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2675100000007

第7章 神话故事(7)

雷公电母

雷公又叫雷神或雷师,是专职管理施行雷法的神。在《山海经》中所描述的雷神是龙头人身的,只要鼓起肚子就能打雷。雷神常常从空而降,劈死那些心眼很坏的不孝之子或者那些欺行霸市的奸商,以及其他一些作恶多端的人。现在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打雷之前都会有闪电,专职管理闪电的是电母。其实最开始是没有电母的,雷神打雷之前一点征兆也没有,而且雷神在没有电母之前,有时候不能做到明察秋毫,所以偶尔会有无辜的人被他劈死。电母其实就是被他无辜劈死之后,受封而作了电母的。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女子非常命苦,嫁人之后不久,丈夫就死了,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这个女子非常贞节,立志守寡不再嫁,恭恭敬敬地侍奉着年迈的公婆,两人相依为命。当时生活虽然穷困,但是女子非常勤劳,不分日夜地干活,总算还能勉强度日,不致于饿死。可是有一天,公婆生病了。已经有好多年没吃过肉的公婆,一生病就更想吃点肉了。但是家里一贫如洗,到哪里去弄钱买肉呢?

女子思来想去,无计可施,忽然想起自己身上的肉,其实那时候她已经骨瘦如柴了,但是为了能让公婆如愿以偿,女子硬是忍着剧痛,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当时就疼得昏了过去。醒过来之后,地上流了一滩血,女子赶紧用一块布把伤口包好,把地打扫干净,又害怕公婆等急了,马上又去煮那块从自己身上割下来的肉。可是人肉很难煮,女子长年劳作,她身上的肉早已经变得非常坚硬了。那些肉在锅里煮了很久,可是仍然煮不透。女子将她自己的肉端到公婆面前,而那时公婆已经老得牙都掉光了,哪里啃得动还没有煮透的人肉呢?公婆年老头昏,糊里糊涂地,不但不体谅媳妇的难处,反而以为媳妇不孝顺,自己吃了好肉,而把这些嚼不动的不好的肉端来给他们吃。

老太婆独自生闷气,越想心里火越大,最后忍不住,坐在床上高声诅咒,请求雷神将她不孝的媳妇劈死。谁知那天雷神正好有事情经过,半空中听到了老太婆的哭诉,匆匆忙忙的,竟然也不询问,照着那可怜的女子头上就是一锤,那女子还在给公婆洗衣呢,就那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可怜的媳妇被劈死了,住在附近的邻居七手八脚帮她洗澡,准备把她埋了。可是她们给她洗身子的时候,却发现她的大腿上有一块肉被割掉了,那伤口还没有结疤,看上去触目惊心。直到这时候,糊涂老太婆才知道自己冤枉了好人,竟然把割肉给自己吃的孝顺媳妇给害死了。老太婆又悔又恨,捶胸顿足,哭天抢地,恨不得一头撞死。可是媳妇已经死了,自己再怎么追悔也来不及了。

此后,老太婆便整天哭哭啼啼跪在雷神神像前,哀求他超度自己的媳妇。雷神这才知道自己错杀了好人,心中后悔不已。雷神想那冤死的女子也实在可怜,于是便跑到玉帝那里,把前因后果都报告给他,最后请求将这个女子封为电母,玉帝答应了雷神的请求。

从此以后,每当打雷之前都会有一道闪电,明辨世间是非善恶,惩恶扬善,雷神再也没有错杀过好人。

判断一件事的是非对错,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不然就会铸成大错。雷公在匆忙之中来不及调查事实,却错杀好人,虽然在神话中还能弥补,若是在现实当中,必定回天乏术,后悔终生。

日常生活错综复杂,我们有时候难免分不清谁对谁错,这个时候不能着急,更不能武断,先冷静下来弄清楚事实再作判断,否则也一样会酿成大错。

人兽异语

人们常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其实在上古的时候,地上每一种生物都是会说话的,人说人话,狗吐狗言,鸟说鸟语。动物之间,植物之间以及人和动植物之间都可以自由对话。

可是,地上的生物整天叽叽咕咕,吵闹不休,植物和动物吵架,互相指责、讥讽,整个天上地下都被吵翻了,到处都是谩骂和诅咒。天上的神仙被吵怕了,只好捂住耳朵,可是也不能一天到晚塞住耳朵什么都听不见啊。于是天帝一生气,便决定要在万物生灵中选出一种生物,只让这种生物仍然保留说话的能力。其实天帝考虑得也很周到,若是所有生物都不会说话了,那么地面上就会死气沉沉,一点声音都没有,做神仙的也没面子。于是天帝发诏,指定了一个日期,到那天所有生物,包括人在内都要去集会。到时候天帝会端两碗水出来,一种是仙水,喝了之后仍然能够说话;另一种是哑水,喝了之后就再也不能说话了。天下生灵觉得这个办法好,也很公平,能不能说话就看你的运气了。

到了指定的日子,所有的生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争先恐后往集会的地方赶去。可是植物都不会动啊,没办法,看来是注定要变成哑巴了。到底最后谁能喝到仙水呢?所有的动物都拼命地往前赶,只有青蛙一蹦一跳地落在后面,越是着急,越走不快,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其实那时候青蛙是除了人之外最聪明的动物,他常年在水中,早就知道天帝端出来的水中,哪一种是仙水,哪一种是哑水。可是跑不快喝不到仙水也没用啊!正在着急的时候,匆匆赶来的人看到了他,人是当时世间最仁爱的动物,见他走得艰难,一直落在大家后面,于是便把青蛙抱在怀里,快步如飞地向前赶。

青蛙躺在人的怀里,心里很感动。心想:所有的动物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有人才能这么无私。如果让其他那些老虎、豺狼、狮子、狐狸、乌鸦、毒蛇、蠢猪、恶狗喝了仙水,成了世界的主宰,那整个世界还不都遭殃啊!青蛙这样想着,觉得只有人才配喝仙水,应该让人继续保留说话的能力。可是那样的话,青蛙自己就不能说话了,青蛙心里真矛盾。青蛙抬起头,看见人神色镇定,一点也不着急,不像其他动物,慌慌张张,生怕喝不到仙水,青蛙心想,只有人才能主宰世界,如果不能说话,实在太可惜了。于是青蛙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人喝到仙水。

终于所有的能走动的生物都站到了天帝面前,天帝命神女端出两碗水,一只碗是用金子和玉石做的,光彩夺目。另一只碗却是用木头做的,甚至还缺了一个小口。青蛙悄悄对人说:“木碗里装的是仙水,金碗里装的是哑水。你快把仙水喝了,再迟就来不及了。”人说:“你喝吧。我喝了你就不能说话了。”可青蛙却死活不答应,趁着其他生物都在犹豫,忽然一下子跳到金碗面前,低下头就喝起来,其他动物一看,最聪明的青蛙喝的是金碗的水,于是争先恐后地喝了哑水。人一看青蛙已经喝了哑水,没办法,只好把木碗里的仙水喝了。

从此以后,世界上就只有人能说话,而其他生物就只能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也不能说话了。

从科学上来说,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其他的生物只能发出一些简单的信号,却不能像人一样互相交谈,表达自己的思想。然而这个神话故事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应当给动物足够的尊重和友爱。人主宰世界,不应当凭借暴力,善良与仁慈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这个忠告现在看来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聪明的古人早就劝告过我们,不要随便伤害动物,人类应当与动物做朋友。然而很久以来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当地球上只剩下了“人”的时候,人的灭亡也就不远了。

阴阳判官

唐朝时候,有一对姓崔的夫妇,一直没有孩子,心里很着急。后来,夫妇两人便去衡山求子。回来以后当天夜里,两人便同时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两个童子抬着一口箱子来到他们跟前,说这里面装的是天帝送给他们的礼物,之后就不见了。夫妇俩打开箱子一看,里面装着两块美玉,光彩夺目,俩人心中一喜,正想伸手去取那美玉,忽然梦就醒了。

从那以后,妻子就有了身孕。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十分俊秀的孩子。这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聪颖,一天可以读一千字,《道德经》可以倒背如流。所以父母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子玉”。

唐太宗的时候,崔子玉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太宗任命他为潞州县令。崔子玉上任之后就表现出一些过人之处。白天他在大堂审案,晚上又去阴曹地府升堂。上任第一天晚上,崔子玉叫小鬼把一个白发魔鬼抓出来扔进油锅,白发魔鬼拼命反抗,还不住喊冤。崔子玉喝道:“大胆!你到现在还不知罪么?”白发魔鬼狡辩道:“小人并没有犯法,何罪之有?”崔子玉一拍惊堂木:“你可知道潞州县有一块贞女石?”白发魔鬼说:“小人知道。”崔子玉双眼一瞪:“秦朝时候,你在河边看见几名女子在河里拾水螺,便故意施法,强迫一个女子嫁给你作鬼婆,那女子死活不从,你就将她变成了一块石头!事到如今,你可知罪?”那白发魔鬼没料到崔子玉连秦朝时候的事都知道,登时浑身发软,再也不敢狡辩。崔子玉立刻将他投进了油锅,永世不得超生。其他鬼一看,吓得瑟瑟发抖,再不敢有丝毫掩瞒。

再有一次,崔子玉贴出告示,从5月15开始一个月之内禁止捕猎,因为这段时间所有野兽都要怀胎繁育,不准任何人伤害它们。可是第二天,有个猎人明知故犯,偷偷跑上山打了一只野兔,结果被防守的士兵抓住了。崔子玉一拍惊堂木,猎人吓得立刻跪倒在地。崔子玉喝道:“大胆刁民!你可知罪?”猎人战战兢兢俯首认罪,将自己如何偷猎的经过统统说了出来。崔子玉道:“你明知故犯,罪责不轻。念你坦白,现在就让你自己选择,你是要白天在衙门中受刑,还是夜里到阴间受罚?”猎户心想,“谁知道他管不管得了阴间的事,说不定能逃过一劫呢。”于是就选了阴间。

猎人被释放回家,心里还很高兴,谁知道当天晚上刚一睡着就被一个小鬼给抓了去,带到堂上一看,上面坐的正是崔子玉,猎人当真是吓得三魂出壳,立刻跪在地上直磕头。后来,这个猎人每天晚上都在梦中受刑,苦不堪言。

除了这些奇闻逸事,关于崔子玉的传说很多,连一向不信鬼神的唐太宗都称他为“仙吏”。崔子玉死后,便在阴间专管判案,就是我们所说的判官。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崔子玉的神通广大其实是人们对这句话的神话解释。崔子玉白天断案如神,夜晚断案更没有任何罪恶能逃得过他的眼睛,人们创造出这么一个神话人物,寄托的是自己对于明察秋毫、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对我们来说,道德修养是很重要的。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对于罪恶有一份警惕和恐惧也很重要。犯罪之人往往心存侥幸,总以为可以逃脱责罚,最后的结果却往往身败名裂,难逃法网。

灶王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张生的人娶了个媳妇,名唤郭丁香。郭丁香非常贤惠,自从嫁给张生后,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没过几年功夫,家业就逐渐兴旺起来,家里骡马成群,盖了几百间瓦舍,成了当地一家大户。张生能够过上好日子,多亏娶了勤劳的丁香。

张生看到家业越来越大,成了富户,却不想想家业是怎么得来的。眼看郭丁香操劳过度,人老珠黄,没有年轻时漂亮了,张生慢慢变得喜新厌旧。后来便整天不干活,一心想把郭丁香休掉,找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媳妇。他整天虐待丁香,最后终于把丁香休了,又娶了财主的女儿李海棠做老婆。李海棠好吃懒做,整日和张生花天酒地,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因为两人都不操持家务,坐吃山空,没过多久,张生的家业全部败尽,渐渐地穷了,房屋和土地都被卖掉了,最后终于穷得连饭也吃不上了。李海棠眼看过不下去,就偷偷跑了。张生终于沦落为乞丐。

有一天,张生要饭要到一家门口,一个仆人给他盛了一碗汤喝了。张生说:“这汤真好喝,再给一碗喝吧。”仆人又盛了一碗给张生喝了。张生喝完两碗汤,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说:“天不早了,问问你家主人,能让我在你家厨房里住一夜吗?”仆人说:“行。”就把张生领到厨房里住下。张生说还饿,还想喝碗汤,仆人又给他盛了一碗,张生喝完说:“你东家心眼真好,你回报一声,我想见见他。”仆人说:“不用回报,我家主人心眼最好,给她说一声就来。”张生心里感激不尽。正想着,这家主人来了,张生一看,好像很面熟,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被自己休掉的丁香。丁香问张生:“怎么到了这步田地了?”张生羞得无地自容。心想:“我哪里还有脸活着,死了吧。”张生一看丁香家的大锅底下火烧得正旺,就一头钻到锅底下烧死了。玉皇大帝知道张生虽然不好,但他懂得害羞,自己投火烧死自己,说明他没坏到底,还能回心转意,他既死在锅底下,就封他灶王吧。

张天师传下旨意:封张生为灶王,为一家之主。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要用果子敬他。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就要骑马上天回报各家各户的情况,腊月三十那天再回来,在天上过七天。

老百姓恐怕灶王爷上天不说自家好话,在送他上天的时候,都用秫秸稗插个马,做了面条,叫他吃饱喝足,招待得好好的,还祷告一番,希望他上天回报时多说说好话。后来又用糯米做个糖盘孝敬他,想用糖盘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人们还在灶王像两边写了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披是“一家之主”。直到现在,还有“二十三里啃糖盘,再过七天就到年”的说法。

孔子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张生暴富之后便忘恩负义,赶走了勤劳的丁香,结果落得家业败光,沿街乞讨的下场。而当他与丁香再度重逢时,还未完全泯灭的良心终于苏醒,羞愧难当之下,投火而死。最可贵的是他勇于承认错误,并且不惜以死谢罪,也最终得到了世人和神仙的原谅。

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犯一些错误,造成这样那样不良的后果。但是只要我们勇于承认并且及时改正,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更辉煌!

年兽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睁大眼睛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但她仍不相信他能把年兽赶走,又继续劝他跟大伙一起避难,那老人却笑而不语,无论婆婆怎么劝说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独自上山避难去了。