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连接,其实两条沟之间还隔着一道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梁子。长坪沟水流向南,经小金县注入大渡河;毕棚沟水流向北,经杂谷脑河注入岷江。两条沟的河水最终在乐山市“会师”,算是殊途同归。中间那道雪山梁子,如果真的要翻越,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是一段非常艰辛且危险性极高的登山道。四姑娘山对业余登山者来说可当做一个训练。穿越长坪沟和毕棚沟是一种方式,攀登四姑娘山之大峰也是一条途径。一般旅游者如果具备足够的勇气、体力和组织准备,登上海拔5000米左右的大峰没有太大问题。严格地说,攀登大峰还不能算作是登山,只能算爬山。四姑娘山四座山峰的攀登难度系数逐级提升,大峰之后,如果攀登者要增加难度,则可攀爬二峰和三峰,如果还想攀登四峰,那就相当于玩命了,因为四峰至今无人登顶。
去毕棚沟,我们走的是北线,经过桃坪羌寨时,我们走进了寨子——一个古朴迷离的地方。羌族,不但人美,建筑也与众不同。杨菇是羌寨美女之一,她带着我们穿巷爬楼。目前的桃坪羌寨分成了两部分,娱乐、生活在新寨,其他则在古寨。羌寨古建筑,方方正正码在山坡上,碉楼林立。村寨内部结构,以古堡为中心,呈放射状,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本寨人进出自如,而我们则如入迷宫。
羌族,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民族。从“逐水草而居”的古羌游牧部落,到“依山而居,垒石为室”的现代羌族,羌族人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桃坪羌寨,便是这一传承的体现。
我们在寨子里穿行,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历史。我一直在想,如果不走出来,绝不会像今天这样,让“历史照进现实”。行走,让人自然而然获得真知。
在古寨开小店的羌族美女杨茹,她那一身本色装扮,让我们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
高山、碉楼、人家,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令人迷离。
拉近再看看羌寨,有种想立刻爬上去的节奏。
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从丹巴出发,我们一路南行,过东谷河、雅拉山、塔公草原和新都桥。到达高尔寺山垭口,再从318国道2913路桩左拐往雅江县祝桑乡方向走,前行5公里左右便到了黑石城。站在黑石城高山草甸之上,平生第一次目睹了梦寐以求的圣山——贡嘎山。这里可以观看到气势磅礴的雪山群。
相传,莲花生大士说过,东方大雪山有“七政宝”和“八祥瑞”奇观,那里是神灵居住的地方。莲花生此处所指就是贡嘎山。
天上人间贡嘎山
贡嘎山是我喜欢并崇敬的雪山,理由有两个:海拔高、博大;作为地理分界线,其在地形、气候以及动植物等方面都呈现出来多样性。
下午4时,太阳西斜,高尔寺山原上刺骨的寒风中夹杂着点点雪花,荒草靡靡,山高风冽。细小的龙胆花,此时也只有龙胆,孤傲于这样高海拔的灌丛,以展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这里距离贡嘎主峰比较远,风起云涌的雪山,站在玉龙西垭口,可观看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主峰。茫茫雪山、人迹罕至、让人绝望。
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用长焦镜头观察雪山并不是特别清晰,但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这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如果天气好的话,从这里往北可见雅拉山,甚至雪宝顶。所以,这里被许多驴友、摄影家誉为欣赏、拍摄贡嘎雪山群最佳的地方之一。
再走近一些,从瓦泽乡附近沿215国道南行则深入了贡嘎西坡腹地。这是一条通往九龙县的公路,有甲根坝、沙德和贡嘎山等乡镇。这里还是木雅藏族的世居地,藏民们称贡嘎山为卡拉卡尔(Minyakonka)。实际上,甲根坝是这条线上的一个乡镇,位于立曲河边。立曲河是一条典型的高原河流,河床很宽,水量不大,但足以装扮这里的风景。另外,这里地势开阔,有一片宽阔的坝子。河道两边的山脉似丘陵,村落房舍安恬,有藏式石砌房屋,也有羌式碉楼。每一栋房屋都修建得像宫殿一般,高大雄伟;每一户院落都用厚实的木栅栏围住,壁垒森严。山涧海子,似天上瑶池,掩映于绿树林间;山涧小溪,携带着被钙质湖水冲刷成的紫石,幻化成多彩的泉华石滩。
甲根坝最美的季节在夏秋,参天的古树,婆娑的杨树,林立于小道和河滩旁,如诗如画。这时,贡嘎山形成的水汽,或者说焚风和冰川风,沿着贡嘎背风的山坡向下滑来,在太阳光的反射下,往往使村寨变得云雾缭绕。这里的森林有一种令人渴望的宁静,旷野有一种令人舒心的惬意。此时是观赏雪山最好的季节之一。贡嘎山时而露出其峥嵘的雄姿,时而羞涩于云层之中,不露真面目,耐心等待是必要的。
东方雪域净土
贡嘎山东坡之旅,磨西镇是进山的前进营地。从成都出发,走雅安,过二郎山后沿大渡河下行,到猫子坪右转穿越磨冈岭峡谷就到达了,这是一条常规旅行线路。猫子坪距离贡嘎山主峰的直线距离不足30千米,但两者相对海拔差为6500米,大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海拔,为世界之最。此处无法目睹贡嘎主峰,只能从内心深处体味这种巨大的落差感。
我们选择从康定出发,从贡嘎山西面翻越白海子山、田海子山和小贡嘎,经雅加梗、燕子沟和磨子沟抵达磨西镇。这条路的路况很好,全程几十公里,环贡嘎山主峰西北线,经过虫草和登山基地,一路美景伴随。这条“营盘古道”在宋代是瓦斯沟至康定之路尚未开通之前,走茶马古道至康定的必经之地。中午,就在我们驾车翻越白海子山和田海子山时,垭口的天气起了变化。
山的西侧,阳光灿烂、满目青翠;山的东边,浓雾笼罩、阴雨朦胧。风、雨、云和阳光,博弈于垭口。急风骤雨,云雾弥漫,这种典型的贡嘎山气候让人应接不暇。
燕子沟是海螺沟的姊妹沟,掉在海螺沟西北,以神奇的红石和著名的登山大本营著称。我们驾车翻越了白海子山和田海子山垭口后一路急速盘旋而下,抵达气象万千的燕子沟。
燕子沟是红石的世界。据说这里的红石很神奇,只生长在主河道及有阳光照射的岩石上,远离主河道的林中地带没有,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方也没有,而且,一旦被带出此区域,会很快失去色彩。驾车下行到河谷,亲自体验,用贡嘎坡地,让人有一种想立刻脱掉鞋,尽情奔跑的感觉。贡嘎坡地,让人有一种想立刻脱掉鞋,尽情奔跑的感觉。
没错,我们是在“爬雪山”,前路漫漫,生死难料。
手触摸,红石表面软绵绵的。这种褐红色物质如何生成?据说是源自一种原始藻类。红石的“生长”与气候环境相关,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以积淀大量类胡萝卜素,而这种类胡萝卜素正是让石头变成红色的基础元素。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气候的环境条件下,甚至在晴天或阴天,岩石的颜色都会发生变化,神奇万分。这种藻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燕子沟低碳富氧的空气、冰山下的溪流、原始森林的植被,都是红石生长的必不可少条件。
贡嘎山东坡和西坡气候体系不同,因而风格迥异。东坡峰高林立,冰坚雪深,一年中有两百余天处于云雾之中。南来的潮湿气流沿大渡河谷长驱直上,使贡嘎主峰一带的气候变得湿润,海洋性山地冰川发育完备。从燕子沟出发,我们驾车继续下行,穿越低矮、茂密的田园村舍之后,不久便抵达了磨西镇。
冰川运动带来的冰碛物或泥石流,在长期侵蚀和切割作用下形成了磨西台地。
气候、降水以及河流,给磨西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旧时,人们称磨西人为倮户,由于他们娴熟汉语,被称为“熟倮倮”。
他们居于贡嘎主峰之下,以种植荞麦和洋芋为生。今天的磨西镇,俨然是一个农作物生长丰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小镇。在此休闲几天十分惬意,镇上可住宿,可购物,还有美食。一家名为香雪海的小饭店生意红火,尤其是大渡河鱼这道菜,绝对美味。我们在此流连两天,意犹未尽。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是目前贡嘎山旅游的热点景区,入口就在磨西镇。磨西最早的居民据说是古代羌族,之后来了藏、汉、彝、回等民族。这些族群互融交合后,他们的房前屋后,便有了桑树、茶树、竹林、松林、核桃、板栗、樱桃和枇杷,还有热带、亚热带的芭蕉树,以及挺拔的棕榈……拉曲河中游集中了燕子沟分布最密集的红石,走到河边体验一把,趣味无穷。
探访贡嘎山,角度可以是全方位的。博大的贡嘎山还有很多秘密不为人知。贡嘎山既是一座自然之山,又是一座具有浓郁“佛法因缘”的人文之山。
700年前,两位噶举派喇嘛在西坡建立了贡嘎寺,与贡嘎主峰隔溪而望。佛经云,木雅贡嘎美丽的雪岭举世无双,居士在家静修10年,不如在此小住一宿;在家敬神千次,不如在此敬香一炷。
1926年前后,美国植物学家和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云南丽江经木里县来到这里考察。当他第一次目睹贡嘎山时,他感叹道,贡嘎山主峰像一座金字塔一样鹤立于姊妹峰之上,直冲苍天,只有上帝才能做到。1933年,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消失的地平线》一书,希尔顿在书中描绘了一处西方人对东方雪域净土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香格里拉。而贡嘎山人则认为,香格里拉便是贡嘎山,从亲身体验看,我也会这样认为。
现在,贡嘎山横在了我心里,我只要念念它,便好!
只想知道沙鲁里山的秘密
穿越,穿越
沙鲁里山是横断山脉最长、最宽广的一座山脉,对我来说也是一座最陌生的山脉。行走沙鲁里,经过几次分段深入,我才逐渐有了一些了解。沙鲁里山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位于四川西部,从地理上看,沙鲁里山自四川的甘孜州,一直延伸到云南丽江。沙鲁里山是横断山乃至四川省境内山原地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座山脉。目前,穿越沙鲁里山脉主干道有两条,即318和317国道,但辅道众多。
沙鲁里山地貌属于夷平面在上新世末第四纪初的解体。解体后夷平面的一些部位出现裂谷盆地,并接纳河湖相沉积。此后,高原持续上升,由于构造断陷作用,加之金沙江和雅砻江伸入切割,便形成了若干谷地。在末次冰期时期,沙鲁里山已经接近了现在的海拔高度,发育了诸如稻城、海子山和一些巨大的山谷冰川。这些山谷冰川和冰帽,呈现了目前横断山区最为壮阔的冰川堆积遗迹。
雀儿山是沙鲁里山脉北段最主要的山,其主体部分位于甘孜州的德格县,沙鲁里山脉的雀儿山雪线,一眼望去,除了雪还是雪。
并向东向南延伸至甘孜、新龙县境内。当代作家阿来说,这是一座能将周围大地汇聚起来,并具有召唤力的雪山。大雀儿山山势挺拔、险峻,人们形容它“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片雪山群。雀儿山多古冰川,在四川仅次于贡嘎山。色河是雀儿山的一条支流,河水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从雪山上奔流而下,流经德格县城时,几十公里流程之内海拔陡降了两千多米。我们入住的德格雀儿山宾馆就位于色河边,推开窗户,窗下河水白浪喧腾,令人想现场作首诗。
从白玉至甘孜,全长234公里,穿越沙鲁里山脉,这是一条值得体验的路。路途虽不长,不过即便自驾也需要一天的时间。原因有二,一是路难行,要先上高原,再攀爬雪山;二是沿途景观让人目不暇接,边走边停,欣赏美景,自然就慢下来。从白玉出发,路过的金沙江畔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奔腾清澈的河流,在盖玉乡和山岩乡等地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父系氏族。麻绒乡察青松多的崇山峻岭是现今中国最大的白唇鹿自然保护区,中段是茫茫的山原草甸和海子山。海子山是一片荒芜之地,一个三县都不管的地区,过去曾是土匪、强盗出没之地。新龙旧时称瞻对,历史上民风强悍,在阿来的历史纪实文学新著《瞻对》一书中,他详尽讲述了那儿近200年来各种势力之间相互争斗的故事。在东部,过了海子山之后便进入溪水河畔、高原牧场、草甸灌丛、积雪茫茫,然后便是皑皑雪光。
金沙江畔的秘境
在沙鲁里山的金沙江边有一处山高林密、人迹罕至的秘境,名为白玉县山岩乡。在此,新华书店的邓顺友经理给我们讲了一个山岩的故事,我们一下子就亢奋起来。他说山岩乡是一个至今仍残存着浓郁父系遗风“戈巴”或“帕错”制度的地方。在这样一个组织或制度的管理下,山岩的原始部落就像一个个“袖珍国家”。其中,最令我好奇的是部落联盟最高机构——戈巴成员大会。山岩戈巴成员大会之下是联盟议事会,成员大会由首领、勇士团和元老团三部分人组成,实行“分权制”,俨然一个现代“议会”雏形。而且,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直接选举,不是世袭制。在戈巴结构中,男性都是戈巴成员,14岁以下的可以发表意见,但没有投票权。戈巴成员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力,如选举首领、与其他部落谈判结盟、制定部落法规、勇士团座次排定等。其中,元老团承担监督职能,勇士团拥有审判职能,而首领的产生也采取公平竞选的方式,只要口才好,有功绩,通过“演讲”并取得一半以上戈巴成员的赞成,都有可能成为戈巴首领。如果真是这样,倒可以说这是一种早期民主制度,但他们的价值观似乎有些问题。譬如说,过去一些戈巴以偷盗或抢劫为主要收入来源,谁掠夺到的财富越多,谁就越能受到部落的尊敬。又譬如,部落之间械斗时,规定戈巴成员必须全部参加,就连14岁以下的儿童也必须到现场观摩。在山岩,他们建立的平等制度,在分配上就是平均主义。所有的财富,无论是土地、牧场、农具或狩猎所得,还是掠夺来的财富,不分大小,一律平均分配。
当然,山岩的女子是无法分享这些权利的,因为这是一个绝对的父权社会。
山岩之所以成为秘境,除了上述“戈巴”故事,还遗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如你所见,雀儿雪山就长这个样子,我们爬呀爬,不敢回头看。
卓达拉山垭口,前往白玉县探寻白唇鹿必经之地。公路就像画在雪地里,我不敢开窗向外看,只好一路瑟瑟。
秘密。山岩的自然景观是美丽的,人文风俗是丰富的,山岩中的出家女人——“觉姆”,普遍长得漂亮但命运悲哀。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让许多山岩女性饱受生活压迫,无奈出家;山岩的峡谷边孕育了金沙江最惊险、最刺激的叶巴滩激流。中国曾经出现的长江漂流热,到了叶巴滩这一段就成为瓶颈和死穴,至为惨烈;山岩古老的丧葬遗俗与众不同,除天葬和水葬外,还有树葬、壁葬、干尸葬和二次葬等。小孩如果不满13岁夭折,必须树葬。树葬,是用一个小木盒装殓尸体,挂于两河交汇处茂密的树上,以求灵魂尽快再次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