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雾锁人生
26821300000034

第34章 写报告反映问题

张红身体稍有恢复,就去上班了,她怕在家呆的太久了耽误工作,还给领导不好的印象,此时,收储工作还在进行,只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忙了。

这天,阳光灿烂,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直射,树梢一动不动,天气很热。

她先在化验室检测样品,然后把化验单交给卖粮食的一个大娘手里,她身体还有些虚弱,因天气太热,况且现在已经不像刚开始收购的时候卖粮的人那么多了,有人来时她就去抽样再来检测,这样能在办公室休息一下。

这时她听到外面嘈杂的吵架的声音,张红出去看,见好多人在围着,她看到梅英,便问她,怎么回事。

“还不是李霞那个女人,又压人家称了呗。碰到老实的,人家忍气吞声不吱声,碰到较真的,人家就要争个高低。

就听那卖粮的小伙子脸红脖子粗地大声说:“你们看看,还讲理不讲理?我就听说压秤压得多,我来的时候,在家过了称的,来这儿检验的质量都合格,为什么还压我这么多?大家看看,我这一个化肥袋子,连二两都没有,为啥一个袋子扣掉二斤?还有没有说理的地方?这公家的粮库,欺负老白丁是咋的?”

那保管员李霞哪是省油的灯,也叫嚣着说:“你不服告去好了!我还怕你?扣多少袋皮也不是我规定的,嫌压称多你拉回去好了!”

“我为什么要拉回去?我质量合格,我的统购粮就要卖到这儿的,又不能卖到别处,要是允许卖到别的地方,我吃饱撑的大老远的来受你这个气?”小伙子愤愤不平。

张红回到办公室,久久地回想这事,想起以前自己家卖粮的事。也被无故扣了许多。还有左邻右舍的邻居们,每到交粮的时候,谁家不是跟过难关的一样提心掉胆的?怕杂质大,怕水分高,好不容易交掉了,扣称就扣吧,反正人家嘴大,说多少就是多少吧,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忍气吞声了。

想到农民的辛苦和委屈,她想,这事不能任由一些人胡来,一个老鼠坏锅汤,个别人的行为,坏了公家的名声,损害了卖粮农民的利益。

想到这里,她拿起笔,字斟句酌地写了一个报告,反映了收储粮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原则压称,包装袋扣称太多,等等造成与卖粮农民的矛盾。

她把写好的报告交到杨经理哪儿,并说,报告里反映的问题,不是我们一家粮库的问题,保管员肆意压卖粮农民的称,使得他们求告无门。一个包装袋实际只有二两重,却要扣二斤,而公司是给了他们正常损耗的,这些多出来的粮食最终都是怎么出库的?都落到谁腰包里了?这里面问题应该很大,应该提请局里,整顿有关问题。

杨锋经理微笑的点头说:“很好,你反映的问题在粮食系统中很普遍,是到了应该整治的时候了,我一定把你反映的情况反映给局里。你做得对,好好干!”

他把张红交的材料小心地放在桌子正中的抽屉里,和蔼可亲地问她工作情况怎样,要她搞好工作。张红一一回答。

张红告辞出来,心情少有的轻松,她希望自己反映的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不让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农民们吃亏,因为她就是农民出身,家里母亲弟妹都是农民,从耕耘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劳,要流下多少汗水啊,他们一粒一粒的把粮食打下来,装进口袋,一袋一袋抱到板车上,低头弯腰伸长了脖子从远远的地方费劲巴拉地拉过来,而有些人不动声色,就把数量可观的粮食给昧下了,那就像硬生生的割下了他们的一块肉。她怎么可能对亲眼所见的这种情况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呢?

……

整个收粮的季节,陈鸿宇他们几乎都在粮站协助工作,帮助维持秩序。

正好,张红母亲家在镇里的粮站交公粮。这天,小强拉着板车,母亲和大玲一边一个用力往前推。他们到了粮站,看到交公粮的人们排了好长的队伍。

“这得啥时才能交掉?”小强看着长长的队伍,发愁说。

正在这时,小强看到陈鸿宇正在前面维秩序,便对母亲说,咱们回家还要下地干活,能不能让陈哥帮咱们往前排一下,好早点交掉。

母亲说:“那哪行,就在这排着吧,咱们来的晚,排人家来得早的前面,人家也不愿意。”

这时,陈鸿宇看到了他们,过来打招呼,小强开玩笑说:“能不能走个后门,往前排排,好早点卖掉啊?”

陈鸿宇笑笑说:“我在这儿要求别人排队,却让自己的亲戚往前插队,我还怎么说服别人?

他想:咱们一些人就是这样,哪怕有一点点特权就要用。

“你们要是忙,就让小强一个人在这儿等着,让咱妈和大玲回去吧,待会儿排到了,我帮你搬运。”陈鸿宇说。

好不容易排到了,经过检验,化验单上又显示杂质超标,小强不高兴了,跟质检员争论说:“都过了筛的,怎么还杂质大呢?我看刚才那人的比我的杂质还多呢,怎么她的就合格偏偏我的就杂质大呢?”

质检员说:“我们是按要求检验的,没办法,那边有筛子,你再筛一遍吧。”

小强气鼓鼓的,陈鸿宇说:“我帮你筛,多说没用,筛吧。”

就这样,他们又把粮食筛了一遍,结果数量又不够了,大强让陈鸿宇照看一下,想拉着板车回去拉了一袋麦子过来。

“拉板车太慢了,不如骑自行车快,骑我的自行车吧。”陈鸿宇把自行车推给小强。

弄到很晚才回去,母亲问怎么到这么晚才回来,小强往床上一躺,气哼地说:“我看陈哥那人太死板,一点也不管经,人家说杂质大,他也不从中说说,就又筛一遍,损耗了一袋粮食不说,费劲劳神的,累死了!一点也沾不了他的光。”

母亲说:“人家有人家的规矩。都不按规矩还不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