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无智的修行日记
27438600000151

第151章 《汉服的介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有关汉服的一本书还有图片也已发中华诸子藏书阁,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到中华诸子藏书阁来看看。

【重回汉唐】

中华人物,品貌堂堂,

男儿雄秀,女子清亮。

黄帝的苗裔,神武传香。

穿上我汉服唐装,贞信义良。

飘逸的岂止是形象,

天行健地厚载,勃勃太极神场。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生命的深处,永闪耀着神州人特有的光芒。

天地大舞台啊,历史长河壮,

秦汉唐宋,英物驰骤、天道无疆。

志道据德的君子,依仁游艺骋万方。

走过了五千年,不灭的梦想。

铁血开代,文治鹰扬。

伤我辛苦的中华,悲我多难的祖邦。

新的纪元,就让我们再携手,

纵付出所有,也要回归传统,再造千古辉煌。

就从我做起,做中华栋梁。

就从脚下起步,布道神州明光。

道的国度啊,一定永屹东方,

这热血土地,播一地圣莲传远芳。

为世界起废更新,奉献永远不灭的生机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