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无智的修行日记
27438600000158

第158章 《中医理论之经脉篇 子午流柱》

子午流注是中医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1.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2.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3.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4.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5.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

6.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7.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8.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9.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

10.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1.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2.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中医哲学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任何知识用死了都是“所知障“。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下面我们就用表格的形式来看看子午流注的次序。

肝与胆:肝胆相照。肝主怒,在五色中主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气的眼眶子发青,““气的直流眼泪,““气的直抽筋儿“的现象。所以肝不好的人易发怒。如何养肝?《黄帝内经》中讲“人卧则血归肝“通常熬夜的人群由于子时前不能入眠,极易伤肝胆。由于血不养肝,肝不好会损害胆,胆汁代谢不利会引起三高(血压、血脂、血粘稠)及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俗话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肝开窍与目,因此一切眼疾均与肝有关(如近视、弱视及老年眼疾等)。肝如人体的血库,有藏血功能。如肝阳亢:眼凸胀红痛,性情急躁;肝阴虚:眼内凹干涩黑眼圈,眼疲倦,性情焦躁。一般来说肝气、胆气不足的人,易胆小、目倦神疲,腰膝酸软,多梦少睡。

心与小肠:心主神明,在五色中主赤,五志中主喜,因此日常生活中常有“一颗火红的心“、“发自内心的高兴,““心花怒放“等描述。心如人体的血泵,主血液流速。心阴虚:舌尖红,心烦,六神无主;心阳虚:舌尖白,心闷。心阳虚人易悲观厌世,对生活没信心。

脾与胃:脾与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脾胃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脾统血,脾为痰之源。脾阳虚,便稀。脾阳不足的人肌肉酸懒,不爱活动,情绪抑郁,疑心过重。有胃火的人易便秘。

肺与大肠:肺主卫气(保卫之气),为外邪入侵的第一通道。肺为痰之器。肺阴虚:口鼻咽干,黄痰涕;肺阳虚:白痰涕。肺气不足的人少气短息,讲话声音低怯,忧心忡忡,多愁善感。肾与膀胱:肾为先天之根。肾主骨,参与钙的代谢。后背,脊柱,颈椎等骨均由肾管。肾主生殖,“肾气足,八十八可得瓜“。女性的子宫、**、卵巢均由肾气濡养。肾气足,更年期可延至60岁,不足则子宫、**、卵巢易出问题。肾藏精,肾气足则夫妻生活和谐。肾通脑主智,肾气足则记忆好。肾主水,肾气足则人过中年体不虚胖。肾主泌尿系统。肾气不足则尿急、尿频、尿痛,尿床、尿不净、尿闭。前列腺疾患均与肾有关。冬藏-----进补的季节,应该注意补肾。咸入肾,食盐过量伤肾。肾主血粘稠度。肾为喘之源。肾阳虚:怕冷;肾阴虚:怕热。肾阳不足则易生恐惧心理、多疑少自信.

子午流柱介绍

子时(23点至凌晨1点),是胆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却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我们的阳气才刚刚生发,也就是中医讲的“少阳之火”。而这个时候是我们养生最宝贵的时辰。

子时过后丑时(凌晨1点至3点),是肝脏最活跃的时候,肝气是往上的,如果肝气只升不降,人的健康就会出大问题。肝火旺的一个表现就是口干舌燥,晚上多喝水,就容易半夜上厕所,这样就休息不好。调理肝脏是需要多吃素的,晚餐多吃些生拌菜一类的素食,目的就是为了降肝火。

寅时(凌晨3点至5点),是肺最活跃的时候,人体气血开始重新分配了,应该我们是深度睡眠中,因为气血重新分配是在深度入睡时才能完成。

卯时(5点至7点),是大肠活跃的时候,在中医里认为大肠和肺互为表里,大肠为表,肺为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以完成吸收事物中的水分和营养,然后排出渣滓的过程。俗话讲此时一定要排便。

辰时(7点至9点),是吃早饭的时候,全身的气血已经全升起来了,是阳气最非常足的是,中医讲究平衡,阳气足的时候须用阴来平衡一下,而食物属于阴,这个时候一定要吃得丰富些,而且早饭吃得再多也不会发胖。

巳时(9点至11点),脾开始运化了,脾可以把食物变成精血,输入到人的五脏六腑中去。中医讲“脾主运化,脾统血”,是人体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是人体血液的总领。如果没有吃早饭,那么这个时候就是空运化,长期下去,脾会受伤。

午时(中午11点至1点),这时候需关心一下心,心推动血液动行、养神、养气、养筋。午时能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这个时间段也是心脏犯病多发的时间,而且大多心脏病的人脾胃不合,而特征是伴随有腹泻的。

未时(13点至15点),是小肠工作的时间,小肠是吸收营养(蛋白质)的地方,中午一定要尽量多吃点高蛋白质的东西。

申时(15点至17点),是膀胱工作的时间,膀胱是除水排水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排水而散热。下午4点容易低烧的,就是膀胱热,排尿不通畅。此时全身气化能力最强,头脑最活跃,是一天中最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时间。

酉时(17点至19时),是肾代谢的时间,中医讲“咸养肾,过咸伤肾”,早晨中午吃点咸的没事,晚上一定要清淡。肾主骨,肾亏要补钙。中医讲是用黑豆补肾。此时的肾发挥闭藏的功能,把一天所运化和吸收的储藏起来。

戌时(19点至21时),心包经在工作,心包为心之外膜,是保护心脏的,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机缺血心脏就有毛病了。心包在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之外邪。这段时间也是心脏病容易犯病的时间。此时应该娱乐,不能憋闷压抑,但不是去K歌喝酒,可以与家人交流情感。

亥时(21点至23点),是三焦经在工作,三焦经在解剖学叫胸腔、腹腔、上腹、下腹。中医讲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此时睡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歌诀:

飞腾八法起例

《扁鹊玉龙经》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属之四。

右并以日时天干、地支配合得数,以九除之,取零数,合卦定穴。

八卦数例

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男寄坤,女寄艮),六乾,七兑,八艮,九离。上以干支九数除,零合卦。

乾属公孙艮内关,震宫居外巽溪间。(外关,后溪)

离居列缺坤申脉,照海临泣兑坎观。(兑照海,坎临泣)

上以九除,零数合卦定穴。灵龟八法歌诀《针灸大全》

九宫图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木居中,寄予坤局。

八法歌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

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

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

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八法交会八脉

公孙二穴,父,通冲脉

内关二穴,母,通阴维脉合于心胸、胃。

后溪二穴,夫,通督脉

申脉二穴,妻,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

临泣二穴,男,通带脉

外关二穴,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列缺二穴,主,通任脉

照海二穴,客,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八法交会歌

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

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八际配八卦歌

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

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

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

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八穴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疴,

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和。

左针有病知高卞,以意通经广按摩,

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刺法启玄歌(五言)

八法神针妙,飞腾法最奇,

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

上下交经走,疾如应手驱,

往来依进退,补泻逐迎随。

用似船推舵,应如弩发机。

气聚时间散,身疼指下移。

这般玄妙诀,料得少人知。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

戊癸甲寅定时候,五门得合是元因。八法逐日干支歌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支干即得知。八法临时干支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

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

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其法上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以日时干支算计何数,阳日除九数,阴日除六数。阳日多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多或二六、三**六、五六,剩下若干,同配卦数日时,得何卦,即知何穴开矣。假如甲子日戊辰时,以日上甲得十数,予得七数,以时上戊得五数,辰得五数,共成二十七数,此是阳日。以九除去,二九一十八,余有九数,合离卦,即列缺穴开也。假如乙丑日壬午时,以日上乙为九,丑为十,以时上壬为六,午为九,共成三十四数,此是阴日。以六除去,五六三十数,零下四数,合巽四,即临泣穴开也。余仿此。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针灸大全》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脐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荣少府心,

已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水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洋。

丁日未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元,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火支沟刺必痊。

己日已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直,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已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

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

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已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尽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