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2745500000015

第15章 “泰山”舰

由于北洋海军又增了一艘9000吨的旗舰,海军技术人才和水兵开始出现紧缺的状况。无奈之下李经迈给老爹李鸿章拍了电报表示急缺乏海军人才,不禁感到战争打的就是人力和物力啊。李鸿章第二天就恢复说将会从天津水师学堂和福州船政学堂提前毕业一批学员应急。

那艘莱比锡级巡洋舰被李经迈命名为“泰山”舰,因为李经迈登上舰第一感觉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经迈将舰上一些过于先进的东西拆掉,比如那两驾阿拉多Ar196水上侦察机被李经迈拍了照后当靶船几炮给轰掉了。当李经迈在看到“泰山”舰上的37mm高炮时,想起了被誉为“万国空防之屏障”40毫米博福斯高炮,于是起了改造军舰的打算。

为了方便指挥,李经迈给北洋海军所有舰艇都装上了柴油发电机和电台。电报人员的培训已经基本完毕,因为这个时空有线电报已经出现,无线电人员培训相对简单一些。有了无线电,李经迈对于打赢那场大海战更有了信心,北洋水师就是因为丁汝昌在开战时就负伤,信号索具被炸毁,而失去统一指挥,造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最后沉的沉,逃的逃(方伯谦在海战中途摔济远舰逃逸)。

9月16日,李经迈摔“泰山”舰、“海疆”舰、“海风”舰出港迎接天津方向赶来的一百多名天津水师学堂学院。虽然只有一百多名,但有总比没有好。

“目标,右舷九十度两千米处,开炮!”泰山舰上黄建勋真在下令。

“轰!轰轰!轰”泰山舰九门主炮一轮齐射打得海面上水花到处飞扬。

在“海疆”舰上观看的邓世昌不禁唏嘘道:“提督大人,真是孩子心性,那一发150高爆弹值的银子可是够三口之家吃上几年的了!”

已经是“海疆”舰帮带的郑文恒走到近前说:“不得不说自从李大人到北洋来,北洋的局面变得好了很多,我相信在李大人的带领下,咱们海军的实力会越来越强!”

邓世昌心里则是想:季皋年龄这么小,能撑得起整个北洋么?

泰山舰上。

“大人,这泰山舰的主炮虽然口径小,但威力很大啊!”

“那是当然!”李经迈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示意黄建勋坐下,“这艘舰是德国人的试验舰,你还要好好摸索摸索!”

“这是当然!”

“还有一些军舰数据我没有说出来,但这些数据只能是你和你舰上的人知道明白么!”

看到李经迈脸色凝重,黄建勋也将心沉了下来,“军门请讲!”

“这艘舰主炮真实口径是149。1毫米,全重11970千克,大约是55倍径的身管,出膛速度是960米每秒,寿命约为500次全装药射击,最大射程是25700米/40度仰角,射速约为5发到8发。”

黄建勋听完后是相当惊恐了,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没有哪国的舰炮射程能超过万米,而这搜舰的火炮居然达到了2万多米。不禁想到德国的技术已经达到这样了?

“下面还是武器数据,它还有6门88毫米炮,8门37毫米炮,8门20毫米炮,12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20枚水雷。最重要的是,它有着32节的航速,比我北洋任何一艘舰船都要快。在未来的海战中航速将愈来愈重要。”

“属下谨记!”

“只盼忘能有更多这样的军舰……”

----------------------------------

当接收到人员后,居然发现自己老爹李鸿章也来了。

“北洋水师提督李经迈摔全体海军官兵拜见中堂大人!”李鸿章一经官复原职了便来到了海军基地。

“嗯,都起来吧!”李鸿章看向了李经迈:“我儿最近可好啊!”

“禀父亲,孩儿无恙!”李经迈上前道。

“嗯,海军我就交给你管了,我也不过多参合,这次主要就是来看看你……诶?你们怎么都站不稳啊?”

李经迈不好意思得笑了笑,“父亲,孩儿带着水师官兵每天早晨练跑步,而且一跑就是十里地。”

“哦?哈哈哈你这孩子……”

“过几日福州方向还有200多个学员过来,我已下令两个水师学堂扩招了,你若还是缺人,为父再给你想想办法。”

“孩儿想再在威海办一个水师学堂,所需银子么,就由水师账上拨付好了。”

“嗯,我上奏朝廷试试!还有,你的婚事一推在推可是不行啊,再这样下去,你岳丈可是要打上门了!”

“额,孩儿最近训练紧张,实在是脱不开身。”

“那就定在年前罢……”

“爹,和我结婚的是谁啊?”

“闽浙总督卞宝第第十四女,卞语晗!”(卞宝第在历史上是1893年卒的,但行文需要将他去世时间延后,卞之女为虚构人物)

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州卞府。卞宝第正在劝自己的小女儿。

受李鸿章的劝说卞宝第并没有如历史上辞职,至今仍然是闽浙总督兼管福建船政。有这样一个岳父,身为北洋水师提督的李经迈便多了一条关系。马尾船厂,船政学堂,全在福建。

“我不嫁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坐在镜子前冲自己父亲生气。

“唉,为父可是给你找了个好夫婿啊,年龄才17却已经是从一品提督了,你还要怎么样?”

“哼,他架子好大啊,到天津成婚,他就一句“忙”就吧咱们给堵回来了!”此时的卞语晗还只是16岁的小姑娘。小姑娘虽然闹,但大道理她却懂,她嫁过去是为了这个家的繁荣,为了自己父亲的政治需要,在这个年代女人是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的。

卞宝第看着自己女儿,虽然有一丝愧疚,但从内心来说这是理所应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如此。

“这次日子确定了,在腊月十二!过不了多久,你就该北上了……”

(今日状态不佳,写一些琐事,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