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雾锁人生
26821300000091

第91章 发财了

几番变动之后,公司上层最终稳定下来,杨经理再次牢牢把持了公司的领导权,结束了一段时间以来人心浮动的局面。

张红一心经营自己的养殖场,猪场按部就班的运行着,每隔几个月出栏一批,猪舍打扫消毒,空置适当的时间以后,再进一批,采取全进全出的办法。这已经不用牵扯过多的精力了,一切按部就班就行。

她最操心的是新上的两栋蛋鸡,一万多只,规模虽然跟大型鸡场比不了,但对于自己来说至关重要。她每天都要到里面巡视,先进的供料供水和淸粪系统,机械通风湿帘降温系统,每天运转良好。

为了这批鸡能够饲养成功,不出差错,张红让大玲和几个饲养员一起饲养,毕竟这是一项较大的投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了,那损失绝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光是从鸡苗养到产蛋的成本,一只鸡就要二十块钱。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从饲养人员的消毒管理,疫病的预防,饲料的营养配方,每个环节都慎之又慎。

这一天早上,她穿着工作服在舍内巡视,饲养员们正在给鸡上料,那些鸡只都把脖子伸出来,齐刷刷的吃料,这时,张红赫然发现了一枚鸡蛋,眼前一亮,把那枚鸡蛋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就像得到一枚金蛋一样。

附近正在干活的饲养员看见了,都高兴地说:“啊,鸡下蛋了?咱们养成功了!”

鸡只陆续开产,所产鸡蛋一天比一天多,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产蛋率达到高峰,每天产蛋率可达九十八。

为了让高峰期尽可能维持时间长一些,张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能量蛋白和钙质,她用豆油掺进饲料里补充能量,用鱼粉豆粕增加蛋白,买来碎贝壳增加钙质,高产率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

每天看着这么多鸡蛋产出,大家高兴极了。可是慢慢的,问题又来了。

以前蛋鸡规模小,产蛋量也少,靠着零售就卖光了,可是现在,随着产蛋高峰的到来,仅仅依靠附近居民消费已经远远不能消化掉每天那么多的产量,看着一天天堆积越来越多的鸡蛋,张红犯了难。

这天,大玲和梅英一起跟张红说:“再不想办法卖出去,都没有地方盛放了,箱子也不够用的。”

“我也正在考虑这事呢。这样,我到街上去找找销路,再跟纸箱厂定制一些箱子。”张红说。

张红迎着刺骨的寒风骑着自行车来到街上,走访了一些菜市场,跟卖鸡蛋的小贩们一一介绍,告诉他们自己养鸡场的位置,希望他们到自己的鸡场里批发,可一给他们优惠。

可是,几天过去了,也没有一个小贩过来批发鸡蛋,定制的蛋箱也没有到位,以至于鸡蛋没有地方盛放。一连两天在鸡笼的蛋架上无法捡拾,看着笼架上满满的鸡蛋,她真是着急。

“这么新鲜的鸡蛋,怎么就没人买呢?”她想到一个权宜之计。

她找到杨经理,跟他提议说:“离春节也不远了,到时候也是要给职工发福利的,不如提前一些,给职工发鸡蛋,减轻一下鸡场的压力,鸡场里鸡蛋滞销,一时还没联系到大的客户,已经积压得没处存放了,反正最后也是要跟公司结算费用的,就按现在市场批发价结算,公司里也划算。”

杨经理想了想说:“也好,春节是要发福利的,就提前发些鸡蛋。”

职工们听说发鸡蛋了,都高兴的前来,每人二十斤,就这样,减轻了一些存放的压力。

但是,这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天都有数量可观的鸡蛋产出来,虽然定制的蛋箱送来了,天气又冷,能够存放一段时间,但老是存放着也不是办法,必须卖出去,形成良性循环才行。

晚上六点多,陈鸿宇从乡里回来,一家人吃完饭,陈鸿宇抱着儿子逗他玩,张红无心的看着电视,她对陈鸿宇说:“现在鸡蛋多了,销路不好,你有没有什么办法,销出去?每天光靠着零卖,只能卖个零头。老是堆着卖不出去不行啊。”张红忧心重重地说。

电视里正在播放天气预报,说未来将有大范围的暴雪和寒流袭来。

陈鸿宇看着天气预报说:“现在又不是夏天,鸡蛋存放不成问题,不会坏的,到临近春节,一定会涨价。你不如多定制一些蛋箱,尽量多存放着,肯定有好处。”

婆婆也在一旁说:“常言不是说吗,有货不愁贫,没货愁死人。”

“这样说来还不急于卖啊?”

“又不是夏天不好存放,我觉得不成问题。”陈鸿宇胸有成竹地说。

张红又定制了一批蛋箱,除了零售的,其余全都存放起来。

果然,几天之后下起了鹅毛大雪,紧接着,空前的寒流袭来,这次大范围的暴雪和寒流造成交通阻断,运输停滞。

突然之间,因为交通阻隔,长途贩运的鸡蛋进不来,当地鸡蛋产量有限,一时间,鸡蛋价格暴涨,整个翻了三倍。小贩们都涌如鸡场来,库存的鸡蛋几天之内卖光了。

随着天气慢慢转好,交通恢复正常,鸡蛋价格也有所下滑,但随着春节的到来,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张红跟几个批发商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价格随行就市,每天的鸡蛋都能及时卖出,再也不愁销路了。

窑厂也进入全面盈利阶段,投资的成本完全收回,这本身都是原来窑厂的利润,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到这一批一万多只蛋鸡淘汰的时候,张红算了一下,除去各项费用,这批蛋鸡平均每只净赚四十元。值此一项就赚了四五十万。加上窑厂的利润,和猪场的利润,她是名副其实的富人了,要知道,人们的工资才一百多一个月啊。

这时,张红才想起当初的那个梦境,原来这才是她的第一桶金。

鉴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缺硒和锌等微量元素的现实,张红还和母校的老师一起研究饲料配方,配制出富硒和富锌的饲料,生产出富含微量元素的鸡蛋。为了区别于普通鸡蛋,张红还设计了商标,申请了专利,在每个鸡蛋上贴上自己的商标。

在市场,当人们第一次看到带商标的鸡蛋时,很是新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鸡蛋贴上商标这一做法,就是张红第一个发明的。这给她的产品增加了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