨,军备的基本扩张已经完成,虽然情报中报告有清国有一艘8000吨级的军舰,但我觉得不足为虑。为了实现帝国的复兴,这场战争是一定要打的!”

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伊藤博文始终保持着冷静,“陛下,在刚收到朝鲜爆发农民起义的时候我也觉得战争的时机到了,但看到这些情报时,我觉得我们还需要时间去准备,发动战争还需要从长计议,现日本民族的真正独立、自由,需要一步一步地走。”

“开战是你说的,暂缓开战又是你说的,你眼里还有没有朕?”

“伊藤不敢!我是为帝国的利益着想,虽然我也很想发动战争,陛下知道我和我的内阁成员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发动战争是有利于我的,但我并没有这样做。”

“好吧,朕再信任你一次,把计划再拿去内阁议一议。另外你去问一问伊东祐亨现在能不能战胜北洋水师?”

“是,陛下!我这就召集内阁,商讨应对朝鲜事件。”

1894年3月,伊藤博文召开内阁会议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确立了侵略朝鲜的初步方略,向清政府表示善意,催促清政府速度处理朝鲜东学党起事,诱使清朝出兵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