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错乱的革命之轴脑中地狱
27327400000025

第25章 女武神的见面礼

瓦尔基里,北欧神话的女武神,穿梭在战场上并引导勇士的英灵前往奥丁神殿,有时还会杀死恐怖的恶魔。她们是北欧神话。

但这种生物一旦在现实的军队里与我们为敌时,这神话就不是那么美妙了。该死的谭雅·亚当斯!

“糟糕……我看见超时空传送仪运转!他们拿我们试……”

“所有人准备,不管是风暴小组,还是精英战斗兵,跟我出去打那些兵痞的脑袋和屁股!”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了爆炸和枪声。不知是走火还是总攻开始。

盟军鬼子这次来的都是精锐的机械化重装大兵一类部队。和他们一直以来追求的“装备完善防御的精确打击部队”一样,三角洲特种兵也是一身带有全方位精密电路设备坚固的外骨骼装甲,配上专用的多管重机枪之后火力变得会十分强大(这方面谭雅是个例外,但是只穿战术背心军用热裤拿着双枪就敢上前线意味着她的战斗力是那些她手下士兵的十倍);精英战斗兵相反,如同联军“装束轻便机动性强的重火力覆盖部队”的老传统,我们每个人都配齐了突击/连发式狙击两用步枪、钢笔手枪、手枪、燃烧手雷、空袭信号激光指引器、红色空袭发烟筒、简易反坦克火箭筒、工兵锹以及匕首等各类武器,却只有一件薄薄的苏式军装(冬暖夏凉,隐蔽性也很好,只是防御能力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一个狙击手,我的枪可以击穿盟军坦克,不需要那么多武器了,所以我的军服能提高一些防御力)。

“全体注意,三角洲特种部队作战分工十分严格:多管机枪手负责火力压制、榴弹发射手负责定点清除、火箭兵负责打击重要火力点和我们的装甲单位、通讯兵负责指挥联络自己的部队并指引空中打击、爆破手负责在难以攻坚时使用各式炸弹摧毁我们的重要据点。一个12人的配合严密训练有素的三角洲小队足以在野战中歼灭我们一个营的机械化部队。所以千万不要和他们正面对抗!所有人一次最多只有四分之一开火,每次开火不要打超过十发子弹就换个地方,两人一组别靠的太近,不要太信掩体而要相信自己的速度与反应!就这样,还有,不要吝啬自己的弹药,但也别迷信自己的弹药强于对方!”

这些当然不是战术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切尔登科给我们开小灶教我们的对抗三角洲的办法。

于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战斗出现了滑稽的一幕:我们的人在边打边到处躲藏,而三角洲特种部队则在四处疯狂扫射。结果半个小时下来,他们挨了我们很多子弹可是我们崩断牙齿也打不死他们,他们的子弹壳丢得满地都是却连我们一根毛都无法击断。出现了僵局。

“怎么办?”在推开我躲过一发燃烧弹之后,格兰藏姆大喊:“这帮盟军鬼子简直是不死的!”

风暴小组从小接受体能和灵活度训练到大的,本来就比这些半路出家的家伙强,但是这么个跑法根本就是消耗战,偏偏我没把握在对方外骨骼装甲的反应能力和电力使用达到极限之前不会疲惫。

“它们不是盟军主力。”撞到一具联军哨兵的尸体时,我突然明白过来,“他们来拖住我们!”

“为什么?”格兰藏姆一边拍打灰尘一边迷茫地问。话音未落,我立即把他从另一个土堆边推开。

“先躲开吧。”我从包里拿出变色龙斗篷。中国CD特种伪装用品厂仿日本某个制衣厂的产品,经过伊拉克提克里特伪装用品厂改装,可以根据周边景物进行伪装。

伪装斗篷在刹那间,就从墨绿色的布团成了雪白的伪装斗篷。

我和格兰藏姆躲到一段残破的墙壁后喘了几口气,他问我:“什么叫他们不是这次袭击的盟军主力?三角洲特种部队难道是助攻?”

“我问你……山姆(洛马诺夫的宠物)是普通的乌龟你信吗?”

“这会还问这个,不可能……等等!”他突然明白过来了。

“这是三角洲用机枪打死的哨兵,也就是那阵把我们引来的枪声打死的战士!盟军本来可以使用无声手枪打死他的,可是却用了多管机枪扫射,明显就是要把我们引到这里来,用自己的重火力拖住我们,等到我们精疲力尽时再派出主力袭击我们!赶快!提醒我们的联军战士做好准备,不要被……”

奇怪的杂音传来。像什么高科技的自动门开启了。一个奇怪的球形光体出现在我们营地的中间。

“通知我们的师长同志,让他叫V3导弹火力覆盖我们面前的敌军阵地吧。现在我和3个精英战斗兵拖住敌人,其他人召唤炸弹仓库对传送部队轰炸。谁愿意留下来?”

“报告!我愿意!”一个熟悉的浑厚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联军将士们都该记得二战(这里的新二战)朱可夫元帅在瑞典面对登陆力量不足时使用火箭弹+自爆卡车打出的“火海战术”,以及三战时期维拉迪摩大元帅不考虑基本近战单位的情况下全部使用了炮火部队,在迈阿密和渥太华发动“饱和攻击”以解决兵力不足以歼灭正在大规模集结的盟军部队的问题,并给予盟军重创。不同的是,前者只是一次在瑞典南部进军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后者却是一次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大胆行动,本质结果及战略成就完全不一样。

但是他们那些都是大规模行动,而我却不一样。我的最多只能算是一次小规模重火力交手时使用的战术:通过较长时间的常规作战迷惑对手并在摸清对手大致活动范围和作战方法后展开大规模无差别火力覆盖。这样一来,无论对手是多么强大的重火力重装甲部队,也会在火海中化为灰烬。说起来也不算战术,我也很好奇,如果在看过教科书的那些后人知道始作俑者——我是因为一开始没想到要召唤火力是因为一时忘记,他们会怎么想。

不过怎么说也是有创新的,比如用具备高质量优势的火力覆盖取代了之前小范围的定点清理和火力不足的火箭弹袭击,引领了一种火力支援的新格局。这本来属于一种战术愚蠢(最愚蠢之处就是当时我是考虑到火箭炮和空天战机在恶劣天气下空袭会有影响所以才想起了火箭发射车和基洛,苏联课本称“折断美帝之刃”),竟进了联军特种兵的教科书,成了经典之战。

言归正传,当外号“炸弹仓库”的大家伙基洛夫飞艇从万米高空中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云层下时,我听见有人说:“盟军要倒霉了。”

这是必然的。作为拥有典型苏联武器(全能,耐用,称手,方便)一切特点的飞行器,它被叫做“空中RPG”。可以大范围侦查对手并担任空中要塞,也可以成为重要的对地轰炸单位,据说我军正在研发一种可以在月球作战的型号。

一艘基洛夫投下的炸弹就可以毁灭他们阵地几十次了,何况为了保险我要求基洛夫飞艇投了4颗,加上V3火箭整整12发,三角洲真的成了一堆废铁,连骨头渣子都没了。

“就这么消灭他们了?”鲍里斯问我。他一定没想到,火力覆盖让看似艰苦的一战成了屠杀。

“不,谭雅没有死。我们没有全胜。”我能感觉到谭雅活着。随后响起了一阵枪声,另外两个风暴小组倒地阵亡了。要不是鲍里斯的速度比我快,把我扑倒在地,不然谭雅会把我也给打死的。“这个小妞是不是不死的,这么炸都没事!”鲍里斯也说出了我的疑惑。

“指挥官同志,这里交给我吧,您快去看看军营里的情况!千万不要让盟军破坏了我们的营地,不然一切都完了!”鲍里斯的建议实在荒谬,但如今我没有选择。

“V3火箭弹,向我开火!”跑出很远我才听见耳机里鲍里斯的指令。但是在爆炸响起时我只是短短地驻足了一瞬间,就继续踏向赶回我们主基地的路了。不能耽误。

鲍里斯同志,你是个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