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太极高手在都市
26805800000077

第77章 顾惜情谊

冯老爷子道:“张师兄以前差点收了一个徒弟,只是后来阴差阳错的………”

事情还要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说起,那时的张存义已经成家,连张兰香都已经七八岁了。虽然母亲已经去世,但剩下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在深山之中,倒也算安逸。

不过,外面的世界就不好了,正赶上那几年的自然灾害,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庄稼颗粒无收,造成了全国的大饥慌,饿死之人不计其数。

深处大山之中的张家村就好的多,人们虽然也是吃不饱,但总不至于饿死。运气好的人还能偶尔从山里打点野味,给家人补充补充营养,和外人相比这已是天堂般的生活了。

在外面的饥慌越闹越厉害的时候,渐渐就出现了成群结队外出讨饭的人群。尤其平原地带树皮都啃光了,再等下去只有死。虽然这次饥慌是全国性的,但总有严重点的,也会有相对来说轻一些的。这些严重地区的只好外出乞讨,是真正的乞讨,就是要点残羹剩饭而已,那个时候人心都是向善的,遇见要饭的,只要家里有的多少都会给一些。

渐渐的乞讨的人越来越多,深山之中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那天早上张存义一家正在吃早饭,突然听见外面吵吵闹闹的,扭头一看,只见在前面小路上,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正合力抬着一个人朝着自家这里飞奔而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小的身影,边跑边哭。

来到近前才发现他们抬着的是一个中年妇女,面黄肌瘦、满脸菜色,此时已是进气多出气少了。几个年轻人乱糟糟的嚷嚷道,说是在出山的小路上发现了她们,抬过来让张存义看看还没有没救。

张存义给她诊了诊脉,又看了看蹲在边上拉着中年妇女衣袖哭泣的小男孩。小男孩也是满脸菜色,看来都是外面乞讨而来的百姓,肯定从来就没能吃饱过饭。

正在吃早饭的张兰香,很是乖巧。看到小男孩的情况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就把手里的黑面馒头递给那个小男孩。

男孩看了看她手中馒头,咽了咽口水,却没有接,继续转头扯着母亲哭了起来。

张兰香用小拳手捅了捅他,仍是将手里的馒头递到了他面前。这次小男孩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馒头,却没有自己吃,而是将馒头扣下一点往他母亲的嘴里塞去,“娘!娘!你吃点吧!”

这时那中年妇女也悠悠的睁开了眼睛。张存义轻声在她耳边道:“交待交待后事吧!”然后站了起来。

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有的听到了张存义的话,诧异的问道:“这不是醒了吗?怎么……”

“心力不济,生机已绝,唉!有什么办法!”张存义摇了摇头,这还是他给那妇女渡了一丝内力,刺激了她的心脉,才有了这回光返照之象,要不然,怕是刚才就过去了。

那中年妇女只是哭泣,嘴里叫着“宝啊,宝啊!我的儿啊!”

那小男孩也是哇哇的哭,还想将张兰香给他的馒头塞到他母亲的嘴里,那中年妇女却是摇了摇头,眼泪哗哗的掉,渐渐的眼皮沉重了起来。

张存义赶紧再次上前,给她渡入了一丝内力,不过,这次的效果就不明显了,那中年妇女再次睁开了眼睛,张存义赶紧道:“大姐,你还有什么话要交待的就赶紧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事,我们大伙能帮会帮你的!”

那中年妇女伸出手抓住了儿子的手,只是一个劲的流泪。大家哪还有不明白的。张存义道:“大姐你放心,你要是去了,这孩子就跟着我,有我们吃的就不会让他饿着。”

那妇女感激的看了张存义一眼,然后吃力的朝着儿子道:“磕头……给恩人……磕头……”

那小男孩极是机灵,明白母亲的话后,跪在地上就朝张存义磕起头来。张存义赶紧去将他扶了起来。再回头看小男孩的母亲,嘴上虽挂着难得的笑容,人却是已经断了气了。

村里人合力将她给葬在了后山上。小男孩就留在了山村里。

小男孩倒也和这个村子有缘,他也姓张,就叫张宝。当时已经十岁。这孩子异常聪明和机灵,也很勤快。他知道是这个村里的人救了他们母子,所以对这里很是感恩,不管谁家有什么活他总是跑在最前面。所以大家也很喜欢他。

张存义也待他如同亲生儿子一般,正好当年张兰香到了上学的年龄,得知张宝以前在家也上过学,张存义不想耽误了他,就将他们两人都送到了学校。

张宝比张兰香大两岁,自然处处让着这个妹妹。如果有人欺负了她,那怕就是被别人揍的头破血流也要帮妹妹出气。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随着年龄渐长,张兰香一颗芳心全系在了张宝的身上,实在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张存义看在眼里,倒也没有反对。老早他就发现张宝的根骨奇佳,实在是一个练武的好苗子,于是就引导着他练一些基本功,锻炼他的体质。但碍于门规却始终没有传他真正功夫。本想着去请示师门呢,但又赶上了十年浩劫。前文曾说过,张存义被人举报藏有古书的事,他就打伤了人,带着他的那些书藏到了山里,这样就把回师门的事给耽搁了。

但张存义仍可以晚上偷偷回来,指导张宝练功。虽然是些熬打筋骨的基本功,但他却练的异常扎实。

渐渐的张存义发觉,他竟然只靠这些基本功就练出了内力!这是要有多好的天赋啊!张存义觉的这事不能再耽误了,一定要想办法回去尽快禀明掌门,这么好的苗子不收入师门,实在是太可惜了!

可惜!造化弄人,还没等张存义这边启程回去。这天村里来了一个游方道士,既可诊脉治病,又可摸骨算命。据说相当灵验,引得村里的大人孩子都像看热闹般涌了过去。

等晚上张存义从山里回来的时候,却仍然没有见张宝回家。张兰香出去问了很多人,有人说曾看到他跟着那个道士看热闹,后来就没见了。

当时张宝已经大了,张存义倒也不是很担心,以为他可能去山里打猎未归,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只是后来张兰香在张宝房间里发现了他留下的一封信,这才明白出事了。信是张宝亲笔写的,那字体张兰香认识,大意就是说这位道士是个世外高人,他发现自己根骨奇佳,要带自己去学本领。等自己学成之后,一定会回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等等。

张存义当时第一感觉肯定是遇到了江湖骗子,于是连夜就出去寻找,连找了几天,他们却是像人间蒸发一样,根本没有一点的影子。哪怕沿山路一线的村庄,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个道士。

要说当时的张宝已经十七八岁了,要是碰到人贩子之类的只会拐些小孩子,他拐一个十七八岁的干什么。不过张宝肯定是被他蛊惑了,至于什么原因,张存义就不清楚了。

从那之后张宝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一家人都陷入了悲痛当中,张兰香更是以泪洗面。

后来张兰香不知道什么原因,父亲和母亲竟然分开了,母亲回了娘家,没两年也过世了。再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父亲自责,当初要是直接收了张宝当徒弟就好了,一是传了他真功夫,他或许就不会走。二呢要是别人真的是强掳他的话,他也有了反抗之力。

这本是张存义自责的话,但没想到张兰香听到之后,竟然真的恨起了父亲。

一晃又是十年过去,张宝仍是没有一点音讯。大家也就绝望了。这时张兰香也早到了结婚的年龄,张存义当然知道她的心思,不可能让她这样继续等下去。于是就托老友冯天赐尽快的给女儿说门亲事。要让他远离这里,远离大山,尽快忘记该忘记的人和事。

而张兰香则觉得父亲太过无情无义,弄留了哥哥,逼走了母亲,现在竟然又逼着自己嫁人!心灰意冷之下,也没有反抗,还真的就这样嫁出去了。

多年之后,张兰香生了女儿,自己的年龄也一天天大了起来,多少也能理解父亲当年的心意了。所以时不时的也会回去看看。但以前的结不是说解开就能完全解开的,那种隔阂怕是永远也化不掉了。

肖军没想到张存义以前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却是一次也没有听他讲过。难道这是老头心里的痛吗?

肖军问道:“那个张宝真的再也没有回来过?”

冯天赐沉默了一会才道:“听说十几年前回来过一次,不过当时兰香已经成家,连欣妍都几岁了,所以他就没有来这里,只是和张师兄匆匆一见就走了。”

“那他有没有说他为什么离开这么多年,连一点音讯都没有?师兄养肓他这么多年,难道他一点都不顾惜这番情谊?这人也太没良心了吧?”

冯天赐叹了口气道:“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唉!这事还是不提了吧!提起来我也是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