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错乱的革命之轴脑中地狱
27327400000112

第112章 隐形帮凶

格林斯基,原名格尔林克,1936年出生,尤里叛逃后的苏联中央科学院院长,洛马诺夫的科技顾问。格林斯基的祖上是苏联人,但他本人生长在德国西普鲁士,父母也在第二次世界革命战争中曾加入盟军,并在柏林解放时举家逃亡美国。但是当格林斯基长大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这位未来的大科学家在一片懵懂中度过了混乱的童年。因为父母是和其他盟军士兵一样来自欧洲,作为一群政治难民,格林斯基小时候没少遭美国自己人的白眼。好在很快他们全家就回德国了,格林斯基在德国考进了慕尼黑工业大学,按他的话说,“我曾以为前方坎坷的道路已经畅通了,新生活要开始了。”

这也是那批盟军难民的痛处所在。无数格林斯基从欧洲逃亡美国的时候,都曾以为美国是安全的天堂,却被美国人当做“乞丐”而受尽白眼;等到联军在欧洲崩溃了,以为回到自己失散多年的故土就可以脱离那些歧视他们的人了,结果在欧洲又被当做“美国佬”“逃兵”继续鄙视。如盟军登陆加莱那样,把嫁给联军的法国女性都绑起来游街示众甚至当街打死,全然不顾当年自己被联军坦克撵下海抢船逃命的事实。

而且很多人和格林斯基一样,即使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可能还真的做出了不小的成就,偏偏就被整个他们的社会无视了。而无数个当时的洛马诺夫们此刻就活动在盟军国家的大街小巷,为复兴苏联寻找着自己需要的任何人才。

以前我看过一段记忆,似乎是洛马诺夫和格林斯基的初次见面。与电视台里讲的一样,两人的初次见面是在一场美国的科学交流报告会上,虽然当时还有些年轻的格尔林克费劲力气想要说明他的微型机器人是多么的优秀并在未来能给各国带来多大的利益和发展,可没有人愿意理他。相比关注微型蜘蛛机器人带来的发展空间,那些白发苍苍自诩“与爱因斯坦大师携手并肩”的老学究们却在嘲笑格尔林克的年龄、仪容仪表、身世和研究思路。在他们看来,机器人的发展路线必须走巨大化的,这么中不溜秋的东西只能做家用自动吸尘器。

唯一不一样的,也是解开我关于洛马诺夫的脑子怎能理解精妙的微型机械学原理并在一群盟军高级科学家的鄙夷之声中发掘出格林斯基这种天才的疑惑的钥匙,就是在后排洛马诺夫的左侧——不是右侧,右侧是他当时刚认识的耶娜阿姨(我和达夏都对她很陌生,因为我们记事的时候,她就已经去世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光头。

“这家伙可真够有自信的。”记得的那段回忆里,洛马诺夫的口吻不知是恶意嘲笑还是善意批评。耶娜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尤里却轻轻开口了。“总书记同志,”他说,“我跟您打赌,如果您能给他一个舞台,他将创造一篇历史!”

所以他是个疯子。开战前夕,曾亲自跑遍整个美墨边境每个机械化师,几乎将每辆坦克检查一遍,五次昏倒在前线。

改造艾菲尔铁塔,他亲自拟定了图纸,甚至还不顾命令,设定的第一道电磁攻击,劈向的就是法国科学院。

攻打维京群岛,他还制造了“避雷针”,宣称“这是向我的偶像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上的挑战书”……

还有攻克伦敦,联军“拿着格林斯基的枪,跟着维拉迪摩的腿,唱着尤里的歌,把洛马诺夫的旗帜,竖在最后一块欧洲反动派的堡垒之上。”

此外就是在华盛顿的“330事件”,虽然得了苏共中央的记大过处分,但他从未表示过“悔改”。“这是对那些嫉贤妒能的废物的惩罚,”他满不在乎地说,“事实证明我可以与爱因斯坦一较高下,要不是遇上了洛马诺夫同志,今生今世我都会明珠暗投。”

言归正传。如果说整个联军高层谁最真诚的话,毫无疑问,当推格林斯基。在一个所有人都尔虞我诈却又经不起我一看的地方,反倒是最真诚的最让我觉得难以看透,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格林斯基叔叔……”我轻轻叫了他一声,注意到他的眼睛里闪着泪花。注意到我正在叫他,才突然反应过来。“噢噢……马克耶布卡……你也在……”

“是啊……”我若有所指地故意冒出一句,“要是我能和他……坦诚相对,而不是天天像个冤家对头的话,我想我也会多一个……朋友吧……”

对不起……格林斯基叔叔……我知道,你最讨厌用心机的人,可我却对你用了一次……因为你实在不经诈……

“对了,格林斯基叔叔……我给你从埃及带了点纪念品……”说着我从包里拿出了那件已经脏了的白大褂制服。果不其然,一看到有偶像爱因斯坦“神迹”的东西,格林斯基立刻两眼放光,要不是我提醒他这里是葬礼现场,估计这位老小孩还能开心得跳起来。

“太好了!为了弄点爱因斯坦那老狐狸的东西,我可是大费周折了好久。”格林斯基压制着自己开心的叫喊,摇得我浑身都疼。“是啊,”我痛苦地回答,“如果有些人能看到这一幕,也许他也该承认我比他厉害的多了……”

果不其然,这话一下子就戳到了他的痛处。“是啊……”他伤心地说,“维克多同志是一个好同志……可是……可我就弄不清楚,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没想到,尤里格勒岛的那些雕像,还有该死的尤里潜艇都神出鬼没!”

“尤里格勒岛?”我突然抓住格林斯基的白大褂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联军侦查到的‘重大情报’‘突破性进展’,就是找到了尤里格勒岛……等等,你们派了维克多登岛?这简直就是送死!”我的声音太大,再次被所有人瞪了一眼。格林斯基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捂住自己的嘴巴,半晌才轻轻自言自语说:“马克耶布卡,你还是别问了,我不能……”

“你不说我来替你说,”我轻轻把他的话接下去,“尤里潜艇的研发总基地就在尤里格勒岛对不对?传说中的‘尤里格勒岛防御塔’就是岛上的那些石头雕像对不对?难道维克多在岛上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或者遭遇了敌人最高程度的戒备,所以……”

“打扰一下,马克同志。”背后一个人轻轻拍拍我的肩膀,吓了格林斯基一跳。又来这一套,我抱怨道。

“总理同志想见你一下。”

挤了好久,分开了一拨又一拨的人群,最后终于到了一处椅子附近。这里还真是个隐蔽的地方,不仅是第一排还是一个视线的死角,加上附近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很多保镖,还真没人能注意到这里。

“是不是在建造殡仪馆的初期,设计师同志就考虑到这个设计,故意建造了这个死角的呢?”我自言自语着,跟在保镖后面。

看到我赶过来,前方的保镖们让出一条路,洛马诺夫穿着他那件熟悉的白色仿军服大衣坐在那。

我轻轻而自觉地坐在洛马诺夫旁边的椅子上,洛马诺夫随意瞟了一眼保镖们,保镖们立即转头。

“你来了……”洛马诺夫的声音里有一丝苦涩,“没想到……”

你想不到,我这种安安静静执行命令的人,也可以搞出个大新闻吧。但你早就应该想到我不会是省油的灯了吧?我在心里自语。

也许总理同志是在为维克多悲伤吧。据我所知,维克多和他的父母和洛马诺夫没那么深的交情。

“维克多……”我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他牺牲在尤里格勒?”

“你的确该清楚。尤里的秘密基地在半个月前被发现了。”

我对此有所耳闻。但这么说来,原来洛马诺夫从伦敦脱险后前往墨西哥,原来是去部署进攻尤里格勒岛了!这么说来……那天索菲亚阿姨说,维克多去执行绝密任务,原来是……突击尤里格勒?

等等……要不是我做了手脚,尤里不会知道洛马诺夫掉在摩洛哥;要是洛马诺夫不掉在摩洛哥,尤里不会知道洛马诺夫是去了墨西哥再经过摩洛哥;要是尤里不知道洛马诺去过墨西哥,他不可能怀疑联军在尤里格勒岛有大行动……

“行动相当失败,可以说是丢脸啊……”洛马诺夫苦笑着叹息,“盟军第二太平洋舰队和联军第三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十万地面部队在西南面登陆后被尤里潜艇摧毁,在辐射光线下全军覆没……”

“联军呢?”我感觉自己的心都凉了半截。这不可能……

“你看见了,”洛马诺夫的眼神里透露着一丝痛苦与悲凉,“维克多同志……是我们最后一位还在尤里格勒岛战斗的士兵了。”

“那我们难道不能用……”

“这是你现在有权知道的东西,”他说,“想知道更多的话就跟我来。一旦你知道了一切,就意味着,你必须参与这次行动……”

我想,我是没有资格逃避的。

是我葬送了几十万战士!

是我让尤里做好了准备!

是我把维克多送上了不归路!我在他棺材板上钉了一半的钉子!

就算我行动大获全胜了,可仍然是葬送了自己战友的尤里帮凶!

我……我是……我是罪人……

回过神,总理消失了。我扯来一个保镖:“总理同志去哪了?”

“这……”保镖指向了门外。

“总理同志说,他要出去冷静一下……”他结结巴巴地说,“千万别告诉总理是我说的……”

“马克?”达夏的喊声被我甩在背后,我冲出了殡仪馆大厅。

现在想想……我究竟是去干什么的?了解真相?决战尤里?还是……赎罪……或者给维克多复仇?

好像都不是……只是冲动……

仅仅是冲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